关于“克、千克、吨的认识”情境创设的思考

2017-05-08 09:07刘慧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情境信息

刘慧

【摘要】针对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中“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创设的“信息窗”,在简单阐述了其呈现的情境信息及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语言信息表述欠严谨、欠科学,限制学生创新发现的空间,以及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可能偏离方向,不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克、千克、吨的认识”情境创设的三条建议。

【关键词】信息窗;情境;信息

通过“信息窗”创设情境,呈现信息,进而构成问题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这是编者为了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物化在教材之中,使抽象的理念变得能让师生看得见、摸得着之匠心独运的设计,深得有关专家及广大师生的好评,可以说,绝大多数信息窗中呈现的情境与信息,都能体现课程标准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借助具体情境学习和理解数学的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可是,也有个别的“信息窗”值得商榷,本文对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中“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创设的“信息窗”,谈几点浅显的看法,以此就教于编者和广大老师。

一、“信息窗”呈现的情境信息及编者的编写意图分析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的情境,借助蜂鸟、小狗、袋鼠、蓝鲸这四种动物的质量信息,引出质量的三个单位:克、千克、吨,为叙述方便,先把其中的四句文字信息(图略)进行标号呈现于下。

(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

(2)“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

(3)“最大的袋鼠大约重90千克。”

(4)“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大约重150吨,它的肾大约重1吨。”

由此可见,“信息窗”呈现的是百科知识内容,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动物世界的一扇窗户,编者的编写意图应该是通过动物世界的奇闻趣事和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开阔其视野,并将数学知识与生物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进而达成教学目的;同时,借助学生查阅资料的背景,渗透学习方法,不再赘述。

二、对“信息窗”中情境信息的几点思考

编者的编写意图是好的,对达成教学目的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一)“信息窗”中信息的语言表述欠严谨

最大与最小这两个词存在歧义,最大、最小是指动物的体型(体积),还是质量或年龄?若抛开此问题不谈,按编者的思路最大、最小指质量,若说文字信息(1)还比较严谨的话(说的是蜂鸟孵出时的质量),而文字信息(2)和(3)严谨性就有点欠缺,是刚出生的小狗和袋鼠,还是成年的或几岁的?不明确这个前提便不具有可比性,诚然,这些信息的表述出自科普读物,但在比较严谨的数学课本中出现有点欠妥。

(二)“信息窗”中的信息欠科学

就是按编者的意图,动物的最大、最小是指质量,文字信息(1)(2)(3)也不科学,其实编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将教材第一版“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改为了第二版的“最大的袋鼠大约重90千克”,这样改后科学性也有问题,因可能有更大的袋鼠还没被人们发现呢!再如,即使文字信息(2)中最小的狗是指成年狗,1千克也不是最小的,据2015年9月12日中新网报道,波多黎各的吉娃娃蜜莉(Milly)狗4岁半,身长只有9.65厘米,体重170克,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世界上最小的狗,更何况刚出生的小狗还可能不倒170克呢,也可能有更小的狗没被发现,同样道理,蜂鸟也不一定是最小的鸟。

(三)最大最小的表述限制了学生创新发现的空间

编者的编写意图应该有通过动物世界的奇闻趣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开阔其视野的目的,但最大最小的表述,封堵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关上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大门,因为有了最大和最小,学生就失去了进一步探索更大的和更小的动物的想法与动力,限制了创新发现的空间,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信息窗”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可能偏离方向

编者的意图是通过动物趣闻激发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学习兴趣,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却未必集中在对质量单位的认识上,有可能集中在“这些可爱的动物到底长成什么样”等问题上,从而在大脑中展开想象,思维飞向了课堂之外,要拉回到课堂上学习质量的单位可能兴趣全无,进而干扰了听课和对质量单位的探索,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窗”呈现的大量信息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再者,“信息窗”下面的卡通问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提问的宽泛性也容易使學生的思维偏离对质量单位的认识,而转向非数学的思考,因此,这样的设计很有可能实现不了编者的编写意图。

(五)“信息窗”中的信息不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关于质量单位的认识,课程标准提出了“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的教学目标;青岛版教师教学用书也提出了“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的教学目标,可见都注重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感受,也就是先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而这就需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行观察、抚摸、掂掂或称称等操作活动,而“信息窗”呈现的四种动物,除去狗,其他三种恐怕大多数人没见过,尤其是蜂鸟和蓝鲸,别说是学生,就是编者、老师等成人又有几人见过?学生既不能看,又不能摸,也不能掂一掂、称一称,何来感受,又怎么感知质量单位?

需要指出的是,青岛版教材情境创设之后的设计,借助口香糖、砝码、2分的硬币、花生仁等实物,通过让学生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操作活动感受1克与1千克,进而借助具体的1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大米重100千克,100袋大米重1000千克,通过有层次的数学推理过程,使学生建立起不易直接感知的“吨”这个单位,这种设计既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体现了编者匠心独运的设计。

三、关于“克、千克、吨的认识”情境创设之建议

由于克、千克、吨这三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故情境创设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建立在他们对质量观念的感性经验基础上进行设计,因三年级的学生几乎都买过东西,起码也跟随家长买过东西,有时买东西需要上称称重量,这些学生是见过的,也就是说学生具有质量的相关感性认识和经验,笔者认为,创设一个买卖东西的情境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但需精心设计其中的语言信息和问题,限于篇幅,笔者简单谈一下设计建议。

创设一个超市买卖东西的情境,至少要呈现两类商品(多点也可)且满足以下几点。

第一,给出一类个数、形状与单位质量价格相同,但质量(用克或千克明确标注)与体积大小不同,标有不同售价的两种商品,并提出售价为什么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探讨原因。

[这是考虑到学生还没建立起质量观念,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生活中以个数多少论价高低的习惯缺乏科学性,进而主动纠正之而设计;仍留有用比较大小(体积)的习惯进行判断的空间,目的是为下面的第二做铺垫。]

第二,给出另一类形状与单位质量价格相同,质量(明确用克或千克标注)也相同,但体积大小不同,标有相同售价的两种商品,并提出售价为什么相同的问题,让学生探讨原因。

[这是针对第一中的问题,促进学生自我认知与纠正生活中以大小(体积)论价高低的习惯而设计,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第一、第二中两类商品中标注的其他信息(质量),认识到有些商品售价的高低需要以重(质)量来确定,认识到学习质量单位克、千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其探索欲望。]

第三,商品最好售价比较低,且便于携带,这样,有条件的话可让学生买来进行操作比较,并亲自掂一掂,称一称,形成对克和千克的感知。

总之,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感知,有利于学生思考、辨析与探究,具有启发性的生活化情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以上仅是笔者的管窥之见,不当之处,敬请编者及和老师们赐教。

猜你喜欢
情境信息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
健康信息(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