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杰
2017年2月18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一场音乐会,引起了我的兴趣。兴趣点在哪里呢?曲目。常听音乐会的观众都知道,现在音乐会的曲目,大都是古典至浪漫派的常规作品,偶尔有一首当代音乐,也往往是十分钟之内的点缀而已。而上交这场音乐会的曲目可以说是全场“焕然一新”:上半场是本场音乐会的指挥克里斯蒂安·雅尔维特意献给上海的新作《上海奇梦》,法国作曲家雅克·伊贝尔的长笛协奏曲,下半场是爱沙尼亚当代作曲家彼得·韦希的《凯达拉秘境》。
这三首曲目中,《上海奇梦》理所当然是首演,伊贝尔的长笛协奏曲虽然创作于1933年,1934年首演于法国巴黎,但长期以来较少在欧美舞台上演,上海更是鲜见——很有可能是正规音乐会的首演。韦希的《凯达拉秘境》在西方首演于2015年10月(刚出版了DVD),仅一年多后就出现在了上海舞台。如此新颖而具国际视野的曲目,在上海的音乐会上实不多见。
克里斯蒂安·雅尔维出生于音乐世家,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是著名指挥家,都来过上海,并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过。除了常规曲目,雅尔维更擅长演绎当代音乐,路透社曾赞誉他是“古典音乐舞台上最聪慧、最富有创新精神的节目编排者之一”。《苏格兰先驱报》评价他“以独一无二的方法和风格,策划并指挥了诸多原创并融合多元风格的项目和音乐节”。我观赏过他在上海指挥的音乐会以及唱片和影碟,这样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也许是长期指挥当代音乐的“耳濡目染”,此番雅尔维的新作《上海奇梦》也是融合了东西方的音乐元素,以五声音阶的旋律开始,乐曲在进行中逐渐增加活力节奏,万花筒般的音型和渐强渐弱的循环律动,分明让人感受到美国当代“简约音乐”的影子。最后五声音阶的旋律宏伟再现,引向辉煌的终曲。雅尔维说,写此曲是“反映了我从这座城市中感受到的神秘和奇妙,古老、新潮、国际化而又是中国化的,有着无数色彩、形象和气味,更充满生机勃勃的创造性”。听完全曲,我感同身受。写上海的原创新曲,这些年来我听过一些,我认为雅尔维的这首更具国际范儿,更易流行,建议此曲能否成为“上海市音”的候选曲目,在有关典庆场合演奏或播放。
伊贝尔的长笛协奏曲被称为“世界十大长笛协奏曲”之一,但也许因为长笛不像钢琴、小提琴那般是乐器的主力军,故而难得有演出机会。担任独奏的是上海交响乐团长笛声部首席胡喆,平时他隐坐在乐队中,难以显山露水,此番突前,神情老道而胸有成竹,扎实的技巧在第一乐章高难度快速段落中充分显露。第二乐章抒情优美,可惜在乐章后段长笛与乐队首席的对话独奏中,胡喆与首席的交融度不够,有些“各自为战”的感觉。第三乐章无论是独奏还是乐队,已完全进入状态,长笛快、慢、快的音韵掌控尤其出色,充满戏剧张力。伊贝尔的这首长笛协奏曲果然名不虚传,让我感觉相见恨晚。
下半场是本场音乐会的重头戏《凯达拉秘境》,演出近一个小时。生于1955年的彼得·韦希写过大量作品,风格包罗万象,善于运用外国乐器和电子设备,作品前卫而具可昕性。作曲家在2012年和2013年游歷了二十七个非洲国家,由此产生了创作《凯达拉秘境》的乐思。此曲的形式颇为独特,为一位旁白、三位独唱者、一个男生合唱团、一个女生合唱团以及交响乐团而作,共分七章。剧中的旁白用爱沙尼亚语叙述故事,演唱部分的歌词使用非洲的富拉尼语。三位主人公邓布鲁、哈马迪和韩图铎分别由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演唱。
《凯达拉秘境》的故事起源于非洲史诗般的传说,讲述了一个有关启蒙仪式和圣化的故事。邓布鲁、哈马迪和韩图铎三个伙伴启程前往凯达拉秘境,途中经过种种试探和磨难。三人中一个贪图王位,一个贪图金钱,但都不得善终,唯有既不图名也不图利的哈马迪最终既得到了王位,又收获了金钱,“被喜悦、知识和智慧所充满”。剧中的凯达拉其实不是一个确切的地名,它更像是一种人生追求的神境,寓意为:一个凡人要寻找或进入神境,必须先净化自己的心灵,否则非但进不了天堂,反而要坠入地狱。这个寓意虽然不是很新,但在当下仍然具有警示意义。
《凯达拉秘境》全曲气势宏伟而又不乏溪水潺潺,富拉尼人的民间曲调与非洲鼓声融合当代音乐语汇,古朴而有新潮,甚至不乏爵士和摇滚的音韵节奏。三位男声犹如戏中的三个角色,寥寥数语即形象鲜明。合唱团的表现也值得称赞,在此特别要表扬上海歌剧院的女声合唱团,她们无论是在与爱沙尼亚国家男声合唱团的配合,还是在自己声部的演唱上,均表现出色,显示了过硬的职业素质。上海交响乐团应该也是第一次演奏本场音乐会的所有曲目,但基本不显生疏,展示出本土一流乐团的功底和较强的可塑性。
一场音乐会有如此多的超乎平常的丰收,除了表演者以外,新颖的曲目是重要因素。放眼世界乐坛,与时俱进的音乐会曲目更新已成为演出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广大观众日益迫切的需求。我们要为领风气之先的上海交响乐团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