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失真的公开展示活动

2017-05-08 15:06潘晓冬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活动室公平幼儿园

潘晓冬

最近,我观摩了一个公开展示活动,高端大气的活动展示厅、激情四射的教师、能说会道的孩子,共同“造就”了一个看上去非常成功的活动。然而,让我不解的是,为什么只有12个孩子参加?那些被留在活动室的孩子在干吗?

带着疑问,我暂时离开“活动展示厅”,找到了这个班的另一半孩子。只见他们都坐在活动室里捏着橡皮泥,对我的到访没有任何反应。的确,孩子们各自玩着各自的,显得很“投入”、很“乖巧”,教师也挺省心地坐在一边写着一个什么计划。这些孩子似乎已经习惯于教师每每会把聪明能干、能说会道的同伴带走,去参加那些公开展示活动。但我知道,孩子们只是不会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这个现场,我分明感受到了他们的无奈和受伤。我也知道,并不是这天展示活动的教师想制造什么“不公平”,因为教师也有难言之隐:为了不负众望,成功地组织好这个公开展示活动,赢得领导、同行的认可,教师只有精心挑选出那些听话、反应快、能配合的孩子参与活动,以尽可能地在活动中展现出孩子们好的一面,避免那些不爱表达甚至调皮捣蛋的孩子让活动偏离预设的方案。因为这类公开展示活动有时会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甚至幼儿园所在地区的荣誉。

面对公开展示活动,教师们似乎都被一块神奇的布挡住了视线,对于被“淘汰”的那一半孩子无动于衷。然而,我们有没有想过,这种教育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会深深地影响孩子。设想一下,当参加公开展示活动的孩子像快乐的小鸟一样飞奔回活动室,兴奋地讲述刚才发生的种种趣事时,留在活动室的孩子们会是怎样的情绪反应?也许他们会带着羡慕的眼光注视、倾听,甚至一起欢笑,因为他们也许还不知道嫉妒,还不懂得争取,但他们一定会默默地想“我不行”“老师不太喜欢我”,久而久之,自我否定的意识就会在孩子们心中自然形成。但诚如赞可夫所说:“请您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特别是这种不公平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记得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位家长发的帖子,大意是:孩子所在的班级即将开展公开展示活动,班里总有那么几个调皮或不怎么遵守纪律的孩子,结果老师竟然不让他们参加公开展示活动了。老师还在孩子面前美其名曰“帮老师一个忙”。我的孩子因为不爱表达也在其列……这个帖子引发了众多家长的跟帖,不难看出,这其中有不少家长不仅有“同感”而且有“愤怒”。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的孩子也被取消参加公开展示活动的资格,我也无法淡定,我也会质问教师:“凭什么取消我孩子参加公開展示活动的资格?”

这种不是全班孩子参加的公开展示活动在各地屡见不鲜,为什么大家明知此举不妥,却都是熟视无睹呢?公开展示活动的价值是展示教育过程,交流教学经验,探索教育规律,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被“美化”了的公开展示活动何以探讨教育规律,何以交流教学经验?一个在设计上早就将一半的孩子排除在外的活动方案,何谈对所有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积极作用?看来我们真的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公开展示活动了。

笔者认为,公开展示活动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都要有对每一个孩子发展负责的责任心。对于那些所谓“跟不上队伍”“不爱讲”“讲不对”“沉默”“表现力不够强”“坐不住”的孩子,观摩者恰恰更想通过公开展示活动看看教师是如何帮助他们发展的;公开展示活动不能只是模式化地展示预设的教育过程,而应真实展现常态下幼儿的发展情况和教师的专业指导水平;公开展示活动不能只展示集体教学活动,而应展示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种种自然表现以及与教师、同伴的真实互动;公开展示活动承载的是教学研究、交流讨论的价值,因此需要呈现的是真实的、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教育过程,如果背负“示范性”“完美性”的包袱,就会让活动失真。经过“美化”的公开展示活动对幼儿而言是一种不公平,对执教教师而言是一种折腾,对观摩者而言是浪费时间。

让我们放下包袱,拒绝失真的公开展示活动,共同营造互相尊重、彼此宽容的教研氛围,展示真实的孩子和自己,享受丰富多彩的师幼互动和随机产生的教育智慧,追求幼儿的真实发展,也追求自己真实的专业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曲塘镇双楼幼儿园,海安,226661)

猜你喜欢
活动室公平幼儿园
地板滑雪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爱“上”幼儿园
心灵鸡汤活动室
“党员活动室”因何灰尘厚厚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