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小军
做好广西精准外宣工作的有益探索
□ 龙小军
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的广播电视外宣工作更要以系统的眼光审视全球受众,思考如何实现全面、精准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 本文以如何做好广西的精准外宣工作为例,通过分析其在突出全球化、突出针对性、突出传播性、突出创新性等方面的创新之举,探寻我国外宣工作的新策略。
精准投放;外宣工作;受众培养;创新策略
外宣工作既是广播电视的一般任务,又具有广泛而强烈的外部传播效应。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主动适应外宣工作的新趋势,不断尝试和探索开展精准外宣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带领大众信息的获取走进新时代,也为广播电视开辟出更多创新型的传播途径,也成为电视外宣工作的一个良好发展契机。网络媒体的传播,能够弥补传统媒体在传播通路上的先天缺陷,海外受众通过网络视频媒体可以远程、实时观看。所以在外宣工作中要保证网络信息的有效传播,要在新闻信息的获取和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做好与全球受众的互动合作。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秉承“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外宣工作宗旨,助力我国外宣工作走向新高度。
外宣工作要突出全球化,放眼全球,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在传播方面的权威性和创造力,通过多种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大国风范和艺术之美。因此,在电视外宣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中国新时期发生的事件,创新宣传体制,打造一支精良的外宣工作队伍,提升我国外宣工作的影响力。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传媒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电视外宣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才能提升外宣时效,让全球主流媒体的眼光逐渐看向中国。
要满足海内外受众的信息诉求,重视国外受众对中国的关注对象。对外宣传工作面对的是世界上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复杂受众。在外宣工作中,我们要知道西方受众关注什么,有针对性地做好策划,组织相关新闻报道;也要了解外部的舆论环境,明确想向世界传播什么的问题。当前,由于西方欧美等国家掌握着国际传播的大部分信息资源,我国的外宣工作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对国外受众做到“知己知彼”就可以在新闻报道中获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根据新华社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对世界三大通讯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以及美国《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英国广播公司(BBC)、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产经新闻》等30多家境外媒体,最近一年多来涉华文化报道的调研结果显示,自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境外媒体对我文化体制改革报道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软实力建设、网络监控以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几个方面。
外宣工作是个常做常新不断变化的长期工程,既要默默无闻踏实细致,又要突出针对性,把握好宣传报道的时机和深度。既要积极主动地创新工作,又要不断提高外发新闻稿件的质量。这两年,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积极参加中宣部“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海外媒体供片工程”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对象国语言译配项目”等大型国家级外宣项目的招投标和申报工作,按照外宣“国家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塑造国家形象的要求组建、培育项目团队,完成并超额完成项目任务。
以东盟为重点外宣方向,创新理念、内容和传播体裁。2016年完成5个外宣项目,摄制《海上新丝路?东盟万里行Ⅲ(教育篇)》《寻梦中国?我在广西Ⅳ“谁不说咱家乡好”》,两大系列专题片以每年一季的进程持续发力,逐渐发展成为广西外宣品牌节目。中老合拍纪录片《光阴的故事-老挝篇》、中泰合拍纪录片《家在青山绿水间》以两国主流媒体联合策划摄制的合作模式,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间影视合作不断加深,共创精品。中英双语版宣传片《相约广西》作为多个重大官方场合宣介广西的名片,成为广西外宣的一大新亮点。今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老挝《人民报》《巴特寮报》《万象时报》发表题为“携手打造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的署名文章,文章中提到:“中老合拍的纪录片《光阴的故事》网络总播放量达数百万次,深深撼动两国民众心灵。”
重视内容生产,提供高质量的外宣作品,推进多个重点外宣项目的开展实施。2017年上半年陆续与越南国家电视台联合策划、共同拍摄了纪录片《光阴的故事-中越情谊》,展现两国跨越历史的情谊。片子以上世纪50年代初越南在中国南宁、桂林两地开办越南育才学校为主线,以育才学校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为越南培养了一万多名建设越南的栋梁之材为叙事背景,讲述越南的育才学子与母校半个多世纪血肉相连的光阴故事,展现中越两国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并肩战斗、相互支持的深厚友谊。该片于10月28日、29日在VTV2频道首播,11月4日、5日、6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及纪录片频道,广西电视台卫星频道、国际频道分别播出。
与越南国家电视台联合录制晚会“梦中的河流·2017中国-越南友谊晚会”,是一台展现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友谊长存、携手共进的美好情谊的主题文艺晚会。众多中越两国的优秀歌手、乐队以及舞蹈、杂技演员都登台献艺,表演多个具有本国特色的代表性节目。晚会于2017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越南峰会前夕在广西电视台和越南国家电视台的播出,为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今年还完成了中泰合拍纪录片《暹罗追鸟》的前期拍摄,目前正在进行后期制作,计划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在广西电视台与泰国国家电视台播出。《光阴的故事-柬埔寨篇》和《家在青山绿水间-柬埔寨篇》等新的外宣项目已完成方案策划和踩点工作,计划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开始进行实拍和制作。
为扩大外宣范围,广西国际频道还计划于明年春节期间,在柬埔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四国分别举办“中国广西电视展播周”,营造“一带一路”延线国家民众共庆春节的喜乐氛围,通过在当地主流电视媒体播出中国的优秀影视作品,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外宣工作中,要坚持新闻报道的“中国视角”,就是突出我们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中国意义,向受众传递出中国观点。在传播能力建设方面要坚持“全球视野”,就是我们想告诉世界的新闻要揭示出其具有世界层面的意义。这种方法使报道跳出就事论事的层面,不仅能够站在突出传播性的角度看待问题,还能站到国家整体层面、全球视野之上,更好地挖掘所报道事实的新闻价值。
广西国际频道通过译制剧、展播周、海外演唱会等多种形式,借船出海、借“筒”发声、借台唱戏,向外传播中国好声音。2017年,国际频道继续开展国产影视作品译制工作,涉及印尼语、泰语、越南语、英语等4种语种。完成“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中国影视剧对象国本土化语言译配项目”印尼语包4部国产影视作品的译配。泰语译制剧《我的经济适用男》已于7月2日在泰国电视第九台播出,收视情况良好,接着以《青年医生》来接档。频道积极推广译制剧海外播出,全面加强与周边国家相关媒体机构的合作关系。7月开播了在越南国家数字电视台(VTC)10频道开设的《环游世界之多彩中国》栏目,该栏目在每周固定时段播出由国际频道译配的中国优秀纪录片,将优质的国产纪录片、专题片译配为对象国语言在该栏目上播出,使其发展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平台。9月,国际频道分别联合新西兰TV33华人电视台以及澳大利亚天和电视台,成功举办“中国广西电视(新西兰)展播周”和“中国广西电视(澳大利亚)展播周”,以精品节目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电视外宣工作要突出创新性,不断探索新的事件、发展趋势和重大问题,创新宣传体制,提高外宣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外宣工作的影响力。创新宣传手段和方法,在外宣发稿的手段和方式上也要有所创新。要讲究宣传策略和宣传的技巧,要提高电视台的宣传效率,尤其是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质量。我们的报道要跳出简单的成就堆积和表面的基本展示,对外传播报道的事实应该是最近发生重大事件,比如将“十九大”的新闻事件及时准确地外宣出去,或者是鲜为人知的事情,让世界了解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对于非事件新闻报道,要善于在非事件因素中找出事件因素加以整合,进行综合报道。新闻天天有,角度各不同,要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就要不断地创新宣传手段和方法,改进报道的艺术和技巧,要坚持“中国故事,国际表达”。这是宣传的技巧问题,也是观念更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在对外宣传活动中,我们习惯于以前那种固有的“宣传心态”来开展对外传播活动,这就导致对中国价值的国际表达方法缺乏思考。随着时代的变化,加之改革开放对国内外信息的传播,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加快了,所以在对外传播中,我们应该遵循国际传播的语法规则,以符合外国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的政策。从受众价值观的共享视角进行对外传播,通过外宣工作,让世界了解中国,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
对于外宣新闻内容,要在在客观真实上下工夫,对宣传主题在直观形象上下工夫,对宣传任务在鲜活生动上下工夫,对宣传对象在增强外宣针对性上下功夫,增强外宣工作的实效性与亲和力。在新闻内容的获取上,要主动融入,将地方电视台主动与中央电视台沟通,做到上通下联,借智借力,可以提前策划好报道的主题,必要时可以邀请高级编辑或资深记者亲临现场进行采访直播,会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站在高端,仰望高端”,在电视外宣工作中,电视从业人员所站的高度,以及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决定了做好电视对外宣传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为了克服电视从业人员自身的不足,加强与兄弟卫视台的合作,记者之间定期沟通,对于需要宣传的重点、亮点工作,可以邀请中央级的媒体来采访报道,着力打造及时、快捷、畅通的对外宣传服务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传播是关键。在全球化背景下,软实力内涵的精髓就在于传播所包含的价值、文化和制度的普适性,要做好外宣工作,就要发挥好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把中国故事讲好,让中国声音传播向世界,阐释好中国特色,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有效性。
1.余天华.关于电视外宣工作的若干思考[J].新闻传播,2014(02).
2.刘蓉蓉,毛鹏飞.消除外媒对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认识的盲点[J].对外传播,2012(05).
3.王鑫.广东省侨务外宣工作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4.张知干.新时期外宣工作应树立新的外宣理念[J].中国记者,2016(07).
(作者单位:广西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