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霞
尽管这篇采访只是通过电子邮件完成,但过程却令人无比惊喜和感激。
采访提纲拟好之时,安德列斯·奥登萨默(Andreas Ottensamer)剛刚结束亚洲巡演回国,两日后恰好迎来自己的二十八岁生日。
次日,他在社交媒体上感谢大家的生日祝福,但同时又宣布,由于“健康原因”不得不取消后面几场的演出。
这不禁让人的心凉了半截,在为他的健康担忧的同时,我更担心采访回复会遥遥无期。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短短两日之后,我便收到了奥登萨默的回复。
如此高效、敬业,着实令人钦佩!
当我跟一位乐友提及近期将有幸采访当今单簧管演奏家安德列斯·奥登萨默时,对方立即激动地发来“哇,男神!”“绝对的偶像实力派顶级帅哥!”之类的话语,屏幕的另一端似乎已是抑制不住的花痴模样。如今,人们称赞所谓“偶像实力派”时都会说一句“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人家偏偏要靠才华”。不过,对于安德列斯·奥登萨默这个案例来说,这样评价显然太过表面和肤浅。尽管他的相貌和身高足以成为助其当模特或明星的资本,但你只需翻看一下安德列斯的简历,就会感叹这是一个“神童”的范本:
安德列斯的父亲是单簧管演奏家,母亲是大提琴家;他四岁学习钢琴,十岁学习大提琴,十四岁选择了单簧管;二十二岁坐上柏林爱乐乐团单簧管首席之座;两年之后签约DG“大黄牌”唱片,并成为首位签约DG的单簧管演奏家……安德列斯的成功,来自他的天赋异禀和得天独厚的音乐成长环境。无需诸如外表这样的因素相助,他的大放异彩也是命中注定。
“冒险家”的选择
2017年4月2日,安德列斯·奥登萨默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演出为他此番东方之旅画上句号。仔细留意一下安德列斯此轮巡演的曲目,就会被他的“冒险精神”所折服:九天的行程,四座城市,四部协奏曲,真是“艺高人胆大”:在台湾的嘉义和台中,他在两天内分别演奏了约翰-施塔米茨(Johann Stamitz)和卡尔-施塔米茨(Karl Stamitz)的作品,在广州选择了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在上海则是韦伯的《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这也是他第一次全程都与本地乐团合作的巡演,“这个过程无比兴奋,每一套曲目都与众不同,我非常高兴能接受这么多新的挑战”。无怪乎两年前接受本刊采访时,他笑称自己是个“冒险家”。
1989年4月出生的安德列斯,带着典型的白羊座特点——热情、乐观,热衷运动,喜欢挑战。这从他此次巡演的曲目安排中就可见一斑。而查看他发行的首张唱片曲目,亦会发现他是个喜欢打破常规的年轻人。一般来说,很多独奏家在首次亮相于唱片界时,都更倾向于选择大众、经典、有代表性的作品。按照常理,安德列斯的首场专辑,应该选择莫扎特、韦伯这样经典的单簧管协奏曲,或是录制一些炫技性/通俗的小品之类。然而,安德列斯的首张专辑《单簧管素描》(Portraits:The Clarinet Album)却选择了科普兰、奇玛罗萨(cimarosa)和施波尔(spohr)的作品。在不少音乐家和唱片公司都主动迎合市场偏好的潮流下,安德列斯的这种选择很“大胆”。对此,他解释说:“这些作品都是与我的音乐教育背景和经历密切相关的。科普兰和斯波尔的单簧管协奏曲为我打开了巨大的音乐视野'也引导我去掌握和超越更多的技巧挑战。由于我幼年先学习的是钢琴和大提琴,因此就选择了诸如格什温前奏曲、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等这些原本为钢琴而作的作品。”
重返里程碑式的“新时代”
2017年2月,安德列斯发行了第三张个人专辑《新时代》(New Era)。这一次,他仍然避开了大众化的曲目,挑选了十八世纪曼海姆乐派的施塔米茨父子、古典主义时期的莫扎特和早期浪漫主义的丹齐的单簧管作品。这是他别具匠心之举——对于单簧管来说,以施塔米茨父子为代表的曼海姆乐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德国城市曼海姆,在十九世纪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辆两轮自行车和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在二十世纪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架火箭式飞机。在音乐领域,曼海姆这座城市的贡献也极其重要。十八世纪中叶有一群聚集在曼海姆的宫廷音乐家,他们的演奏令管弦乐队更加富有色彩和表现力,其流动性强、对力度变化的掌控充满了戏剧化的效果;这一时期的乐队编制已趋于完整,为今日管弦乐团的雏形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曼海姆乐派首度将单簧管引入乐团,才令莫扎特平生第一次听到单簧管曼妙的音色,催生出了他传世经典的单簧管协奏曲。
安德列斯认为,韦伯和莫扎特这样的作曲家对单簧管固然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他们吸引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如果以贡献来说,施塔米茨和那个时代的音乐家为单簧管的发展和曲目的丰富贡献了巨大的宝藏。有人评价道,施塔米茨父子的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之前最出色的此类作品。曼海姆乐派时期对于单簧管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时代,“但是我们通常很少能与它密切‘交流。探寻出那个时期关于风格的种种细节和音乐的结构,并且尝试尽可能走近他们的精神,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充满无穷的吸引力”。安德列斯如是说。
为了尽可能“回归”到那个里程碑式的“新时代”,安德列斯还担任起此张专辑的乐队指挥——对单簧管艺术抱以敬畏之心的安德列斯,希望以此与那个时代产生精神交流。“因为曼海姆乐派的音乐家都是多面手,他们是集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于一身的人。如果我能够恰当地完成演奏和指挥的工作,那么便是演绎曼海姆时代作品最直接、最自然的方式!”当然,身兼演奏和指挥是相当大的挑战。不过,该唱片的特邀艺术家、双簧管演奏家阿尔布莱赫特·梅耶对安德列斯的指挥“首秀”给予了充分肯定:看得出乐团被训练得很出色,能驾驭不同风格,而且对古典主义风格也掌握得很细致。“你成为了一位非常棒的指挥!”梅耶曾在一次采访中称赞他说,安德列斯立即冲着镜头调皮地问道:“这句话录下来了吗?!”
让单簧管唱起歌的人
对于安德列斯来说,约翰施塔米茨意义重大,因为他不仅是曼海姆乐派之父,也是第一位为单簧管创作协奏曲的人。“在学生时代,我覺得他的作品从技巧上来说非常简单,但认真研究后会发现,里面有很多重要的、令人兴奋的细节。”施塔米茨的作品风格迷人,这恰恰呈现出前古典主义时期到以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发展的趋向。“在施塔米茨创作的作品中,乐队部分充满能量与活力,你必须能够迅速从强到弱,呈现出巨大的变化效果,这正是曼海姆乐派的典型特征之一。”
约翰-施塔米茨有两个儿子,其中卡尔-施塔米茨为单簧管创作了十一部协奏曲。在《新时代》这张专辑中,安德列斯就选择了一部。虽然它不是那么知名,但和其他老作品一样令人兴奋,也许更甚,而且技巧性很强。“与那个时期的其他作曲家相比,施塔米茨家族所做的,并不是过多地炫耀技巧层面,而是注重单簧管的旋律线条,慢速的乐章会令人情不自禁地跟着歌唱,演奏起来非常美妙。”
这张专辑的另一个主角,是跨越晚期古典主义和早期浪漫主义的弗朗茨·丹齐(Franz Danzi),他十分了懈木管乐器的技巧和可能性,懂得如何为木管乐器量身打造作品。专辑中有了两首丹齐的作品,其中—首是原本写给单簧管和巴松的《二重协奏曲》。安德列斯邀请到他的同事、柏林爱乐乐团的双簧管首席阿尔布莱赫特·梅耶跨刀助阵,用英国管代替了巴松。两位独奏家对于作品的评价不谋而合:“丹齐的作品极具歌剧的风采,旋律美妙,无比细腻,英国管和单簧管紧密地互动,二重奏就像是一段歌剧咏叹调,异常美娩”
专辑中,也的确有歌剧咏叹调,那是丹齐改编自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的咏叹调“让我们手牵手吧幻想曲”和斯蒂芬-康茨(Stephan Konez)改编自《唐璜》中的咏叹调“鞭打我吧”,同时还有莫扎特的早期歌剧《彭特王米特里达特》(Mitridate)中咏叹调的改编版。安德列斯甚至还使用了单簧管的“近亲”巴塞管(Basset Horn),其温暖醇厚的音色和帕胡德明亮灵动的长笛相映成趣,如同女低音和女高音的二重唱,是展现这两种木管乐器歌唱性的绝佳诠释。
男神×3
浏览安德列斯的新唱片《新时代》,即便你对作品不甚熟悉,但只消看一眼演奏阵容,就绝对有买下它的欲望了——除了安德列斯之外,还有双簧管演奏家阿尔布莱赫特·梅耶和长笛演奏家伊曼纽帕胡德加盟。他们三人不仅分别担任柏林爱乐乐团的单簧管、双簧管和长笛首席,而且每个人都是该乐器学习者和爱乐者心中的“男神”。更何况这还是三位的首次联袂录音,其含金量可想而知!梅耶与帕胡德大有力捧晚辈、甘当绿叶之慷慨。对于这次合作,安德列斯无比珍惜:“在乐团中,帕胡德与梅耶一直都是我重要的前辈和引导者。这次合作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能和这样两位无与伦比的音乐家伙伴合作,也是实现了一个夙愿。”
有乐团同事兼业界前辈惯隋助阵,安德列斯可谓“近水楼台”的幸运儿;更令旁人艳羡的是,他还有得天独厚的家庭成员来保驾护航——安德列斯的父亲恩斯特·奥登萨默(Ernst Ottensamer)、哥哥丹尼尔·奥登萨默(Daniel Ottensamer)都是单簧管演奏家,先后担任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单簧管首席。在当今乐坛,像他们父子三人那样演奏同一件乐器,并全部身居顶级名团的情况,实乃凤毛麟角。2005年,他们还组建了“The Clarinotts”三重奏,致力于探索单簧管家族的多样性,拓展其表演曲目。“我们三人在合作中的角色相近。大部分情况下'我父亲演奏低声部,我和哥哥演奏高声部,不过也会时不时地互换一下声部。”
父子三人的三重奏迄今发行过两张专辑,最近的一张《The Clainotts》都是为单簧管改编的经典作品,跨越古典与流行,尤其是两首改编自《女人心》《弄臣》的歌剧音乐,展现了单簧管迷人的歌唱性,还有受电影启发的现代新作,每一首都值得反复聆听。幼年时,兄弟俩常随父亲泡在歌剧院中的经历,使得他们今日演奏歌剧音乐可以“信手拈来”。“在我们的曲库中,凡与‘舞台相关的内容,比如歌剧、舞剧和电影等等,总是‘最精彩的,用我们的乐器来讲故事,其乐无穷。”
除了日常演出、录制唱片、举行大师班以外,安德列斯更是在五年前担任起瑞士布尔根施托克音乐节(Burgenstock Music Festival)的艺术总监之一。他渴望在这个远离现实喧嚣的世外桃源中,通过音乐节将友人、家人、音乐和艺术融于一体。“我们非常荣幸能邀请到诸多音乐家朋友,希望每一年都能够将出色的室内乐作品汇聚一堂。”音乐节的嘉宾包括希腊小提琴家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 s)、挪威小提琴家薇尔德·弗朗(Vilde Frang)、德国大提琴家马克西米兰·霍农(Maximilian Hornung)等,当然也少不了他的同事老友长笛演奏家帕胡德、双簧管演奏家梅耶……
这位刚满二十八岁的小伙儿,已经在柏林爱乐乐团当了六年的单簧管首席,发行了三张专辑。一路走来,家庭与同行前辈的相助令其如虎添翼。如今,安德列斯积极发挥着自己的正能量,将艺术传递给他人。他用自己的勤奋和积极,向人们展示着他集艺术表演者、教育者和引领者于一身的三重新角色。不知这位乐于挑战的白羊座单簧管男神,下一步为我们准备了怎样的新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Q&A
Q:很多人不敢回听自己的录音,你会重听自己的唱片么?
A:在唱片发行之前,我会对录音进行长时间的仔细聆听、评判和检查,这样发行之后再回听,就不会那么“鸭梨山大”了。
Q:在与父亲和哥哥的合作中,三人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吗?
A:跟家人共同演奏当然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为你非常了解你的伙伴。不过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连排练都进行不下去啦……我们一旦争执起来就顾不上什么礼貌了,必然是直言不讳、一针见血!
Q:如果有机会与一位过去的历史人物/音乐家会面,你希望是谁?
A:太多了。我可能会选勃拉姆斯,因为他是我最爱的作曲家。我很想问问他关于单簧管的各种想法……
(注:安德列斯·奥登萨默的第二张唱片为《勃拉姆斯:匈牙利情结》,里面收录了勃拉姆斯《B小调单簧管协奏曲》和多首匈牙利舞曲的改编之作。)
Q:你新的计划是什么?
A:计划很多!最近的活动就是十分荣幸能够和我的乐团一起演奏,而且是杨松斯来指挥哦。我也非常期待在2018-2019年度再和乐团到访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