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

2017-05-08 21:12谕远
中国教师 2017年8期
关键词:化学教育教师

谕远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匠人精神”的精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全副身心聚焦于一点,反复打磨,方成良器。李凤希望自己能像“匠人”一样,细心精磨自己的专业,全心全意对待自己的学生。

她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并为之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与一批批学生相遇,注视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感受孩子们求知的渴望与蓬勃的朝气,发现他们形式各异的认知方式……李凤每天都用心感受着教师这份职业带给她的幸福与喜悦。做教师的关键是认识学生、理解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认知方式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教十余年来,李凤始终如一地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去发现学生的认知世界。

如阳光春雨般热爱学生

“我愿如阳光春雨,炽热润泽……”,这简单而质朴的诗句,是李凤对待学生的准则。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她执着的追求,也是她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

从教以来,李凤从事班主任工作5年,从事团委学生工作6年,她善于从小事入手关心学生、教育学生。在学生心里,李凤就像妈妈一样,从心底里关爱他们,并总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找到自己身上的弱点,适时引导鞭策,让他们不断进步。2015年,李凤为一名患病学生筹集善款12万元,这份无私的大爱感染并激励着身边的人,把爱的信念与力量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

教育的别名又叫“影响”,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李凤形成了自己对待教育的执着态度:“愿如阳光春雨,炽热润泽”。她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点滴小事中,关爱学生、关心同事,用满腔热情和赤诚之心传递爱的正能量,并让这份态度成为奠定自身专业成长的基石,成为影响更多人成长的强大力量。

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李凤广泛涉猎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并结合自己的成长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钻研,尤其是“认知心理”方面的探索。李凤认为,“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任何的知识。教师应关注学生,认识学生,在体验教学研究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建构教与学的心理模型。”她坚持把自己热衷的研究融入实际教学工作,她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犹如工匠熟悉每一个零部件一样,精准、深刻。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整体型、分析型、表象型、言语型和综合型。整体型学生更倾向于对情境或信息形成整体的观点;分析型学生更习惯于程序化地学习问题,他们通常更关注事物的各个部分;言语型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较强,可以通过阅读等方式达成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表象型学生能够较好地利用三维空间进行思维,能够知觉到外在和内在的图像,并将其重现、转变或修饰成心理图像;综合型学生的认知方式不明显,因此,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教师要帮助这些学生选择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去学习。

了解了学生的认知风格类型,教师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科学认知的角度,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型。皓是一名不爱说话的男生,他喜歡打篮球,爱看漫画书,但各科成绩都不太理想。李凤试图了解他,尝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在一次化学小组实验中,组内其他同学各司其职,有的在制作结构模型,有的在讨论如何验证有机物的性质,只有皓一言不发,盯着西药说明书里的结构图看。李凤耐心地和他沟通,了解到他其实一直都对图画更感兴趣,小学和初中成绩还不错,漫画画得也很好,但升入高中以后,学业任务加重,各类试卷堆积如山,他变得茫然不知所措。李凤推测皓属于表象型学习者,于是,引导皓借助思维导图,把各类知识点和习题以漫画的形式画出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型。皓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毕业后,皓给李凤寄来了一张卡片,上面写道:“老师,是您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找到了自信,感谢您引导我成长。如果我能够高高飞翔,是您给了我一双有力的

翅膀……”

用心做学生的“导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高中升学压力大,实验课课时少,能真正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实验更少。李凤主动请缨,承担起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导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每学期指导每个组至少完成一个小课题。

“蚊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各类洗涤用品对水体的污染”“牙膏的美白效果研究”等生活类小课题让学生体会到研究的喜悦;一些对化学很感兴趣的学生自发学习大学的化学教材,对《结构化学》进行探索,从《有机化学》里寻找高考素材,从《化工原理》中挖掘工业流程……学生的进步源于兴趣,更源于对知识的发现与探究。李凤常常带领学生走进大学的实验室,了解科学前沿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她坚持跟踪记录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坚持用“微课”辅导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她像大学“导师”一样,开启了学生的探究之路。

2010年起,李凤以“非智力因素”和“小组导师制”为关键词进行了实践研究。在研究中她发现,学生常说的“粗心做错”并不是偶然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需要、自我效能感等是学习的关键因素,以化学学科为例,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态度、兴趣、化学符号的书写、化学用语的描述等。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做学生的“导师”,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制订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调整情感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李凤提出的“小组导师制”动态课堂在全校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

效果。

最近网上流行一套少儿读物—《不一样的卡梅拉》,讲的是母鸡卡梅拉和她的儿女们的历险故事,它们与众不同,敢于幻想,更敢于尝试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一样的卡梅拉》开篇有一句话:“下蛋,下蛋,总是下蛋,生活中肯定有比下蛋更好玩的事情,我们要去远方探险。”李凤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教书,教书,总是教书,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肯定还有许多更好玩的事情,那就是走进孩子们的认知世界!”

在李凤看来,教育是需要坚守的,教师的坚守就在眼前,学生就是坚守的动力。坚守是简单的,三尺讲坛,心无旁骛,才能成为“匠人”一般的专业型教师;坚守是复杂的,认知世界,上下求索,方可成为真正的研究型教师。

(作者单位:广州市培英中学)

责任编辑:江丽莉

jiangll@zgjszz.cn

猜你喜欢
化学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秋天在哪里
奇妙的化学
美育教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