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奇志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促进各国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构建新型国家关系,促进国家之间、民众之间的相互欣赏和相互认同的重大举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原局长周明伟在两会上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他今年的提案针对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机遇,进一步提升出版“走出去”水平,充分发挥出版产品在“民心相通”中的作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周明伟委员认为,出版产品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为我国出版“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与“一带一路”的需求相比,目前我国出版业的准备仍不够充分。为提升出版“走出去”水平,需要在加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培养高端翻译人才上下功夫,尽快推出一批以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国情为主题的系列出版产品。
“一带一路”为出版“走出去”提供了很大空间
对外传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出版“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您认为当下出版“走出去”面临哪些机遇?
周明伟:“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响应。相关研究表明,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有了初步了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2016年开展的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显示,G20国家民众听说过“一带一路”的比例为15%。而在4个中东欧国家(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开展的調查表明,有32%的受访者听说过“一带一路”倡议。但从中外主要媒体的报道情况看,我们还面临着“上热下冷”“国内热国外冷”的舆论环境。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误解依然较多,在“一带一路”的意图等问题上还有很多杂音、噪音,质疑和批评也时有出现。
另外,“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加之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是非通用语,我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缺少文献翻译、经典著作翻译的交流,各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十分有限。与此同时,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了解也不够全面深入,这影响了对“一带一路”国家传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出版业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出版产品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为此,出版业亟需推出优质的出版产品,以增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相互理解。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的对外出版工作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
对外传播:据了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出版界积极制定出版战略,利用国际书展等平台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有关出版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在您看来,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周明伟:这几年,有关“一带一路”的出版工作的确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以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情况为选题的权威出版物、以沿线国家语言文字等小语种出版的介绍中国国情的产品,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少的。现有的一些,也还存在所提供的信息较为陈旧等问题。因此,如何组织好上述选题的出版仍存在着巨大的努力空间。
除传统纸质出版物外,多媒体出版以及电子书等新技术的出版也很有限。我们同样迫切需要为互联网时代的读者提供能够满足他们形象化、交互式阅读体验需求的、以介绍这些国家相关信息为主的数字产品。在这种状况下,国家应当运用市场机制的活力,配置出版资源,同时还要借助政府的宏观指导,由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引导、支持和推动这方面的出版和平台的建设。
对外传播:中国外文局作为外文出版发行机构,其下属的10家出版社每年以近20种文字出版约3000种图书,发行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请您谈谈外文局在“一带一路”出版工作中的优势。
周明伟:中国外文局拥有悠久的对外出版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外文出版社为例,该社成立60多年来,用43种文字翻译出版了3万余种图书。一批经典出版物进入欧美市场并成为相关领域的代表性作品,是西方了解中国的首选读物。外文局长期从事各类外文版图书的编译出版,读者对象以外国读者为主,对国内外图书市场的需求有一定了解,在出版更适合国外需求的图书以及图书推广方面具有一些先天的优势。近年来,外文局先后组织出版了多语种版“筑梦‘一带一路系列小折页”和《一带一路:中国崛起后给世界带来什么?》等书籍。外文局所属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目前正在组织专家编写和翻译《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中外对照多语种系列图书,预计在今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推出。
以专题研究和人才培养助力出版“走出去”
对外传播: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改进和加强“一带一路”出版工作?
周明伟:当前我国有关“一带一路”的对外出版仍处于起步阶段,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沿线国家的出版工作:
第一,“一带一路”出版面临的困境反映出相关研究乏力。据初步统计,近三年来,国内主要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100多个“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或研究院,但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高水平成果欠缺等问题。可在国家层面建立专门的“一带一路”研究院,重点做好基础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就对外出版而言,则需要对沿线国家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国情,对有关出版市场的实际情况等进行周密调研,以便制定不同的运营策略。另外,鉴于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还很不够,尤其是缺少一手数据的支撑,可以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持续开展民意调查,研究对象国受众及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以科学的民调数据校正出版工作。
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出版产品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小语种人才的短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语言复杂多样。据初步统计,沿线60多个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约有60种。有14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5个国家使用俄语,其余国家多为非通用语,即小语种。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翻译机构都希望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来推动小语种的发展,这是非常正面和积极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各自为政、一哄而上、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的状况,大家竞相争夺生源、师资力量等,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利用。因此,建议依据大数据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发挥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等机构的重要作用,由国家统筹考虑排出优先顺序,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重要语种翻译人才。
第三,对于出版单位而言,尤其是像中国外文局这样的大型的专业对外出版机构,要高度重视相关选题的策划,多推出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国情、法律体系、宗教风俗、经贸政策等信息的系列出版产品。同时,更要推出向丝路国家介绍中国国情的小语种文版出版产品,加强与沿线国家权威出版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在目前翻译人才短缺、培养周期较长的情况下,中外合作出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应该是解决相关出版产品、特别是小语种文版奇缺的重要路径。上述出版产品,将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相关国家的了解,为加强同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提供帮助。此外,打造一两个新媒体平台,用于推广和普及我们的出版产品,也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