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滟滟
摘要:小提琴作品《音诗》(Op.25)创作于19世纪后期,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经典代表。《音诗》融合了印象派与浪漫主义的经典元素,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音诗》 小提琴作品 肖松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004-03
小提琴作品《音诗》(Op.25)创作于19世纪后期,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经典代表。《音诗》融合了印象派与浪漫主义的经典元素,使其乐曲结构、音色、调性、节奏等具有色调难分、模糊、朦胧的特点。《音诗》是作者肖松基于自身成长经历创作的新颖独特的作品,要想对《音诗》的音乐特点、乐曲结构、演奏风格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要充分了解肖松的成长经历。本文基于肖松的成长经历,从《音诗》的乐曲结构进行作品印象主义音乐特点赏析,使大众对《音诗》的乐曲结构、和声、音色、节奏等有进一步的深入认识。
一、肖松的成长经历和音乐风格
肖松全名埃尔内斯特·肖松(Ernest Chausson),生于1855年的法国巴黎,家庭富裕,生活条件良好。肖松家里有三个兄弟,基于两个哥哥早逝的影响,使得肖松童年处于较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常常郁郁寡欢。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富裕,肖松能够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为其在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肖松希望从事音乐相关的工作,但基于家里的影响,使得肖松最终学习了法律。直到1879年肖松师承马斯内(Jules Massenet,1842-1912),肖松才开始真正接触音乐。弗兰克(Cesar Auguste Frank,1822-1890)对肖松的悉心教导,使得肖松真正放弃法律,从事音乐。随后多年的音乐学习经历,使得肖松的音乐创作飞速发展,有机会与更多的艺术家交流,不断进行音乐创作。肖松还资助困难的音乐家,为法国的艺术尽自己的能力。肖松因1899年的一場车祸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使法国音乐界为之震动。
肖松的创作基于自身经历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1878-1886)受马斯内音乐影响使得其歌曲作品风格雅致、曲调活泼。基于弗兰克的影响,肖松音乐作品形式多变(交响乐、合唱、歌曲等)、作品层次提升、音乐色彩逐渐浓厚,并在其中融入了瓦格纳语言,这个时期肖松的音乐作品形式主义以歌曲为主,伴有合唱、交响诗等作品。第二阶段(1886-1894)受法国民族协会和弗兰克的影响使其音乐特色极富创作力和吸引力,创作出了融入弗兰克风格的《爱与海之诗》Op.19、钢琴小提琴与四重奏协奏曲Op.21。第三个阶段(1894-1899)基于父亲病逝和德彪西(Achille Claude Debussy,1862-1918)的印象主义影响,肖松创作出一系列写作手法具有印象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作品(《音诗》(Op.25)、《钢琴四重奏》(Op.30)等),具有色调难分、模糊、朦胧的特点。
《音诗》(Op.25)创作于浪漫主义盛行的19世纪后期,是肖松基于父亲病逝和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影响创作的具有印象主义和浪漫主义特点的小提琴作品。肖松根据充满异国、梦幻特色的俄国散文作品《辉煌爱情之歌》,使其具有浓重的异国情调和梦幻特色。《音诗》(Op.25)在音乐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是小提琴学习者理解小提琴内涵的重要曲目。
二、《音诗》的乐曲结构和特色
(一)《音诗》的乐曲结构
《音诗》(Op.25)是肖松风格成熟具有创作特色的阶段的重要产物,风格浓郁,创新色彩十足。《音诗》(Op.25)全曲分为引子、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第三主题、稍缓板及尾声等几个部分。
首先,引子是通过钢琴的娓娓道来引入小提琴独奏,加深钢琴与小提琴的交流、融合,推进旋律不断前进。先以一个长9拍的长音xi推进旋律不断前进,再以三个连续的上行的3拍子长音,将曲子旋律转变为双音,结束引子,推进去第一主题的音乐旋律。在引子过程中要注意长音xi的揉弦频率变化,揉弦频率由密集转变为稀疏。同时右手的弓压、弓速、弓弦接触点等随着音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音调较为低缓时弓子靠近指板。
其次,《音诗》(Op.25)的第一主题是在引子之后的重要环节。第一主题是在钢琴演奏之后的第55小节开始出现的,出现的标志是快速颤音xi,之后是2个八度模进、第59小节的新动机、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第一主题重在沉静的氛围,表面稳定实则波涛汹涌。四分音符到十六分音符的演变有助于通过音调的变化营造焦虑、不安的氛围,推进音乐旋律转变。
再次,《音诗》(Op.25)的第二、三主题是全曲的关键部分,第二主题是将小提琴的旋律与钢琴的低声部的快速的三连音相融合,注重小提琴演奏的情感特色,处处充满生机。第三主题是Op.25的最精彩部分,包括快速的3、6度,8度和10度双音换把。随着音调的不断递增和双音转变,营造诡异的欢乐氛围。
最后,稍缓板及尾声预示着Op.25的结束,凸显音乐的特色,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3/4拍的降E大调的出现转变焦虑、不安的氛围,凸显宁静。慢板转为小快板的乐部17,再次营造出观众情绪的小高潮,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前十六分音符的休止,掌握音调推进的时间,使演奏更为完美。快速而猛烈的颤音与半音阶上行在第294小节的出现用来凸显演奏者的呐喊,再以三十二分音符所组成的快速音阶上行,华丽的收尾。最后以D大调转变为降E大调,营造依依不舍的氛围,与第一主题相照应。
(二)《音诗》的特色
《音诗》(Op.25)兼具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音乐特色,同时充分吸收19世纪后期教堂音乐的特色和东方等音乐主题织体的色彩优越性,使得Op.25具有色调难分、模糊、朦胧的特点,在后世音乐中占重要地位。Op.25的主题循环、主题的织体的色彩性、节奏等是理解和鉴赏Op.25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音诗》(Op.25)音乐特色鉴赏十分必要。
基于肖松成长经历和《音诗》(Op.25)的乐曲结构特点,从主题循环来说,Op.25不同于古典、浪漫时期主题的规整性变化和印象派音乐的缺乏情感分裂或者扩张,具有明确主题循环的特点。Op.25在主部主题部分利用属音-主音-导七音-主音间的规律性呈现,明确Op.25的主题循环。Op.25在副部、再现部分及尾声凸显情感分裂或者扩张的同时不改变主题调性,具有印象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双重特色,使得乐曲主题循环具有明确的主题表达性。通过采用这两种方式进行主题循环,有助于提升樂曲的主题表达性和明确性,进而提升乐曲的感染力。
从主题的织体的色彩性来说,Op.25不同于传统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采用平行八度和属音等旋律,使得Op.25具有较强的色彩感,改善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织体色彩性,充分吸收东方、教堂音乐等的织体优越性,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表现自己对于音乐的主观意向,使得Op.25乐曲的主题的织体的色彩性得到较大的提升。Op.25吸收19世纪后期教堂音乐作曲中的特征风格,结合四五度乐曲结构的优越性,进一步融合和表现出具有自己主观意向的乐曲。平行八度、属音等在Op.25中第一主题的呈现,有助于营造朦胧的氛围,与印象主义的特色相呼应。属音持续音等在Op.25中第二主题的呈现,与和弦形式相呼应,有助于营造乐曲的主题的织体的立体色彩性,与浪漫主义的特色相呼应。九度、十度等和弦的呈现和相互间的连接有助于提升乐曲的主题的织体的色彩性,营造细腻的印象主义乐曲风格,提升乐曲水平。
从节奏变化来说,Op.25的节奏型是慢-快-慢-快-慢的手法,是经过精心思考得来的,打破节奏周期性的循环,节奏多变。Op.25是肖松印象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杰出代表作品,与传统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具有明显的不同,打破常规的4/4拍或2/4拍的循环往复,在短时间内进行多种节奏的变化,进而提升了乐曲的节奏感和感染力。慢-快-慢-快-慢的手法是通过一幕三拍与8/8构思的相互交错运用形成的五幕的乐曲,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对比性。在Op.25的实际演奏中往往还会采取节奏混用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乐曲的律动感和感染力。
通过对Op.25的主题循环、主题的织体的色彩性、节奏等进行分析和鉴赏,不同主题循环等手法的采用,使得《音诗》(Op.25)在小提琴音乐中的作用不可取代。综上所述,《音诗》(Op.25)具有乐曲结构、音色、调性、节奏等具有色调难分、模糊、朦胧的特点,运用的技巧、手法、色彩变化既有印象派音乐的细腻精致特点,又有浪漫的异国特色和情感,是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有机结合,在印象主义音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结语
基于肖松的成长经历,本文从《音诗》的引子、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第三主题、稍缓板及尾声等几个部分进行作品印象主义音乐特点进行赏析,使大众对《音诗》的乐曲结构、和声、音色、节奏等有进一步的深入认识。研究认为:从主题循环来说,Op.25不同于古典、浪漫时期主题的规整性变化和印象派音乐的缺乏情感分裂或者扩张,具有明确主题循环,在副部、再现部分及尾声凸显情感分裂或者扩张的同时不改变主题调性;从主题的织体的色彩性来说,Op.25采用平行八度和属音等旋律,具有较强的色彩感;从节奏变化来说,Op.25的节奏型是慢-快-慢-快-慢的手法,是经过精心思考得来的,打破节奏周期性的循环,节奏多变。
参考文献:
[1]盖妍卉.肖松小提琴作品《音诗》的音乐分析[J].音乐生活,2011,(06):50-51.
[2]沈雪雪.浅谈肖松《 音诗》的乐曲结构、演奏风格及演奏分析[J].北方音乐,2016,(18):31.
[3]江博,朱泓.肖松《音诗》的印象主义音乐特点分析[J].大舞台,2013,(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