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君
经典故事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贤明的圣人,也不是威严的君主,而是战国时期一位名叫“丁”的厨工。庖丁的故事被写进《庄子》这部经典并流传至今,他究竟凭借的是什么呢?
话说这一天,庖丁被请到“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国君——文惠君的府上,为他宰杀一头牛。庖丁一会用手按着牛,一会用肩靠着牛,一会用脚踩着牛,一会用膝盖抵着牛,另一只手则挥舞着刀,在牛的皮肉和筋骨之间上下翻飞,动作熟练又流畅,就像踏着乐曲有节奏地起舞,一头牛就在大家眼花缭乱的观赏中宰杀完毕。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知不觉看呆了,过了好久,他才忍不住惊呼:“啊呀,你真是了不起啊,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达到这么高超的境界呢?”
庖丁放下屠刀,一五一十地回答说:“我做事喜歡探究事物的规律,我觉得总结规律比掌握一般的技巧更加重要。我一开始学习宰牛的时候,眼前看到的无非是一头庞大的牛,等我有了三年的经验之后,我面前的不再是一头整牛,而是许多可以分解的皮肉筋骨了。宰牛的经验积累了很多之后,就算不用眼睛去观察牛,我也能感觉到这头牛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在宰牛的时候,我将刀直接刺入牛筋骨连接处的缝隙,从不让刀与牛粗大的骨节硬碰硬,这样就不容易让屠刀受到损伤。很多厨工喜欢用刀割肉、砍骨头,很快就需要换一把刀,而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还锋利如新。尽管我宰牛很有经验,但遇到牛筋骨交错的部位,我还是会非常小心,慢慢地找到关键部位,一刀下去就能把关键部位剖开。每宰杀完一头牛,我就提刀站起来,环顾四周,感觉志得意满,浑身畅快。”
文惠君听了庖丁的描述,不禁似有所悟地说道:“太好了,我听了你这番话,还学到了不少修身养性的道理呢!”
智慧启迪
庖庖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有着自己的规律,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反复练习,不断总结,总有一天能把事情做到漂亮。此外,还要保持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你看,庖丁虽然技巧高超,但遇到牛的关键部位,还是会小心翼翼,谨慎下刀。庖丁在十九年间,宰杀数千头牛,才练就出神入化的宰牛技能;王羲之自少年起,就持之以恒地练字,终于成就了一代“书圣”的美名。只要持之以恒,就可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