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莉 刘利平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在了解南疆地区小学双语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促使南疆地区小学双语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了优化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009-03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新疆地区虽处于相对偏僻的大西北,但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下,中小学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南疆地区小学双语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将直接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平衡状态。如果想让我国基础教育整体高效地发展,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小学双语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研究,这对解决南疆小学双语班学生课堂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的价值。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观察法。笔者选取南疆县域一所双语小学——A小学,从中随机选取一个班——S班。对该班学生发放自编调查问卷,并对该班任课教师进行随机访谈,且以任课教师或听课者的身份进行课堂观察,通过上课或者听课两种方式记录班级学生的上课情况,包括发生的各种问题行为,并记录教师预防和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策略。
二、小学双语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与分析
1.A小学s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
本研究涉及24种课堂问题行为,并将课堂问题行为划分为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与内向性课堂问题行为。调查显示,A小学S班学生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占63.47%,内向性课堂问题行为占36.53%。可见,外向性问题行为比内向性问题行为突出。在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中,女生占61.32%,男生占38.68%,S班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女生比男生多。整体而言,该班学生吃东西、嚼口香糖、小声唱歌或画画在24种课堂问题行为中所占比例最大.均为8.98%。其次是做小动作,所占比例是8.38%。看课外书籍、极度羞怯、害怕老师提问所占比例是7.19%。考试作弊、厌学所占比例最小,均为0.60%。
通过对S班6位任课教师的访谈,也证实了上述调查数据的真实性。6位老师都认为,课堂问题行为频率最高的是做小动作,还没遇到极其恶劣的学生问题行为。正如1位任教18年的维吾尔族男教师谈到的:“上课时,会出现学生说话、吃东西、做小动作、发呆、注意力不集中、害怕老师提问、厌学、焦虑等现象。课堂上发生的极其恶劣的学生问题行为我还没遇到过。”
2.A小学s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
通过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导致s班学生问题行为的最大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占45.93%;家庭因素和教师因素相差不大,分别为21.53%、24.88%;所占比例最小的是环境因素,为21.53%。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方面。
一是生理障碍。生理障碍是导致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学生的视听、言语障碍直接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接受、交际表达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而且这一部分学生比较自卑,因而容易胆怯,情绪低沉、紧张。s班有一位先天残疾的学生,没有左手,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比较胆小,不怎么与同学交流,上课也总是安安静静的,课下与她沟通,她也表示确实因为自己的残疾很自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上课的情绪和学习的效果。
二是情感需求。学生渴望被关注,因而容易产生两种现象:第一种,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关注。就像我们常见的顶嘴、插话或接话,与同学聊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或说些能引起大家注意的话或动作,常常擅离座位走动;第二种,因被忽视而自卑,进而萎靡不振,极度羞怯、害怕老师提问、敏感多疑、注意力不集中等。
三是性格差异。性格外向的学生,思维活跃、爱说爱动,多出现外向型课堂问题行为:性格内向的学生相对来说就安静了很多,喜欢做自己的事,更多地在这些学生身上发现内向型课堂问题行为。整体上来看,身体各器官、系统都快速发育的小学生,他们往往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他们毕竟还是学生,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薄弱,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就呈现出不自觉、不持久的特点,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需外部的压力的介入。因此,小学阶段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要比内向性课堂问题行为更频发。
(2)教师方面。
一是缺乏经验。教学作为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活动,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会对教学活动有重要影响。本班的D、E、F教师就是新人职的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对上课内容也有把握不准的地方,就出现了教师教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或者说是教师认为重要的和必要的与学生实际需要的差别太大。那么我们的教学活动就会显得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将目光或注意力转向教学活动外其他有趣的事情上。
二是职业认同感不强。很多人只是将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事业,不是出于热爱。这种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教师对教育的投入和专注程度,就会出现教学计划不周密,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死板、沉闷,缺乏热情,不重视教学管理等现象。学生在觉察到这种情况后,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课堂上的表现就会随意起来。在与教师交谈或是与学生课下交流时,笔者也会听到:
“随便准备一下就可以啦”“网上都有现成的课件,拿过来用就好了!”“我们老师上课时总是喜欢让我们一直读课本”……课前不认真准备,课堂日复一日的没有新意,这些教师需要面对眼前的学生,重新审视教师这个职业。
(3)自控能力不强。教师虽说不是明星或者公众人物,但面对的是一无所知、年幼的学生,因此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表情管理”或者说是“感情管理”。不负责任的教师会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进课堂,把消极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将愤怒与不满迁怒于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和管理方式下,学生就容易产生膽怯、抵触、压抑的心理。
(4)课堂教学问题。可以说这一现象是以上原因综合产生的结果。因为职业认同感不强,或者缺少教学经验,很多老师对教学事务不关心、不投入,备课不充分、不恰当,上课满堂灌,学生要做的事情只是不断地接收教师所传达的信息,本该师生交流学习的课堂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原本应该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变得让人紧张焦躁而且乏味,学生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比如做小动作、看课外书、发呆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自己的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就会通过课堂问题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心理学家库宁(Kounin,1970)在研究中发现,一个教师讲授教材不当,从一个活动跳跃到下一个活动时,又缺乏顺利“过渡”的环节,会使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过程,从而破坏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这说明课堂的不合理过渡也是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
(5)家庭因素。
一是家长疏于管理。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青壮年面临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忙碌在田间地头、喧闹市井中,学生自然交给老人来带,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教育的责任。祖辈过分疼爱,比较注重对学生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与孩子心理或感情上的交流,使他们自主、自立、耐挫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
二是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陪伴人的一生,对人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言传是及时雨露,那么身教则是涓涓细流,潜移默化地融在骨子里。所以我们的家长要在学生面前言行一致,做好榜样,你才有条件去要求孩子。
三、小学双语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策略
1.建立目标,制定公约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订立契约、班级公约。这份约定将面向班里的每个人,也包括任课教师在内。包括学生被期望状态是什么,什么是会被受到肯定和奖励:什么是禁止或不允许的,如果触犯会受到什么样的惩戒;以及班集体短期或长期的目标。以期通过这种方式,唤醒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从34.2%的自身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课堂问题行为干预的重要性。另外,这份契约也包含学生对教师的合理要求,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使用文明用语等,这些可能很多都在教师个人素养和学校的监管范围之内,但既然契约就是一个双方认同的公平约定,教师对学生有规定,学生对教师也是有要求的。这样建立的契约才能体现人人参与,公正、平等的原则,才能建立一个合法、承诺和责任的氛围。
2.提升素养,提高课堂管理能力
在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中,教师因素的比例仅次于学生自身因素,占所有因素的32.76%。教师作为课堂问题行为最直接的接触者和管理者,其自身的素养和管理能力不可忽视。提高教师自身素养,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教师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教师面对的是懵懂的学生,教师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因此要想教书,请先学会做人。其次,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因其具有独特性和不可以替代性,教师更应该是一个专业。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进修学习,汲取新的思想与观念,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再者,尽全力关爱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不记回报的,是一种没有血缘关系的博爱。
对待课堂问题行为,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要明白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不可避免,他们毕竟是学生,当然也要对课堂问题现象的处理有信心。其次,合理运用教育技巧,教师必须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凝聚力越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越大,对他们的约束力也越大,他们的向心力也就越强,他们游离于集体之外,“胡作非为”的可能性就越小。只有集体强大了,才能极大地消除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因此,要切实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消除他们与老师和同学的对立情绪。最后,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教育转化。
3.家校联合,全面促进
要想解决好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需要协调好校内各种教育力量,还需要重视家访工作,多与家长取得联系,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家长一起商量有效的解决办法,做到有的放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期学校、家庭在教育上的步调一致。其次,家长应主动与学校密切配合,时时向学校了解情况,与学校共商教育内容和方法。再次,社会各部门应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转化问题学生作为自己分内的一项社会职责,经常性对危及青少年学生的环境和事件进行治理、整顿。这样,学校、家庭、社会同步运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编辑:杨迪)
《新课程研究》在全国基础教育教学类综合性期刊排名第21位
本刊讯2016年3月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的《2015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该研究报告显示,《新课程研究》在全国基础教育教学类综合性期刊中排名第21位。
该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期刊阵营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分类、布局、水平、变化和发展态势等状况。一直受到期刊界、教学科研机构和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广泛重视。
《新课程研究》一直立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以服务基础教育改革为办刊宗旨。关注“新理论、新课程、新观点、新感悟”,以促进教学教研,推动教改,服务教师。此次综合排名,充分说明《新课程研究》是一本既关注理论研究也关注实践研究的教学类刊物。是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关心课程教育工作者案頭的必备专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