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发展推动产业发展:一个地级市的人才政策考察

2017-05-04 10:01蔡榆芳
中国市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人才管理

蔡榆芳

[摘 要]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机制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的任务是推动发展规划,凸显人才战略资源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对类似曲靖等地级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文章在考察了一个地级市人才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发展推动产业发展的主题和路径。

[关键词]人才管理;人才机制;人才发展;云南省曲靖市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214

截至2016年6月,曲靖市(不含驻曲中央、省属企业)专业技术人才9.72万人,其中: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比例为15∶45∶40;中、青年占92.67%,成为中坚力量;本科以上学历占77%。曲靖市技能人才27.77万人。其中,高级技能人才5.39万人,占流动者比例的20.37%。数据来源: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草案(论证稿),2016年6月。这支队伍是决定曲靖经济社会发展命运最直接的队伍。与之相对应的是,曲靖市GDP为1630.3亿元,人均GDP为27044元数据来源:国务院《2015年各省级、地市经济财政真实状况全景图》。云南省有三个地级市2015年GDP总量超过1000亿元,分别为昆明市(3970亿元)、曲靖市(1630.3亿元)和玉溪市(1245.7亿元)。全省GDP增速:曲靖市(7.4%)和昆明市(6.9%)低于7.5%。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后三位为丽江市(3.7%)、曲靖市(2.1%)、临沧市(2.1%)。,总量居前,但是增速靠后。曲靖市人才引领发展、人才提升“加速度”、人才凸显“竞争力”的任务非常沉重。据调查,曲靖市在全省州市人才发展排行榜中位居第三,在昆明、玉溪之后。全市人才总量仅占总人口的5.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 曲靖市人才发展推动产业发展的演进阶段

1.1 曲靖市人才发展的1.0阶段(“十一五”阶段)数据来源:《曲靖市“十一五”人才资源规划》,曲靖市委组织部,2001年。

建设“一个高地、三个中心”。“一个高地”,指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城市要求相适应的行业人才高地,在卷烟、能源、化工、矿冶、机械汽车、生物资源6个重点产业,聚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三个中心”,指把曲靖市建成滇东甚至更大范围城市群的区域性人才聚集中心、人才创业发展中心、人才信息中心。人才聚集中心,就是要建设灵活的人才机制和优良的人才环境,最大限度吸纳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做到人才资源数量充足。建设人才创业发展中心,就是要建设完善的人才创业体系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创业发展平台,做到人才资源使用效果好。建设人才信息中心,就是要建设完善的人才市场和健全的人才信息网络,做到人才市场化、信息化程度高。

1.2 曲靖市人才发展的2.0阶段(“十二五”阶段)数据来源:《曲靖市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曲靖市委组织部,2005年;《曲靖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曲靖市委组织部,2010年。

根据建成现代化工业强市和珠江源大城市的战略定位,要求曲靖人才发展与曲靖经济社会发展匹配,人才机制与事业发展协调,人才环境与队伍发展同步,凸显在滇中城市经济区的人才优势,跨入省级城市人才发展前列。具体表现为:总量增长、结构合理、素质提升、竞争比较优势增强、使用效能提高。

实施“五大工程”,建设滇东人才高地;实施“十项优惠政策”,引进急需、关键的人才;深化“五项改革”,创新人才评价、选用、激励、流动机制,将人才工作纳入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到2007年,使人才总量大幅度提高,人才结构明显改善,人才在地区、产业、所有制间的布局更加合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2O12年,人才流动和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初步形成,人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才价值得到较好的体现,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2013年年底,曲靖市人才资源总量为356038人,其中党政领导人才2261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40328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57997人,高技能人才达到43531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91090人,社会工作人才达到931人。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7.95%,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数4.32人,人力资本投资1428114万元,占GDP比例为9.02%,人才贡献率为15.66%。数据来源:《曲靖市贯彻落实全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情况报告》,曲靖市委组织部,2015年。

2015年,人才总量达到48.6万人左右,增长56%左右。

1.3 曲靖市人才发展的3.0阶段(“十三五”阶段)

到2017年,人才市场发展完善,人才服务功能更加完备,人才成长和创业环境更加優化,基本建成以“环境一流,机制灵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产出高效”为主要标志的滇东人才高地。数据来源:《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试行)》,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2005年1月19日。

到2020年,人才总量达到63.45万人左右,增长103%左右,占全省规划人才资源总量的15%左右。逐步壮大人才队伍,调优结构和布局,提升队伍素质,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效益服务经济建设,逐渐把曲靖市建成“环境优良、机制灵活、素质一流、队伍健全、结构合理、产出高效”的滇东人才高地。

重点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围绕建设创新型曲靖,重点是国内先进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高层次创新人才总量大幅增加,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研发人员总量、高层次创新人才总量到2020年有明显增长,缓解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高端人才短缺问题。

培育急需产业人才。以地市级城市急需产业人才为重点,开发优势产业人才。在新材料产业、生物制药、现代物流业、特色农业产业、烟草及配套产业、化工产业、冶金产业、汽车和机械制造产业、轻工和建材产业、能源产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到2020年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的产业人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社会重点领域的专门人才。重点是开发宣传文化人才、农村医疗卫生人才、中小学教育人才和民族地区人才。统筹好曲靖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围绕建设现代工业强市,以提高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区域竞争力为核心,以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培养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竞争能力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年总量达到10.1万人左右,到2020年总量达到13.2万人左右,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到75%以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的比例达到60%以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着眼于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培养和聚集适应曲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8.5万人左右,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达到8万人左右。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0.9万人左右,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0万人左右。建立健全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等选拔培养体系,大力造就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曲靖市人才发展阶段背后的基本逻辑为:先有规模,再有效益,即人才数量与质量的选择上,以数量为主。先有钱,再有人,即人才围绕资本转与资本围绕人才转的选择上,以人才围绕资本转为主。先有一般,再有重点,即在统筹五支队伍与重点人才建设的选择上,以统筹人才建设为主。

由于人才发展路径选择的偏差,所以连续两个五年规划,曲靖市人才发展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总量不足。地级市人才规模小,不是单纯数量少,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少。人才供给侧改革任务重,如供求不平衡,急需人才特别是产业发展人才紧缺,学非所用,数量不足和人才浪费并存。

二是地级市,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人才总体素质不高。职称、学历、层次、复合型人才高度短缺,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水平较不高,文化基础和创新能力不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人才素质和能力如何保持“加速度”发展的机制保障还不明显。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由于受地理环境、工作平台、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州市以下难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即使引进也难以发挥作用。

三是人才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需要作为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目前曲靖人才队伍中初、中级较多,高级总量不足,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存在短板,外向型经济人才尤为短缺,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不足,和曲靖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相差太大,人才驱动产业、产业拉动人才、人才与产业互动的问题相当突出,而且破解之策还不清晰。

四是分布不均。产业和行业分布不科学,教育、卫生、农业系统占比较大,企业占比相对小,非生产性领域分布多,经济建设一线分布少;事业单位分布多,企业分布少。

这些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推进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足。

2 曲靖市人才发展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层次

政府决策部门出台的人才政策,对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发挥人才创造创新能力、带动经济转型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评估分析国家、云南省以及曲靖市三个层次的人才政策,成为曲靖市人才发展的基本依据。曲靖市人才政策需要根本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根本上依靠政策来影响人才成长和创新创业创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人才发展、适应经济社会与人才同步发展。比如人才单位和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尚未根本改变;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不够高,还没有形成企业自主用人的机制,许多地方是组织部门热、企业冷;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还有人才评价机制不够科学,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人才管理中“官本位”导向还比较严重,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还不够优化,一些地方“枪打出头鸟”。

2.1 国家层面的人才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对外,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国家层面提出要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党政人才”,通过国家政策“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通过顶层设计解决“扩大来华留学规模”问题,站在国际竞争的层面突出“培养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等”,未来五年培养国际人才、使用国际人才是“十三五”时期人才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对内,最新政策是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第一个针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点政策,落脚点在于解决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问题,目标在于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優势。《意见》突出改革主题,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线条,按照经济规律和人才规律办事。按照管理体制改革、人才优先保障、人才培养支持、国际人才引进使用、人才评价、人才创新创业激励、人才顺畅流动机制、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等方面之前的国家人才政策进行了系统整合。

总的来说,国家人才政策可以概括为:股权激励政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支持,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人才创业扶持,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法制化政策等。重点包括:中国绿卡制度,推动国家人才政策开放化,力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国家发展所需人才,以体现和世界大国地位相符的人才态势。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计划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除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还有《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归国留学人员创业政策,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在人才供给侧改革方面突出财税金融以保障人才投资优先发展。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创造创富,口袋和脑袋相结合,保护知识产权,明确专利发明的利益。人才合理流动政策,化解人才区域不均衡矛盾。

2.2 曲靖市层面的人才政策

曲靖市人才政策具有连贯性。在《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2005年3月)》,“十一五”“十二五”“中长期”“十三五”《曲靖市人才发展规划》《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2014年)、《关于推进人才工作“百十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曲靖市省部级以上重大人才奖项获奖人员和提名人选奖励办法》《曲靖市高层次人才特殊生活补贴发放办法(试行)》《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政策体系比较完善,基本上面面俱到,每一个人才问题大致都可以从现有人才政策中找到解决方案。

曲靖市人才政策的重点是营造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强烈突出了人才服务。如《建设创新型曲靖行动计划》《曲靖市重大科技专项》《珠源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

曲靖市人才政策的主要不足,就是围绕产业抓人才不够。相对来说,就人才抓人才做得好,但是“人才在曲靖经济社会发展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发挥了多大作用”的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曲靖市人才政策,推进曲靖市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结构优先调整是曲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调整的必然要求。曲靖市人才的培养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存在严重失衡问题,不能适应曲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曲靖在未来发展中解决“增速”问题,必然要求人才培养结构要与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要与曲靖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人才分布结构要与曲靖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相协调。要超前谋划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调整,借助人才市场对曲靖市人才资源配置,积极引导大批优秀人才到曲靖经济发展一线、产业一线和企业一线建功立业,在实现曲靖市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上迈出较大步伐,以曲靖市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引领曲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因此,曲靖市人才政策的逻辑应该调整和转型为:人才数量与质量的选择上,以质量为主;人才围绕资本转与资本围绕人才转的选择上,以资本围绕人才转为主;在统筹五支队伍与重点人才建设的选择上,以重点人才建设为主。

3 曲靖市人才发展与曲靖产业发展互动的主题

作为一个地级市,曲靖人才发展的主题是人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也可以称为围绕产业抓人才。即,根据《曲靖市“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曲靖市全市生产总值较“十二五”末年均增长10%左右,突破3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70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曲靖市“十三五”发展思路》,曲靖市发展改革委员会,2015年7月。该目标可能有所调整。产业目标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2家,10亿~50亿元的5家,超过亿元的10家以上。

3.1 找准曲靖市产业发展的人才重点

曲靖“十三五”产业规划的人才发展,重点为三个方面:

一是农业人才。突出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对粮油、优质玉米、马铃薯、水稻、麦类、山地素菜、优质蚕桑、生物魔芋、高端水果、花卉、中药材、蓝莓,以及畜牧,鱼子酱、冻条罗非鱼等高端产品人才的需要,成为需求重点。同时对物流人才,特别是农村物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运输等人才,构成需求亮点。

二是工业人才。突出为能源、煤化工、冶金、建材、烟草五大产业的人才。包括风电、太阳能、核电、新材料、光电子、汽车等先进制造人才,策划需求亮点。液态金属3D打印技术人才、汽车装备制造人才等将成为未来人才发展的关键。

三是服务业人才。突出旅游专业人才、金融人才(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人才(含运输、仓储、配送、信息、金融、物流企业管理)等。伴随着曲靖“五网建设”(路网、航空网、水网、能源网、互联网),类似航空服务专业人才、高铁人才等将有一定的需求。

对曲靖产业发展做横断面剖析,可知该市产业所处的阶段正在结构服务化、高端化转型阶段。一方面,新兴产业的成长;另一方面,传统优势产业升级面临人才紧缺制约。唯有突破限制,依靠人才驱动,突出优先人才资源开发,围绕产业转型发展,同步升级人才“发动”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曲靖人才紧缺数据,包括紧缺的结构性分布、程度,政策保障人才资源优先,驱动曲靖产业转型发展。

3.2 找准曲靖市产业发展的人才缺口

曲靖市应组织力量,按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要岗位”的原则,找准重点产业的人才需求、子行业的人才需求、大中型企业的人才需求、重要岗位的人才需求,进行人才紧缺状况调查。着重发展下列类别人才。

(1)解决曲靖“十三五”重点产业人才的紧缺矛盾。如高新技术人才、高层次策划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国际竞争力强)、技术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及市场经济、分享经济、“互联网+”背景下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等,一些关键性岗位都存在人才紧缺,尤其是领军创业人才以及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专业太新、知识能力要求高,人才市场供给难以满足,在一般地市“一将难求”。

(2)矿产业出现紧缺矛盾。矿产业是曲靖已有规模优势,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曲靖银行业、曲靖证券业、曲靖基金业、曲靖信息制造、曲靖汽车制造、曲靖裝备制造、曲靖信息服务、曲靖网络营销业,同时存在人才紧缺。曲靖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对创新型人才需求量过大,对创新人才结构和实力要求更高。依据未来曲靖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未来沿线地区和周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校毕业生创新能力不足以满足需求,能够预测未来竞争将演化成区域性创新型人才竞争。

(3)曲靖高素质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紧缺矛盾。在曲靖具有传统竞争优势的行业面临着人才缺口,包括曲靖交通运输业、曲靖机械制造业、曲靖保险业等,都存在着人才缺口状况。最急迫需要的是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操作技师。目前这些行业普遍工作强度大,但是收入却并不高,导致人才供需矛盾成为现实问题。

3.3 把握曲靖市产业发展的人才工作节奏

之所以这些行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紧缺,根源还在于人才供给跟不上,或者缺少储备,或者培养的人才上不了阵,新兴的行业和行业的转型升级都需要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掌握行业前沿技术的专业人才曲靖市现有人才出现“五多五少”现象:初级中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博士6人,硕士188人);普通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传统学科人才多,新型学科人才少。理论型人才多,实用型人才少。单一领域和单一学科人才多,跨领域、跨学科人才少。。而曲靖教育机构在学科设置和培养模式上都与曲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通过短期培养难以在短期内为曲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紧缺人才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紧缺矛盾须引进和培养双轨并行,这需要曲靖各用人载体具有开放创新思维,突破传统工作模式,突破体制机制约束,配套引进培养政策。

(1)突出培育开放优势,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着力缓解曲靖市新兴行业发展中的人才紧缺瓶颈。曲靖作为“四线城市”,其商务成本优势不明显,优惠政策不突出,再造人才竞争优势导向不成气候。因为创新创业人才更加追求开放的发展环境,通过开放可以形成更多的事业发展平台,形成更浓的创新创业氛围,形成更具魅力的宜居环境曲靖市产业技术基本依靠外部输入,研发投入仅占生产总值的0.13%。技能人才2208人,仅占产业工人的2.21%。全市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仅仅为2.58人,远远低于全省6.64人的水平。低于昆明市19.83人、西双版纳州7.39人、玉溪市6人、红河市3.3人。产业工人学历、素质、结构、数量分布与“工业强市”差距明显。。新形势下的“开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的开放,特别要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大好良机,进一步扩大服务业领域的开放,降低外资和民营企业进入门槛,破除国有企业龚断;二是社会事业领域的开放,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降低社会力量进入门槛,破除体制内垄断;三是文化的开放,敢于引进国际文化以及国际文化机构,以多元的社会构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增强“一带一路”桥头堡的文化魅力;四是制度的开放,要与国际惯例接轨,消除不利于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审批、备案。

(2)以曲靖市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精确开发政策与服务体系。企业是人才转化为生产力的最重要平台。曲靖市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企业发展开发人才,全面构建“企业-产业-区域”的人才开发体系。在价值导向上以企业为主导,以企业人才实际需求为主导,确立企业应有的首要地位,突出企业人才资源分配中的优先作用,这是地级市人才发展的独特之处。为此,一要更多更广地推行订单式人才开发方式。即支持并资助企业或行业协会下封闭式的教育培训机构,促使教育培训机构更多地面向企业、面向市场,走出封闭式的教育框框。二要着力构建曲靖紧缺人才开发实训体系,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新兴行业紧缺人才实训基地。也可依托曲靖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通过建立官产学联盟、产学研联盟,新建紧缺人才实训基地。三要努力贯通紧缺人才开发师资队伍双向流动机制,即针对当前教育培训机构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学院化、培训模式课堂化问题,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创新手段,从成功企业中引进一批富有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充实紧缺人才开发师资队伍,逐步减少从校门到校门的学院派教师。四要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创办企业大学,关键是要打破教育部门对教育培训资源的垄断,促进教育培训资源向企业大学流动,主要包括教育设施共享,教育资金共筹等。

(3)曲靖人才開发优先投入解决紧缺人才培养开发问题。围绕曲靖市的产业转型、人才紧缺结构性问题,在人才开发投入上树立优先意识、竞争意识。一是全市设立综合性的紧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综合部门掌握,重点用于紧缺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和国家、云南省“千人计划”。二是各个产业基金或专项资金都要切出一块设立曲靖产业人才开发专项,主要用于行业性紧缺人才的储备性开发,以及对企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支持。三是市区县联动,形成合力,即各个区县也要结合自己的产业人才紧缺状况特点,积极设立产业紧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四是通过绩效评估,科学管理人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把握人才发展趋势,借助“互联网+”实现曲靖人才服务精准化。围绕曲靖产业发展出台人才政策,是曲靖市积聚人才、留住人才、提升人才、造就人才的关键所在。随着曲靖市经济发展与转型,围绕新型产业的不断涌现,曲靖市人才工作应该紧紧围绕曲靖“十三五”经济转型、产业转型、企业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做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决策,营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为曲靖经济转型发展提前布局人才。一是继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平台,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有发挥的空间和舞台,为他们的创业创新提供长效的扶持,为他们的知识产权提供保护机制。我国人才政策发展的趋势在于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5年3月23日)》,公安部扩大了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外国人工作单位范围(2015年6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2015年9月15日)》,一些新的、极具创新性的政策,已经开始在国内试点。。全国各地对外国人才放松出入境和居留的限制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中国的人才市场中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面孔上海年薪60万元以上、北京年薪50万元以上即可被认定为人才,外籍博士毕业在京工作连续4年,就可以获得“中国绿卡”;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允许在这些地方就业、创业;外国毕业的外籍学生可以到北京实习。。这些是未来不可忽视的趋势。二是要为高端人才提供绿色服务通道。为引进的高端人才在户籍、《居住证》《曲靖专家证》《外国专家证》办理,医疗保障,子女就学,安家住房给予相应便利:一是首先争取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政策;二是争取云南省人才政策,包括云南省人才认定、家属随迁绿色通道、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安家费补助,降低引进人才在曲靖生活成本,形成局部竞争优势。三是人才政策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十三五”曲靖重大工程建设的开工,对项目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师的需求,都将对曲靖市人才引进与人才配套服务措施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与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政策,为产业发展服务的人才政策必将成为“十三五”人才政策重点方向。四是运用大数据技术统筹人才工作。搭建人才交流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级各类人才服务信息资源,围绕曲靖战略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重大工程项目,构建政府、企业、市场、人才互通网络,“互联网+”(O2O)线上和线下结合引智,借助国家政府人才网、猎头公司网等拓展产业人才引进服务质量,通过“曲靖市人才网”化解日常管理难题。

4 曲靖市人才发展推动产业发展的路径

曲靖市实施“人才强市”“工业强市”战略,形成了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第三产业。但是客观地说,这些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效益不高、科技含量较低、外向性程度不够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人才支撑,所以围绕产业发展,开发人才资源,已成为曲靖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壮大支柱工业、提升第三产业、繁荣社会事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1 向内挖潜,紧扣产业发展培养人才

(1)党政人才“上派挂职”与“下派锻炼”结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干部也是人才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干部挂职锻炼,科技特派员,驻村工作队,党政人才上派到上级机关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对推动本地宏观经济政策及产业发展十分必要,可以推进指导、督促发展本地产业。

(2)企业管理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企业家是宝贵的财富,是人才的引领和带动者,在人才结构中处于高端位置。“走出去学”结合“请进来教”,送一批高、中级曲靖经营企业管理者到知名院校培训、考察、对话,提升战略层次与管理能力。鼓励有发展潜力的曲靖企业家攻读MBA、EMBA学位,培养其国际国内市场规则、国际战略眼光,使本地企业家开阔视野、融入全球竞争格局。

(3)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就地育才”“企校联姻”。融合竞争、分享经济已经成为时代主题。推动曲靖企业与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开展企校合作,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养、委托培训、合作办学,培养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优秀专业人才、技能人才。重点产业紧缺技能人才培训,造就高专业(工种)知识水平、技艺精湛、独立解决复杂与关键技术操作难题的产业工人。实施“专业素质提升工程”。根据产业需要,分期分批选派曲靖专业技术人才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习培训、进修深造,同时,鼓励他们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加快培养创新性专业技术人才和“时代工匠”。

(4)农村实用人才“统筹资源”“放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培训、产业对口培训、龙头企业培训、合作经济组织培训,整合人才开发资源、远程教育资源、“大学生村官”等,加快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形成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围绕曲靖产业发展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4.2 借力引智,立足产业发展引进人才

(1)搭建平台,筑巢引凤。加大市内科研平台、科研机构和科研项目建设,加快申请组建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一批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创业园区,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紧扣产业发展方向和关键问题,分产业、行业定期举办发展论坛、学术研讨、项目竞赛等活动,为专家学者、企业家提供发挥才智、交流经验的平台。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项目成果交易会、科技交流大会、人才交流大会,坚持用项目引才、课题引才、产业引才,促进人才与项目对接,与产业互动。

(2)结合招商,招才引智。招商引資可以吸引资金、项目,招才引才纳才,依靠知识发展,智慧发展,人才与产业相连相融,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共生共荣。必须提高招商引资的准入条件,在招商时既要注重投资人的经济实力,更要注重人才与技术力量。只有引进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企业来曲靖市投资,才能做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的有机结合。

(3)柔性引才,借脑发展。建立与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校地合作”,为市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市内发挥作用、扩散技术、共享设备、引来资金服务,与曲靖市开展经济技术合作,联合开发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或与曲靖市合作开展人才培训。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形式,为曲靖市产业开发凝聚大批人才。

4.3 推行兼职兼薪制度

贯彻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项目开发、科技攻关、技术转让、咨询服务等,“柔性”流动、兼职兼薪,引导人才向重要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聚集。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党委、政府在围绕产业发展做出重大决策前,要通过各种形式,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专家的参谋咨询作用。

4.4 优化环境,围绕产业集聚人才

(1)建立良好的政务环境。围绕产业发展,科学制定产业人才开发的具体规划,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曲靖市人才开发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使人才发展与产业互动。跟进培训、激励等人才发展经费。

(2)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和引导企业发展科研基地、中试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等,以大科研凝聚和培养人才。探索和构筑促进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开发机制,探索建立创业风险基金,支持掌握先进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改革分配制度,鼓励曲靖市各级各类人才靠科技创新、靠发明专利、靠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致富,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可以逐步安排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或者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同时加大在舆论导向上形成人才越用越多、越用越活的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理及相关政策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2]布莱恩·贝克尔.人才保卫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安妮·M.许勒尔.触点管理:互联网+时代的德国人才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里德·霍夫曼.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5]赵光辉.人才发展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人才管理
铁路局站段青年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家族企业社会化的瓶颈研究
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人才管理模式的策略
试论企业海归人才的管理
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