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辽嗑杂6号的选育

2017-05-06 01:09:13崔良基王德兴孙恩玉刘金刚宋殿秀
辽宁农业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花盘杂交种母本

崔良基,王德兴,孙恩玉,刘金刚,宋殿秀,依 兵,王 妍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1)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辽嗑杂6号的选育

崔良基,王德兴,孙恩玉,刘金刚,宋殿秀,依 兵,王 妍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1)

辽嗑杂6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该杂交种高产,商品性好,授粉结实率高,抗性较强,适应性广,是一个具有推广前景的优良向日葵杂交种。

向日葵;杂交种;辽嗑杂6号;选育

1 选育经过

辽嗑杂6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012年以稳定的胞质雄性不育系HYZA为母本,恢复系S009R为父本组配的向日葵杂交组合,在2013年和2014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食葵产量比较试验中,单产分别为3 733.50 kg/hm2和3 981.75 kg/hm2,比对照(辽嗑杂2号)分别增产12.75%和11.09%。2015年参加了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品种备案试验,单产为3 857.70 kg/hm2。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委员会备案。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辽嗑杂6号幼茎绿色,株高205.5 cm,茎粗2.9 cm,叶片31片,花盘直径21.5 cm。单盘粒重78.6 g,百粒重15.3 g,粒长2.4 cm,粒宽0.8 cm,籽仁率52.5%。该杂交种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片浓绿,舌状花深黄色,花药黄色,花盘平盘,花盘倾斜度4级,瘦果长锥型,果皮黑白相间条纹,色泽光亮。

2.2 生物学特性

辽嗑杂6号出苗至成熟的生育日数为112 d,比对照(辽嗑杂2号)晚熟9 d,恢复率100%,籽实粗蛋白含量14.2%。该杂交种授粉结实率高,抗倒伏,耐旱,抗黑斑病、褐斑病,田间未发现感染菌核病、霜霉病、列当等向日葵病害。

3 产量表现

2013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食葵产比试验,辽嗑杂6号在参试组合中产量列第2位,单产3 733.50 kg/hm2,比对照辽嗑杂2号(3 311.25 kg/hm2)增产12.75%。

2014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食葵产比试验,辽嗑杂6号在参试组合中产量列第1位,单产3 981.75 kg/hm2,比对照辽嗑杂2号(3 584.25 kg/hm2)增产11.09%。

两年食葵产比试验,辽嗑杂6号比对照辽嗑杂2号平均增产11.92%。

2015年在辽宁省品种备案试验,单产为3 857.70 kg/hm2。

4 制种技术

4.1 亲本特征特性

不育系HYZA:生育期114 d,需有效积温2 380℃。株高202.3 cm,茎粗2.7 cm,叶片31片,花盘直径19.8 cm,单盘粒重68.5 g,百粒重14.2 g,籽仁率52.2%。幼茎绿色,花药黄色,果皮黑白相间条纹,瘦果长锥型。耐旱、耐瘠薄、抗病性较强。

恢复系S009R:为分枝型恢复系。生育期92 d,需有效积温2 150℃。株高152.5 cm,茎粗3.0 cm,叶片25片,花盘直径17.5 cm,单盘粒重48.8 g,百粒重13.5 g,籽仁率45.5%。幼茎绿色,果皮黑白相间条纹,瘦果锥型。耐旱、耐瘠薄、抗病性较强。

4.2 制种技术

4.2.1 选地

为保证辽嗑杂6号制种产量,制种田应选择地势平坦、通风透光、前茬未施用杀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的地块。地块要避开林地以防鸟害。不能重茬和迎茬。土质以保水保肥、地力均匀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4.2.2 隔离

向日葵是虫媒异花授粉作物,由于蜜蜂等昆虫的迁飞能力很强,辽嗑杂6号制种田空间隔离要在3 000 m以上。

4.2.3 合理密度

辽嗑杂6号母本保苗应在30 000~33 000株/hm2,父本保苗应在33 000~35 000株/hm2。种植密度应根据制种田的水肥条件来确定,原则是薄地冝密,肥地冝稀。

4.2.4 播种期

在无霜期超过140 d的地区可繁育辽嗑杂6号。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确定适宜播期,尽量使开花授粉期至灌浆成熟期避开高温多湿雨季,以减轻病害。在辽宁中部地区应在6月15~20日播种,辽宁西部地区6月25~30日播种为宜。

4.2.5 播种方式

将父、母本按2∶6的比例种植,利用蜜蜂授粉时父母本相间种植,采用人工授粉时父母本可连片种植,有利于集中取粉和授粉。先播母本,后播父本,错期10~12 d。播种时采用等距穴播,每穴2~3粒,播种时应施入种肥,种子和肥料应分开,以防肥料烧伤种子和幼苗。并踩好底格子,浅复土。

4.2.6 田间管理

结合整地等田间作业,施农家肥45 000 kg/hm2作底肥,播种时施入磷酸二铵225 kg/hm2、硼砂9 kg/hm2作种肥。出苗后及时查看苗情,防控地下害虫。二对真叶时定苗。生育期间中耕除草2~3次,最后一次(最好在现蕾前)趟地要深培土,并追施尿素300~450 kg/hm2。

4.2.7 去杂去劣

田间发现病株、劣株和杂株应及时清除。特别在开花期间安排专人负责制种田的去杂工作,每天早上在向日葵散粉前逐头检查父、母本的开花情况,重点检查母本行中是否有散粉株,一经发现,要立即将花盘砍倒,盘面朝下扣在垄沟里。对父本中的异型株也采取同样措施。收获前再一次清除与母本行的异型株和病株等。

4.2.8 授粉

向日葵是虫媒异花授粉作物,其中主要以蜜蜂为主。因此,在辽嗑杂6号亲本开花前查看田间蜂源情况,若自然蜂量不足,应采取人工放养蜜蜂或人工辅助授粉,保证制种田充分授粉,提高亲本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另外,为保证制种质量和种子纯度,父本散完粉后,将其全部割掉,以防父母本机械混杂。

4.2.9 收获

籽实成熟时及时收获。收获和脱粒时注意清除其中的异型籽粒的葵盘。种子充分干燥后进行清选,达到种子质量标准后方可装袋入库。(见表1)。

表1 向日葵种子质量标准(GB 4407.2—2008)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选地

辽嗑杂6号对土壤要求不严,从轻砂土到重粘土,从偏酸性土壤到偏碱性土壤,以及沙荒瘠薄地都可以种植,但在有机质含量高、耕层疏松深厚的地块上种植更能获得高产。低洼易涝地块不易种植辽嗑杂6号。前茬施用杀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的地块,下茬不能种植辽嗑杂6号。另外辽嗑杂6号不能连作,应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

5.2 播种

5.2.1 播前准备

(1)晒种:播前应晒种1~2 d,降低种子水分,促进种子内酶的活力,提高发芽势。

(2)浸种:播前浸种可减少种子在土壤中的吸水量,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具体方法是用20~23℃的清水,在18~20℃的室温下,浸泡7~8 h。

(3)拌种:以种子量0.5%的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或以种子量0.3%的35%甲霜灵拌种,以防治菌核病、霜霉病。或用向日葵种衣剂进行包衣。

(4)计算播种量:向日葵杂交种,特别是食葵杂交种,价格比较昂贵,需要精量播种,在播种前要准确计算出播种量。计算方法如下:

单位面积播种量(g)=单位面积播种穴数×每穴粒数×百粒重(g)/100×发芽率

5.2.2 播种时期

在保证成熟的前提下尽量晚播,以使向日葵灌浆期和成熟期避开高温多湿的雨季,减轻病害和早枯造成的危害。在辽宁中部地区,应于6月20日前播种;在辽宁西部地区,7月25日前播种为宜。

5.2.3 播种方法

根据向日葵产区的气候条件、栽培习惯、播种机具等因素可选择适当的播种方法。但向日葵是双子叶植物,而且种子出苗时带壳顶土,比单子叶植物小麦、玉米出苗困难。所以在墒情允许的情况下,播种遵循“宁浅勿深”的原则。

5.3 田间管理

辽嗑杂6号出苗后应及时进行田间检查,如发现缺苗比较严重的地块要及时补苗或移栽。在一对真叶时间苗,二对真叶时定苗。生育期间三铲三趟(夏播时二铲二趟即可),要早铲早趟,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疏松土壤。最后一次中耕应深耕培土,防止倒伏。向日葵生育期间(尤其是现蕾至开花期)遇到干旱应及时灌溉。

5.4 合理密植

在中等肥力土壤上种植辽嗑杂6号适宜密度为27 000~30 000株/hm2,行株距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和种植习惯而定。

5.5 科学施肥

中等肥力土壤种植辽嗑杂6号,需施农家肥45 000 kg/hm2作底肥,磷酸二铵225 kg/hm2、硼砂9 kg/hm2作种肥,现蕾前追施尿素300~450 kg/hm2。

5.6 病虫害防治

在苗期,用400倍液的70%甲基硫环磷防治黑绒金龟子;在3~4对真叶,用500~800倍液的来福灵防治草地螟。开花前叶面喷洒500倍液的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0倍液的50%多菌灵对防治向日葵霜霉病、菌核病有一定效果。

5.7 授粉

为保证辽嗑杂6号充分授粉及结实,每公顷向日葵田应放置三箱蜜蜂进行授粉,蜂箱放在向日葵种植田200 m以内的位置授粉效果较好。

5.8 收获

辽嗑杂6号花盘背面变黄、上部叶片黄绿,下部叶片枯死,果皮呈现出明显黑白条纹时即达到生理成熟,应及时收获,以防鸟害、鼠害。刚收割的花盘含水量较高,极易发热霉烂,因此不能堆积放置,应随即脱粒,并清除碎叶、花萼等杂质进行晾晒。当籽实含水量降到12%以下方可装袋入库贮藏。

6 适应地区

辽嗑杂 6号生育期间需有效积温超过2 200℃,适宜在无霜期超过140 d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1] 崔良基.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辽嗑杂5号的选育[J].辽宁农业科学,2012(6):80~81.

[2] 崔良基.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辽嗑杂4号的选育[J].辽宁农业科学,2011(4):82~83.

[3] 崔良基.向日葵栽培生理与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S565.5

B

1002-1728(2017)02-0082-03

10.3969/j.issn.1002-1728.2017.02.024

2017-03-1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6)资金资助

崔良基(1964-),男,吉林白山人,研究员,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向日葵育种和栽培生理研究。E-mail:cuiliangji@163.com

猜你喜欢
花盘杂交种母本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四川蚕业(2020年2期)2020-07-10 03:14:48
小蜜蜂与向日葵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科学导报(2018年47期)2018-05-14 12:06:10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41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中国种业(2016年11期)2016-12-01 05:43:51
谁害了向日葵
优质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锦润9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2
高傲的花盘
杂交水稻母本抛栽高产制种技术应用初探
种子科技(2010年5期)2010-05-28 09: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