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项目学习应选准四个“支点”

2017-05-08 01:05陈利民吴玉良
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支点校园文化特色

陈利民 吴玉良

将项目学习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赋予学生一个能动的角色,即问题的解决者、决策者、调查者、记录者和评价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强势智能,可以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大的实效。

项目学习教学法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杠杆”,在实施时,我们应注意选准以下四个“支点”,以期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支点一:任务

[课堂描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的特色吗?(项目学习)漫步校园,你们是否发现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办学特色存在不相契合的现象呢?是否发现还有很多地方的设计与我们的办学特色不相协调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到校园各处去走走吧。

PPT呈现学校景点(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地方):梅园、求真园、学校橱窗、项目活动中心、走廊、班级教室、专用教室、楼道……

师:哪些地方能鲜明地体现学校的特色?哪些地方应该改进,使之能彰显学校特色呢?

学生自由表达,其余学生评价。

师过渡语:最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有效地把“项目学习”的特色反映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去,希望同学们群策群力,为学校献出好主意。

[课后反思]

任务是学生探索活动的目标。项目任务的设计首先必须是源于真实生活的问题或现象。问题与实际生活相链接,这对学生来说显得“触手可及”,必然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主动发问、主动探究,创新能力也就在不经意间形成了。其次,项目任务的设计要具有挑战性。本课时中学生在解读名校校园文化建设做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考,对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而并非照搬、克隆他人的成功经验,这是具有挑战意义的。再次,项目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通过某项任务的完成,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投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包括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学习资源。

支点二:活动

[课堂描述]

活动一:典型示范,解读主题。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校园文化吧。

教师在校园网提供几组有关介绍名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视频短片,让学生选择性浏览。典型示范,为下面学生自主选题环节作铺垫。

师:校园文化建设可能涉及到哪些内容?

学生交流。

小结: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通盘考虑这些因素。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小到一草一木的布置,在设计时都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凸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活动二:发散思维,收集创意。

师过渡语:看了资料介绍后,同学们想参与到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来吗?

PPT呈现本次活动的主题:“我是校园文化小小设计师”。

师:你由这一主题想到了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把你最想研究的问题写在小卡片上。

引导学生围绕主题,立足项目学习特色,从“校园文化”设计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若干问题。

PPT呈现此活动环节的注意事项:①各小组推选一名记录员记录大家的问题;②围绕主题,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问题;③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问题或内容;④选题的原则:有价值、可操作。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畅所欲言。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出示各小组的研究内容:特色展览室设计、增设校园景点、走廊展板设计、班级环境布置、“项目学习工作室”环境布置、校徽设计、校旗设计、標语横幅设计、网站建设、宣传手册设计、对外PPT宣传设计等。

活动三:聚焦热点,筛选课题。

教师与学生一起合并归类,推选出大家比较集中的创意,确立五个子课题;以自主选择为主,教师适当调整,重组研究小组;成立“我是校园文化小小设计师”各子课题的研究小组,调整座位。

教师提议,学生自己选举小组长,自己在课后聘请指导教师,开展合作研究。

活动四:讨论分工,明确任务。

综合考虑各小组的实际需要,讨论并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任务。PPT呈现成员分工建议,供各小组参考采纳。

小组成员分工:采访、实地勘察和数据处理、资料收集(摄影、图书音像、网上信息)、文字编辑、策划宣传等。各成员明确具体任务:①采访:负责采访校内领导、教师、同学和家长。采访的内容先由学生自己草拟,指导教师适当引导。采访一周内完成。②实地勘察和数据处理:负责开展实地(如展览室)面积勘察活动,获得准确的数据和绘制简单的平面图;负责观察和拍摄校园内不能很好体现特色的地方,并作进一步的调查了解;负责整理采访人员得到的所有数据,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并作进一步的计算处理。③资料收集:负责收集我校师生在“项目学习”特色方面的一些获奖资料、各种活动的音像资料、校园网信息,负责通过图书室查阅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资料,负责网上收集其他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与做法。④文字编辑:负责对景点进行文字描述;负责随时录用采访得到的稿件,编辑小报或制作“项目学习以人为本”的专题展板;负责研究方案、调查报告等文字撰写工作。⑤策划宣传:负责原型设计和成果展示,向校内外师生进行宣传。这项工作可以和文字编辑合作完成。

教师温馨提示:分工根据各课题实际需要设置,不求面面俱到,有些分工根据任务的轻重可以合并,有些分工可以安排2人以上共同完成。学生讨论研究,现场填写分工安排表,并上交任课教师。

[课后反思]

活动是学生全员参与的途径。学生的活动是以自主、互动、开放为主要特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内容由“套餐”变为“自助餐”。进入“互联网+”时代,海量的网络资源扑面而来,教师随时随地可以下载相关资源“为我所用”。教师设计的微课程可以上传到网络,供学生随时随地随意访问,真正开展自主学习。当教师依托互联网,把学习内容由“套餐”变为“自助餐”时,也就可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深入学习的大门也就被开启了。如果说课堂是苗圃,学生是种子,那么,课堂就应该是多样化的苗圃,为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提供可能。

2.学习方法由“聆听”变为“互动”。项目学习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言传身教”的模式,让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全方位的多向互动交流,这样的交流更接地气。“互动”让学生在最大化自主参与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与能力。

3.问题答案由“单一”变为“多解”。事实证明,“标准答案”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毁掉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运用项目学习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的讨论应该是开放的、多解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重点三:评价

[课堂描述]

教师下发“我是校园文化小小设计师”选题指导课评价表,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在课堂上的表现。

[课后反思]

评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导航。在评价这个支点上,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做实:

1.欣赏每一个学生。在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的今天,衡量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已不再是考试这把唯一的标尺了,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去挖掘每一个学生(包括学困生)身上所具有的潜能。魏书生老师曾说:“如果你周围都是天使,那么你就生活在天堂。”他的话启示我们,要巧妙和智慧地运用评价这个“导向标”,重点为学困生搭建好发展的平台。

2.运用多元化评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学评价不能成为教师的专利,在实施项目学习评价时,我们应注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本课时在评价方面主要采用了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为了使评价达到更佳的效果,评价表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如可以增设“师评”这一项内容。

3.明晰评价的指向。评价应该有一定的导向,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如本课时六个评价项目的设计,目的就在于正面引导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当然,在评价时还可以采用赋分评价,月底根据积分评选出班级学习明星,予以适当奖励,并公示在班级“星光灿烂”荣誉角,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支点四:作品

[课堂描述]师:希望各小组在一周内确定好研究时间,并撰写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同时,要做好本节课的后续研究工作,重點做好以下三件事情:

1.评选"XX中学‘项目学习特色十大标志”。评选出十大标志是我们此次活动致力打造的最终产品。

2.完成“项目建议书”一份,就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提出来自学生的个性创意,上交学校领导审查采纳。

3.全班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完成“我是校园文化小小设计师”的网页制作,并发布在校园网上;或制作成板报、电子报、PPT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本次活动的成果,并对外扩大我校特色建设的知名度。

[课后反思]

作品是学生最终成果的标志。作品可以是物化的,也可以是非物化的。比如本课时中,评选十大标志、撰写项目建议书、网页制作等就是物化的成果。值得强调的是,作品的要求应倡导“微型化”,以利于每个学生挖掘自身特长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同时,作品的完成,应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也就是说我们应注意教学的差异化,对需要特别帮助的学生,尽可能采用一对一帮扶的方法,安排有耐心的合作伙伴,并让他完成小组中较为简单的任务;对优秀学生,要鼓励他在小组中承担组织与指导的任务,保证全组高质量地完成作品。

综上所述,从教学效果的维度来说,运用项目学习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师生的充分互动,有效优化了课堂教学。当然,实施项目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管理,我们应该在课堂中落实任务、活动、评价、作品这四个“支点”,让项目学习这个“杠杆”真正撬动起课堂,使课堂教学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支点校园文化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给自己一个支点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