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丽
摘 要: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相当重要。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在提问时要有针对性,紧扣文本,并做到及时追问和补问,切记不能急于揭晓答案。
关键词: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0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04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了语文课堂。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词语便是高效课堂,那如何构建语文的高效课堂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语文课堂,一边实践一边寻找答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索,我在课后反思中寻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相当重要。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掌握了提问这把金钥匙,高效语文课堂的大门才会开启。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为了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很多教师经常点名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一节课下来,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很多次,而有些学生连一次都没有回答。一堂所谓的成功公开课成了一部分好学生的表演课,而其他的学生则成了听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老师苦不堪言,“我也想让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参与其中,可是任凭你怎么点拨或是启发,他们就是不举手,即使勉强叫起来也不回答”。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有些学生启而不发呢?难道他们真的就是所谓的笨学生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客观上存在基础的差异,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问题。比如在讲《小地主》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四个问题。(1)文章第一段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地主,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2)在照顾小地主的过程中“我”为小地主做了哪几件事?(3)通过以上几件事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对小地主的情感是什么?(4)我那么喜欢小地主,为什么没有把它留下,而让他飞走了?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是有针对性的,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做了适合于他们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基础差一点的学生,第二、三个问题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基础中等的学生能回答上,最后一个问题是主旨探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回答上。只有问题的设计有针对性,学生的全员参与才有可能实现。
二、提问要紧扣文本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很多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追求答案不唯一。为了追求答案的精彩纷呈,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对文本的误读甚至是过度解读。尽管问题的答案可以不是唯一的,但是教师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文本。在教学《小地主》一课的过程中,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那么喜欢小地主,为什么没把它留下,而是让它飞走了?学生的回答很多:我想让小地主快乐,而回归大自然才能让它快乐,所以“我”让它飞走了;小地主想念家人了,所以“我”让它飞走了;“我”很喜欢小地主,这种喜欢是大爱,不是自私的占有,所以“我”让它飞走了。这些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作者到底是怎样想的?我紧接着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最后一句作者想表达什么呢?学生反复地读了读最后一句“小地主还可以在鸟类里散布点舆论,不时讲讲它的年少经历,谈谈它遇到的人,虽说有时不大温柔,可是心眼还不坏。”读完后,有学生马上就明白过来了,我之所以放小地主回去,是因为我想让小地主向鸟类传播友善的信号(小地主可以在鸟类里散布点舆论):人类是善良的,人和动物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它遇到的人,虽说有时不大温柔,可是心眼还不坏。由此可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文本,提问要紧扣文本,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提问后要及时补问和追问
我曾经看过许多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发现他们的课堂提问有个共特点:他们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太理想或者是比较肤浅,这个时候他们不是立刻给出肯定或是否定答案,而是继续补问和追问,最终学生都回答出了他们想要的答案。教師通过关键时候的补问和追问,轻松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教师的追问和补问做到了“跳一跳,摘到果子”。通过这样的尝试,学生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教师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慈母情深》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设计问题,让学生概括葛里高利的形象。学生说:“从他的外貌描写看出他桀骜不驯。”我紧接着追问:“一个桀骜不驯的人最终却叫了辆车送我们母子回家。这样的做法与他的性格矛盾吗,为什么?”学生在读文本之后发现:不矛盾。母亲为“我”要回小人书的坚定和执着,打动了桀骜不驯的葛里高利。这从侧面突出了母亲的伟大。我对于葛里高利这个人物形象的及时追问,加深了学生对中心人物母亲形象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提问不要急于揭晓答案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揭晓答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保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又教会了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在讲《敕勒歌》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在初读诗歌的过程中,我突然发问:“敕勒川”的‘川是什么意思?”有学生回答:“山川”,有学生回答“平原”,很显然学生都很期待我的回答。我不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说:“再读一遍诗歌,思考后告诉老师,到底是山川还是平原?”学生继续读,很显然读的时候有这样的字眼“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诗歌的最后又出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学生在进一步朗读诗歌的基础上发现这正是平原独有的景物特征。最后,大家的意见统一了,“是平原”。又如在学习《凉州词》的时候,我也是在学生初读完诗歌的时候发问:“诗言志。这首诗,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有学生说:“想表达自己的孤独。”有学生说:“想表达自己的哀怨。”还有学生说:“想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我没有立刻揭晓谜底,而是让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学生在读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时候反复比较这几个答案,结合“羌笛”在古诗中的特定含义,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是思念,是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因为学生对课文还没有深入学习,所以每个学生的初步感知可能是不一样的。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答案,而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朗读文本,自己找到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屡试不爽。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中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教师的有效提问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语文课堂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有效提问。
参考文献:
[1] 王兆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J].考试周刊,2013(87):26-27.
[2] 崔晓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提问的若干思考[J].考试周刊,2012(7):135.
[责任编辑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