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立群
技能竞赛展现了技工院校师生的精神风貌、职业素养,检验了各院校技工教育发展的成果。同时,技能竞赛也对技工教育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技能竞赛引发的思考
技能竞赛检验了参赛师生的技能水平,也检验了参赛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在参与系列技能竞赛的过程中,笔者对技工教育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程设计缺乏职业性、创新性、实用性
随着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技能竞赛的项目逐年更新。2015年全国技能大赛增加了工业机器人、云计算,赛项设置上对接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对接“互联网+”新业态,关注绿色环保产业,重点考查选手的创新、创造能力。
在2016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CAD机械设计竞赛项目中,要求选手根据所提供的图样资料,对某机构进行创新设计。
这就要求选手掌握分析、判断、设计的技能,在设计中体现创新和创造,而这正是大部分选手的弱项。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专业文化水平、具备职业核心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初中级专门人才,如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重点是体现岗位内涵和创新创造能力。
所以,技工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而现行技工院校设立的课程目标与普通高等学校区别不大,只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难以突破产教融合、创新创造这一瓶颈。
许多技工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重复,理论性较强,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职业性、实用性。比如机械制图课程,很多院校使用的教材理论内容较多,没有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能训练,实用的“零件测绘与分析”课时安排很少,无法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幾届CAD机械设计竞赛项目均要求选手测绘零件或装配件,手绘草图,然后进行计算机绘图。
2.一体化师资力量薄弱
技工院校的教师要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技工院校教师队伍中缺乏的正是此类人才。许多学校为了参赛,临时突击培训教师和学生,或请外援进行培训。某些学校为了参赛获奖,把已经回老家就业的往届生召回,以学校教师的身份参加比赛。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学校的教师结构不合理,一体化教师力量薄弱。
3.学生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现在,虽然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在实训车间有一定课时的实习,但很多学校的“校企合作”不到位,学生企业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
4.参赛指导思想不正确
技能竞赛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但是有些参赛学校为了获得好的成绩,在学生一入学就进行强化训练,整个学业过程就在“备赛、竞赛”中度过。有些学生甚至参加了几届比赛。这些学生没时间参加其他课程的学习,不参加文体活动,班集体活动也甚少参与。这完全违背了技工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技能竞赛的初衷,对学校的教学并无促进作用,反而是穿着技能竞赛的新鞋走应试教育的老路。
二、探讨与实践
技能竞赛是技工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载体,也是重要的抓手。各技工院校应借技能大赛的东风,根据“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教育目的,发现、开发、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各技工院校要通过技能竞赛这一平台,探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不要为了奖项和名次而不顾学生的利益,舍本逐末。
1.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技工教育作为人力资源的供给侧,需要供给两个最重要的“产品”,一是提供合格的课程,二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
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各技工院校可以考虑以大赛要求作为课程规划的依据,创新课程设计,使用一体化教材,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只教会了学生如何存储知识,而不是应用知识。基于此,一个极具挑战性而又极富哲理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用应用知识的结构来开发课程。
例如,根据近年来广东省CAD机械设计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笔者学校整合机械制图、CAD绘图、机械设计等课程,开设零件的测绘与分析、机械创新设计等课程,加强实操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创新的能力。学校建立常规化、可持续发展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机制,把竞赛和日常教学结合起来。
连续几年,笔者学校都在六月开展了校园技能大赛(图1),旨在通过比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创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比赛中体验合作、体验创新、体验成功。
多年来,笔者学校师生选手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他们努力拼搏,共创佳绩。在2015、2016年广东省CAD机械设计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一、二、三等奖和团体二、三等奖(图2)。在2015年广东省“速昇杯”物流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三等奖。
2.师资力量培训和重新构建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职教师开展培训、集训、比赛等活动,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能力。
笔者学校多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第一,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定期安排教师学习深造。第二,定期组织名师、高级讲师、学成归来教师开设公开课,交流教学经验和学习体会。第三,每学期组织老教师开设示范课、新教师开设公开课,组织教师听课和评课。第四,鼓励教师申报教研课题,组织参加中国职协、广东省职协等专业协会的教研成果申报。学校也因教师教研成果显著,成为广东省唯一连续五年获“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的技工院校。第五,组织多项教师大赛,如教师基本功(普通话、粉笔字、教案设计)大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教师才艺竞赛,并从中选出优胜者,参加各级比赛,屡获殊荣。
师资力量重新构建可考虑吸收企业的工程师、工艺师经培训后上岗,也可接纳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或选拔本校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总之,各技工院校要合理构建教师队伍,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提高一体化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
3.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和校企合作
2015年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金牌得主杨金龙毕业于杭州技师学院。他学习特别刻苦,经常为了一个调漆或钣金问题,在寝室一想就是一天。因为成绩优秀,他被绍兴一家奥迪4S店挑中实习。他后来说,4S店里的实际操作跟学校不太一样,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对他帮助很大。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落户杭州技師学院,杨金龙报名参赛。之所以能获金牌,也与他学业优秀、一直从事本行业有关。
所以,各技工院校要重视学生校内实验、实训、实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尝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创设良好的条件,使学生了解工作过程,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磨炼意志品质。
4.赛前心理辅导,赛后总结提高
最初的技能竞赛,主要考查选手的操作技能。现在逐渐回归“人本”,重点关注选手全面发展的职业精神。所以对于技能大赛,从学校层面到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都要树立正确的竞赛观。
比赛前,学校应组织专业人士对参赛选手进行心理辅导,教育选手正确评价自己,合理调适心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比赛结束后,要及时组织选手分析、总结。对于学生选手,这一环节更为重要。通过赛前准备、赛中竞技、赛后总结,可以提高选手的技能水平、竞争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成为他们成长的宝贵财富。
三、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正如国家选派优秀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目的是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也是希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开发全体学生的潜能、培养全体学生的能力。“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是全社会的共识。遗憾的是,2015年全国高考的录取率接近75%,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而技能大赛的参赛率只有0.035%,使得技能大赛成为“精英”式的比赛。
所以,技工院校要正确看待大赛,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文化熏陶、情商培养和人格完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着力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即自主发展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技工教育唯有不忘初心,方能培育出大国工匠。
(作者单位:肇庆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