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仿佛一夜之间,《中国诗词大会》俨然成了一档全民节目,相关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关于诗词的讨论,迅速成为关注焦点,比赛热度也是一直居高不下,似乎在这个春节里,祖国大地掀起了一股“诗词风”。
2月7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了帷幕。16岁少女武亦姝杀出了与神级对手PK的重围,在首轮拿下317分的高分后脱颖而出。紧接着她又在“飞花令”里滴水不漏,在大学语文老师王子龙手中拿下一城。而抢答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她反应灵敏,率先拿下五分,完胜强敌彭敏,取得了最后的冠军。
关于此次《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有人认为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唤醒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很多人“速成”为诗词发烧友。也有观众持悲观态度,认为这次大会确实引起了一股“诗潮”,但热闹过了,也就散了,毕竟古典诗词仍是小众,愿意花时间去持续学习的人太少。
“诗词热”是时代的声音
这个春节,电视基本上被《中国诗词大会》“霸屏”了。这档节目,真正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因为这档节目,大家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增进了感情,这个春节很有可能因此而融入家庭成长记忆。乍看起来,这档节目的走红,很有些出人意料。众所周知,春节期间从来都不缺综艺节目。在传统观念里,观众喜欢的综艺节目类型,不外乎“一笑二闹三跳四唱”——这也是当前市场供给的主要形式。而《中国诗词大会》,听起来似乎有些曲高和寡,应该“叫好不叫座”才是,可事实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任何一种流行现象的背后,都对应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心理,“诗词热”的流行也是如此。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其实,远远不止是《中国诗词大会》,这些年来还曾走红过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等等,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众并非一味喜欢流行的东西,依然有着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诗词热”是时代的声音,说明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有着自己的受众。其关键就在于有没有人去做传播工作,能不能創新传播形式,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对于传播机构来说,通过创新的手段,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何乐而不为?
国人与诗词之间尚存隔膜
诚然,不可否认《中国诗词大会》是时代进步、技术和观念发展的产物,为更多人从不同层面、角度分享诗词所带来的愉悦,提供了更方便的选择,也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多样化提供了又一个崭新的品种。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中国诗词大会》也有些微瑕疵,例如,两届大会在很大程度上都“浓缩”为“诗词背诵大会”;一些选手,甚至是胜出选手在“填空”时连“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都不懂,在只能填平声字的地方填了仄声字,这显示出的正是我们与诗词的隔阂之处。
诗词大会之所以深受欢迎,一则,在于通过媒体的放大效应,人们重新发现了蕴含在古诗词中的语言之美。近些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诟病当下语言存在粗鄙化倾向,古诗词凝练、生动,或意象丰富或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让人们惊讶地发现了汉语典雅、含蓄之美。二则,人们也重新发现了蕴含于古诗词中丰富的意境与情感表达。诚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所言,古人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诗作,依然能够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生命。
所以,诗词大会,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场大会,看完热闹也就散了。事实上,比起背诵,日常的吟唱、体悟似乎更加重要。退一步讲,实在没时间,哪怕偶尔翻翻,体悟一下古诗词之美,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