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2月20?24日,中国与加拿大落实两国高层2016年在加拿大会面时达成的共识,如约举行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暨探索性讨论第一次会议,就各自关注问题及对自贸协定的预期广泛交流意见,为启动谈判提供参考。
同为太平洋大国,中加两国的经贸合作有一定的基础,近年来经贸交往平稳发展。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方式加强合作,对双方及相关国家都有较大影响。美国是中加经贸往来中绕不开的话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中加自贸区的催化剂。加拿大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政治稳定,政策体系较为健全,特鲁多政府上台以来注重发展中加双边关系。但是,在美加自贸协定(1989年)和北美自贸协定(1994年)的作用下,加拿大已经形成了对美经济产业的较强依赖,经济重心、基础设施布局和产业结构都以南向为主,经济独立性有所下降。尽管近期美国经济表现强劲,但特朗普竞选期间提出的主张以及部分团队主要成员的贸易保护主义态度为加拿大经贸的可持续发展蒙上了阴影,不论是大幅减税还是对企业境外经营施以重税,都将对加拿大经济造成冲击。对美国食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的进口依赖,将使得加拿大市场受美元升值的更大影响。加拿大需要开拓多元化的市场,降低经济发展的风险,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符合加拿大的需求。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把握投资发展机遇。在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市场格局变化和消费萎缩挑战下,中国正在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需要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找到经济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加拿大政局稳定、资源丰富,且创新能力较强。虽然加拿大本身市场容量有限,但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为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所创造的条件得天独厚,加强中加经贸合作有利于中国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同时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加投资保护协定》在2014年10月1日生效,多伦多也在2015年成为北美首个人民币离岸中心,但是,中加以自贸协定方式加强合作还需要充分考虑要素禀赋差异与合作基础,对协定推进进程也要有耐心。中加两国间的差异在创造合作空间的同时也为协定推进造成影响。第一,加拿大与中国领土面积相仿,但其全国人口为3600万,仅为中国的1/40,且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城市,无论是市场需求、知识或专业技能结构还是文化理念,都与中国有着巨大差异,发展理念需要对接。同时,加拿大上届政府执政期对双边关系冷处理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强化经贸合作需要预热期。第二,虽然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但中加双边贸易额仅占美加贸易额的1/8左右,加拿大对华贸易依存度远远低于对美依存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对外贸易的布局及相应的政府资源匹配,这也将对谈判进程产生不利影响。第三,中加贸易和美加贸易呈现不同的结构性特点:加拿大对美呈现贸易顺差,对华却是贸易逆差,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加拿大推动中加自贸协定的意愿。
中国提出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近年来,中韩和中澳自贸协定都反映了中国希望推动高水平自贸协定的意愿。但是,两项谈判经历的过程差异较大,中澳谈判历经十年。应该看到,加拿大作为NAFTA的成员,经济社会开放度较高,也积极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谈判,对中加自贸区所涉及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开放期望可能较高,而达成高水平自贸协定符合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方向。也应该看到,中加两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有不小差异,国内市场和监管制度间差异仍然较大,完成协定谈判还需要逐步调整双方预期,来自高层持续有力的推动十分必要,加强沟通争取相关利益方的理解与积极参与非常重要。
尽管美加两国拥有漫长的边境线,双边经贸往来的天然联系紧密,但现代交通物流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幅缩小了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成本,距离不再是中加经贸合作的重要障碍,中加市场的巨大差异性更为两国合作创造了巨大势能。努力减少外部国家或非经济因素对双边经贸合作的影响,利用自贸协定相对更为灵活的特点,促进双方就各自关注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可探讨建立灵活、高水平和全面的自贸区平台,激发双边合作市场主体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