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忠烈遭“己”手

2017-05-06 14:57江洋
党史纵横 2017年2期
关键词:井冈山红军毛泽东

江洋

在带领秋收起义部队挺进井冈山的艰难行程中,毛泽东手下有几位爱将,分别是何挺颖、张子清、宛希先、何长工。这些人中只有何长工活到了建国后,其他3位在井冈山时期就牺牲了,而宛希先则是惨死在“自己人”的手里。

宛希先,湖北黄梅人,早年接受进步思想,参加革命活动,19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时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的一名连长。秋收起义时他率部参加,并担任工农革命军一师一团一营党代表,那时才21岁。最可贵的是,在秋收起义部队遇到挫折,毛泽东同革命意志不坚定的师长余洒度等人产生分歧,革命面临夭折的紧要关头,宛希先第一个站出来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坚决革命到底!在部队由师改编成团以后,毛泽东任命他为团政治部主任,同时增补为前敌委员会委员,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帮手。在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他一直冲锋在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于当地历来存在土、客家之间的矛盾,所以即使在党组织内部,这种矛盾也表现得十分激烈,严重影响了革命活动的开展,甚至流传“土家的党客家的枪”之说。而在毛泽东眼里,宛希先有勇有谋,既原则又灵活。在保卫井冈山、扩展根据地的斗争中,宛希先屡建功劳。于是,毛泽东派他到最复杂的环境中开展工作,让他担任了湘赣边界特委委员,主要负责协调与当地党组织的关系。在地方党组织中,宛希先是唯一的外来领导,他能够较好地处理和协调各方关系,在各方面声望都很高,是土、客双方都能接受的人物,因此毛泽东对他给予重任。

1928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主力红军离开井冈山。出于对井冈山根据地的深厚感情,毛泽东留下何长工、张子清和宛希先几位爱将在井冈山坚持斗争,其中特别把宛希先派到地方党委工作,希望他能发挥好调解和缓冲作用,肩负协调双方矛盾、巩固根据地的重任。

可是不到一個月,井冈山就迎来了敌人的第三次会剿。由于敌强我弱、实力悬殊,加之有叛徒为敌人带路,红军很快失去了黄洋界、八面山、桐木岭等重要哨口,不得不撤离井冈山。井冈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劫难。

然而,更大的劫难还在红军内部。

时任永新县委书记刘真,正值27岁,他的新婚妻子龙庆衡是一位思想进步、年轻貌美的女学生,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可谓郎才女貌。可是,龙庆衡的哥哥龙庆楼却是永新县的大豪绅,又是县靖卫团头子,手里有160多条枪,是进剿红军的骨干人物。

其实,刘真与龙庆衡的结合,并没有受到家庭的影响,龙庆衡一直支持刘真的革命活动,还利用哥哥的关系为红军办了不少事。可是,在红军撤离之后,当地的一些反动势力借机大做文章,称刘真中了龙庆衡的美人计,龙庆衡受哥哥派遣打入红军内部,等待时机里应外合,将红军一网打尽。

当时正值革命低潮,党内对井冈山失守的原因莫衷一是。于是,问题摆到了时任湘赣边界特委常委的宛希先面前。

此处说法有两种。一说,宛希先听到这个传闻后觉得有道理,于是通知刘真来特委开会,可刘真却偏偏没有赶到,宛希先感到事情不对,于是派人将龙庆衡抓了起来,并下令把她杀掉;还有一说,另有一些人,打着宛希先的旗号抓捕龙庆衡,并很快把她杀掉了,而宛希先对此并不知情。

龙庆衡死后,她的哥哥大为恼怒,迁怒于刘真,在同年9月趁刘真到南昌开会返回之际,设伏将刘真杀害。

永新县是革命老根据地,刘真又是土籍人的核心人物,他的死自然引起了当地土籍领导人的不满。于是,当地党组织负责人、土籍人朱昌偕、王怀等,把账统统记到了宛希先身上,认为此事都是因为宛希先杀龙庆衡所引起的,且他们与袁文才、王佐的斗争,也总是有宛希先从中作梗。因此,要除掉袁、王,必先除掉宛希先。于是,他们设计让宛希先来开会,并设定了一个让宛希先根本无法按时赶到的时间,当宛希先迟到后,便以不服从命令为由,将宛希先逮捕起来。他们采取严刑逼供的手段,让宛希先承认是叛徒。宛希先有口难辩,于是在一个夜晚偷偷逃离土牢。可是外面的荒山野岭让他不知所向,而朱昌偕、王怀等人发现后,立即组织上千人四处搜寻,最后在永新县一个叫大湾的地方发现了已经筋疲力尽的宛希先,随即不由分说将他扔进一个土窖里,然后一顿乱石,将这位从秋收起义走来的红军忠诚将领活活打死。其时,宛希先刚刚23岁。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经毛泽东提议,正式追认宛希先为革命烈士。

猜你喜欢
井冈山红军毛泽东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1949,毛泽东点将
十送红军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井冈山十里杜鹃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