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雨
【摘要】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教师要经常思考的问题。而作为学生也要经常思考如何不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自主学习,而不是依赖老师依赖课堂,老师们常说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只是通过留作业达到学习目的。对于学生来说不但要配合老师的各种教学方案,更要自己掌握学习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学习方法
一、看清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文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一般來说,语文的学习就是对汉语的文字、文章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已经形成了正规的学校,直到后来的“太学”“书院”“私塾”等,都是对学校的称呼。而古代人们在学校里学习的主要课程也就是发展到后来的语文课。时至今日,学习者在语文课上仅仅对于汉字,文章等知识的学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在2001年开始实行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第一次将“综合性学习”列入到了语文课程当中,新课标的颁布意味着学习者在对语文的学习中,不仅仅要学习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语文新课标中提到,“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就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学习者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让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获得与自身年龄相符的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还要在语文的学习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并找到能够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
二、要专心听讲。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中招考试语文卷题型变化虽快,但每个知识点在课本上都能找到相应的篇目。所以,上课既要专心致志地听,做到眼、耳、嘴、手、脑等器官综合运用,又要做好课堂笔记,文中重点段落、优美的语句要勾画出来,老师帮助概括归纳的东西也要记在本上,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意图,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故事情节,总结写作特点,领会文章寓义等。
三、要广泛阅读。
语文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宽积累知识。扩大阅读范围,就是既要读一些文学名著,又要读一些报刊杂志上的优美文章,做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探索。此外,要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如圈点批注,摘录卡品,朗读、默读、精度或泛读等。苏活说开卷有益,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逐步提高语文水平,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要全面积累。语文学习关键在平时的积累。专心听讲、记好笔记是积累;课外广泛阅读、摘录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是积累;茶余饭后翻翻报刊、查阅字典是积累;闲聊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耳闻是积累;网上漫游、春联婚联、街头标语口号、电视广告等目睹的也是积累。可见,试试留心皆学问,的确如此。
四、要坚持写作。
虽然每天学习负担重、作业多,但仍要坚持练笔。若平时写得少,或长期不写,到考试时就有挤牙膏似的苦涩感。所以,要坚持写作,日记、散文、随感都可以写,写后再修改。另外,写文章要养成事先列提纲的习惯,列提刚的过程就是选材和归纳构思的过程。提纲,也就是文章的“蓝图”。即开头如何切入,中间那些详写、那些略写、怎样结尾等,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提纲完善文章。
五、语文学习的五大原则
1.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如每天认真地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每学期读几本名著等。
2.熟读精思。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3.自求自得。端正读书的态度,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知识,做到读写结合。
4.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缺一不可,又要有机结合。
5.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应注意观察日常生活,在生活中领悟语文,把语文学习带出课堂。
六、各种学习方法
1.定向法。就是有目的的学习方法。
在信息丰富的现代社会里,学习应该有高度的选择性、针对性、时效性。读书要有一定的目的,目标明确,注意就有了重心,辨识就有了头绪。泛泛读书,什么都注意,意谓着什么都不注意,就不可能有意识地去“咬嚼”、“钻研”。
2.序列法。就是安排一系列的自学程序,让自己定向发展。学习一篇文章可这样安排:读─→查─→思─→批─→练 这几个步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有作用。
3.辨体法。就是根据不同文体,相应变通学法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社会功能,有的侧重于叙事而使人知晓,有的侧重于解说而使人明白,有的侧重于议论而使人信服,有的侧重于抒情而使人怡情益性。懂得了这些,可采用相应的阅读步骤和方法。
4.四到法。读书有“四到”:心到、眼到、口到和手到。所谓“心到”,即思想要集中;“眼到”是指凝神细看;“口到”是指要有“念功”,只有多读,才能把书装到心里;“手到”是指勤于动笔,多写多练,才能加深印象,即所谓“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四到”之中,尤以“心到”为最。
5.评点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评点法包括“评”和“点”,就是在文章值得品味的地方圈点勾画,经过一番探究、揣摩,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种方法,可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审美欣赏的能力。
6.钩玄法。 一般地说,提要钩玄的方法是:第一步,摸轮廓,即整体观照,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第二步,理层次,即分析层次,概括段意,在此基础上,弄清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步,明中心,即集中段意,归纳中心。
结束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种目标的协同达成,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等全方位的素养,使学习者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 顾之川《中小学经典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 郭思乐《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导引》[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