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雪燕
摘要:笔者担任学校古筝校本课程教学多年,根据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古筝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之可行性、适用性和普及性。本文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证明,虽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古筝普及教育仍是可行的,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校本课程 古筝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135-03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school-based,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在担任学校古筝校本课教学之前,笔者对其概念并不了解,认为校本课程和其他的课程大同小异。在查阅了一些资料后,笔者才知道,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设计,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的课程,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不断思考和积累,来探索、寻求古筝这一民族乐器进入课堂的可行性、适用性和普及性。下面就谈谈笔者在古筝校本课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恳请专家和同行指正。
一、因材施教,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民工子弟小学或是外地的农村小学,这些孩子的音乐基础非常薄弱,有些学生甚至在小学阶段就没上过几节音乐课,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可以说是空白的。毫不夸张地说,他们连最基本的音符都不认识。稍好一点的学生对于简谱中的七个音“1234567”对应“Do、Re、Mi、Fa、Sol、La、Si”七个唱名,用掰手指头的方法也要花点时间才能对号入座。以前碰到这种情况,笔者的反应是非常急躁,感到无从下手,这该怎样教啊?笔者现在学会了接受,采用的方法是:耐下心来,从零开始,因材施教。笔者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把学生当作是一张张白纸,在上课的过程中即使碰到再令人头痛的问题也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地教学生。对于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的现状,笔者从头教起,教他们认音符、打节奏……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们可以视唱简单的乐谱,类似:“35 1 23 6 ”这样的乐句。看到学生们的进步,笔者感到非常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试图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一次,还没到上课的时间,笔者正在教室里练琴,有几个学生来得特别早。其中一个学生问:“老师,今天我们学什么内容啊?”我说:“先把上次教得巩固练习练好再学新的弹奏。”还是那个学生:“老师,我已经会了,不信,你听!”咦?我很是吃惊!她果然能连贯地弹出来了!课后,我和那个学生单独交谈,她告诉我回家后按照课上我的要求“同学们要想把乐曲弹熟练、流畅、好听,就尽量多唱谱,最好能背谱”每天抽出点时间练习,因为乐谱背得很熟练,就省去了眼睛看谱再反应到手上的过程,节约了时间,手下自然就能弹得连贯。虽然旋律很简单,但笔笔者很是振奋,因为呈现在我眼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这个鲜活的案例证明了古筝这件乐器进入课堂的可行性!此时此刻,笔者真为她高兴,同时学生的进步更加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
二、激发兴趣,提高古筝教学的有效性
一般说来,古筝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有很多的基本功训练,有了这些基本功的技术支持,乐曲才会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作为校本课程的学习,每个年级每周只安排有一课时,在45分钟的时间里,老师既要讲新的弹奏技法要领,又要示范,所以学生练习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古筝校本课的学习,笔者给其定位是:以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为主,基本功练习为辅,通过阶段学习,能完整弹奏简单的古筝乐曲。具体的措施是:
(一)激发学生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古筝校本课,笔者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总是动足了脑筋。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良好的开端,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借用音乐教室,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欣赏电影《笑傲江湖》中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学生顿时被MV唯美的画面和优美的旋律吸引住了。于是当笔者用古筝把这首歌曲的旋律演奏出来的时候,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弹一弹古筝这件乐器。而当笔者告诉他们这首乐曲很简单,很快就能学会,学生们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于是,趁热打铁,笔者介绍了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古筝的定弦就是根据这五个音来定的,因此,乐曲的旋律只需要按照弦的顺序依次弹奏就可以了“6 5 3 2 1 — | 3 2 16 5 — | ”。
(二)丰富基本功练习手段。古筝校本课的教学目标虽然不是培养古筝演奏家,但要想把一首乐曲完整流畅地弹出来,必要的基本功训练是不可少的。學过乐器的人都知道,基本功练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了让学生们在练习基本功时减少一些枯燥,笔者在课上尝试使用一些教学手段让基本功练习活起来。比如,笔者采用先让学生按照练习要求自行练习,然后大家齐奏练习的方法进行基本功训练,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听辩能力。
(三)乐曲的选择。因为学生都是零基础,且一周只有一节课,所以校本课的教学是无法按照常规的古筝教学进行的,这也就意味着没有现成的乐曲可以借鉴,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上课所需的乐曲全部都是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改编、抄谱,然后复印好发到学生手中。改编的乐曲中有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日快乐》《七子之歌》《我和你》等,也有极具传统古筝特点的《浏阳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老六板》等乐曲片段。学生学习乐曲《七子之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往常学习一首新的乐曲,学生们总在背谱上犯愁,一首乐曲要练习很长时间才背得出。而学习《七子之歌》弹奏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们边弹边唱,一节课的时间谱子就背出来了,学生们告诉笔者这首歌曲他们很熟悉所以背谱特别快。由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在乐曲的选择上还要多思考多揣摩,这对提高古筝教学的有效性会有一定的帮助。
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是及时修正教学中的不足,发现学生们的兴趣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课堂上,笔者采用鼓励学生到讲台前面演奏、分组竞赛等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适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去练习,学生们都非常爱学、乐学。教学中,笔者告诉学生弹奏一首乐曲的基本三部曲:1.打拍子、唱谱;2.分乐句练习,背谱;3.完整弹奏,通过练习使之流畅。适切的教学方法证明了在初中校本课程中引入古筝这件乐器是适用的,同时也提高了古筝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合实际,自编古筝校本教材
合适的教材对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市面上的古筝书籍没有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不适合古筝校本课的使用。笔者认为编写一本适用的教材对于今后古筝校本课的教学和发展都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有目标的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把学生每次使用的一张张零散的乐谱整理起来,在整理的过程中萌生了编写古筝校本教材的念头。在征得领导的同意后,笔者便着手编写工作。本以为编写校本教材是不难的事情,总觉得古筝是自己从小就学习的乐器,教学生这点皮毛的东西不在话下,编写教材,就是把教学整理成文字罢了。可在编写的过程中,才感觉到进展并没有想得那么简单。原因在于笔者一直会犹豫:这样表述,学生能理解吗?写好一部分回头再看,觉得不合适,太过学院化、专业化,学生理解有困难,不行。在这段时间里笔者经常问学生,你希望学到哪些与古筝相关的知识?你希望老师怎样来上课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因为笔者深知,教材的编写对于古筝在初中校本课程中能否得到普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把适合教学的乐曲改编后在课堂上反复实践,把学生喜欢的、易学的曲目汇总整理,按曲目的难易程度及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做了科学合理地排版,编写了供校内使用的一本古筝校本课教材。
四、搭建平台,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学生练习,老师教,日复一日,难免觉得枯燥,兴趣也会渐渐消磨。学习演奏樂器,能激励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有成就感,而成就感源自不断地实践。作为老师,笔者要尽自己所能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经过这些年的教学,笔者逐渐摸索出以下四个途径可以作为学生实践的舞台:
(一)开设公开课:古筝公开课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大量的弹奏配合,甚至有时需要学生单独弹奏。这样,笔者就把公开课的课堂当作是一个小小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二)班会课实践:学校每周五每个班级都会有班会课,笔者鼓励古筝校本课的学生只要班会课的主题与我们所学的乐器古筝能联系到一起,就大胆向班主任提出,申请表演机会。而笔者也为他们的表演提供各种服务(调琴、借琴等),乐此不疲。
(三)参加社区文艺汇演:我校与所在的社区保持着良好的共建关系,每年社区都会有一次文艺汇演,而每一次笔者都会带领学生积极排练,参加演出。现在,社区文艺汇演的节目单上,我校的古筝齐奏成了必演节目。
(四)与外国友人交流:我校与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学校常年保持友好往来,每年都会有一个国家的学校来访,每一次古筝演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交流内容。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澳洲一所私立女中的管乐团来访,笔者带领学生为她们演奏了一首传统筝曲《渔舟唱晚》,台下的听众听得非常入神,一曲结束后听众给予的热烈掌声激发了学生演奏的热情,接着又演奏了一首由笔者改编的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当欢快跳跃的旋律响起时,澳洲的学生们吃惊极了!她们没有想到中国的古筝居然还能演奏她们国家的音乐!音乐,真的是没有国界的。
五、寻找差距,争取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我校的古筝校本课从零起步到现如今,虽取得了些许成绩,但放眼世界,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一)古筝教室只能进行传统的教学活动,如果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但课时的安排不足,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巩固。如果能增加适量的课时,相信学生能弹奏出更美妙的音乐。
古筝是一件伴随着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以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成为中国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筝以其雅俗共赏的特质融入到我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中,开辟出一条面向全体学生传承中国民族音乐的适切途径。《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巍巍乎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乎若江河”。愿学生们在古筝校本课这片天地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知音,快乐地徜徉在民族音乐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