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中引发儿童观察兴趣的研究

2017-05-04 10:48蔡荔
成才之路 2017年12期
关键词:层次创造力幼儿

蔡荔

摘 要:幼儿认识世界与增长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观察,通过观察能够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他们今后的智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观察的过程当中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学习良好的心理品质等。幼儿通过不断观察,会有很多新奇的发现,能够衡量出智力发展水平。

关键词:幼儿;觀察;层次;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47-01

幼儿期是观察力初步形成的时期,观察是幼儿认识大千世界最主要的方式。幼儿观察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幼儿园不仅应该是一个空气清新、幽雅整洁、充满生机的供幼儿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场所,而且还应该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基地。因此,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方面进行了尝试,选择自然环境为观察点:一是对植物的关注,观察、记录春天校园的花卉;二是对气候特征的关注,观察、记录天气的变化。

一、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来培养幼儿的观察

兴趣是推动观察的动力,有了动力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观察事物,继而养成习惯。如在记录天气的变化时,教师采用幼儿的询问口吻“春天的雨天多吗”,并选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棋的形式,将记录册制成了棋谱的形状,用涂色代替棋子的移动。当教师将这种记录方式呈现在幼儿的面前时,幼儿立刻对这一形式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但是要使用它,幼儿必须要了解天气的状况才行。这样,幼儿为了尝试新玩法,在不知不觉中关心起了天气的变化。而在对植物的观察方面,教师选择了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大花园作为观察的地点,花的鲜艳美丽无疑是幼儿感兴趣的,从这点出发,于是“春天的日记”就诞生了。

二、从老师的引导入手来指导幼儿去观察

幼儿的观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发展,其观察的目的性已逐渐由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由于幼儿对事物认识的深浅与自身的知识水平有关,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知识水平提出观察的要求,以便幼儿能够抓住观察事物的本质,做到有效地、有目的地观察。如“春天的日记”中,教师就指定幼儿观察校园内花卉开放、变化的情况,使得他们的观察目的、范围都很明确。看什么——看花,在哪里看——幼儿园里。对于天气记录,教师只抓住两个最明显的特征:雨天和晴天,让幼儿将每天的情况用红颜色和紫颜色来分别记录。

三、从有效的方法入手来帮助幼儿去观察

幼儿年龄小,缺乏知识和经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挑选一些比较适合他们的方法。在天气记录中,教师采用了长期系统性观察,选择了昆山进入春天的3月11日~4月30日这段时间作为观察的时间段;在花卉记录中,教师则采用了室外观察,每周两次让幼儿在幼儿园的花园里寻找一番,并让他们将发现的情况(花开了、花谢了等)记录下来。

四、从语言的交流入手丰富幼儿的观察层次

观察和语言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观察的效果。当幼儿记录天气有新变化时,教师就及时地组织幼儿一起交流、讨论,让他们都来体验这个观察的结果。一天,教师发现有一名幼儿在记录天气时,留下了一块空白的地方。教师就问:“为什么这里不涂颜色?”这名学生对教师说:“上午多云,不可以用红色和紫色了。”教师感到幼儿们的观察程度更进一步,而且他们对记录的方法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教师就这个问题在全班进行了交流,使大家对这种做法有一个共识。在这之后,天气记录册上的变化多了起来。

五、效果

(1)幼儿对观察物的兴趣明显提高。在观察活动的过程中,时不时会有幼儿跑来告诉教师:“我带来的是长寿花。”“我带来的是蒲包花。”“月季花开了。”“紫荆长叶子了。”“我家里的玫瑰花开了。”等。而在记录天气情况的那段时间里,幼儿们每天都要谈论天气,时不时跑到教室外或从教室的窗口往外看,然后为谁记录而争抢一番,争不到的幼儿明天肯定会来得非常早。

(2)观察的程度由浅入深、由粗到细。在观察花卉时,幼儿们从谈论看到哪些花开了到花苞、花蕾,继而交流起哪些是先开花再长叶的,哪些是先长叶后开花的。而在记录天气情况的时候,幼儿们从开始的用红色代表晴天、紫色代表雨天,到后来用空白表示多云,用蓝色表示阴天,还用一格多色表示观察到的一天中天气的变化,不但丰富了天气的内容,还发明了自己的记录方法。

(3)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也有所提高。幼儿们通过观察,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的敏感性增强了。同时,幼儿们也会关注周围人和环境的细微的变化。如游戏中物品的添加,幼儿们会提出疑问和自己的猜想;发现树底下有一大片白白的东西,幼儿们会和老师讨论,从而得到答案。

六、结束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第三部分(内容和要求)和《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中都提到了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教师只有从引发幼儿的观察兴趣着手,逐步深入,才能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浣敬,等.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徐秀美.大班幼儿持续观察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09).

猜你喜欢
层次创造力幼儿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数学作业多元评价促学生发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