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小 考

2017-05-04 08:32沙玉伟
农业知识 2017年16期
关键词:寒食祭祖柳条

清 明 小 考

节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人们对平安、幸福、圆满、美好的企盼与追求。清明节是传统节日里最具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的节日之一。

清明节又叫鬼节、冥节、踏青节、三月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时间在农历春分后第15日,公历4月5日前后。值此时节,春深似海,绿野如茵,使人感到空气清新,心情舒朗,故而称之作“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一度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在传统社会中,它的节期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五六天到十几天,各地各时代不等。一方面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一方面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直到今天,清明节仍然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

由于清明节是整合了寒食节、上巳节的一个大的节日,所以它的习俗是三者的融合。现代清明节以扫墓、祭奠和植树为主要特点。历史上清明节的节俗活动则更加丰富多彩,一方面是追思辞世亲人、扫墓祭奠的节日,一方面又是游玩踏青、嬉戏娱乐的节日,此外还有许多现代社会已难觅其踪的其他习俗。

祭祖扫墓

很久以前清明就已被固定为祭祀祖先、出城扫墓的日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离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幕雨人归去。”记录北宋京都汴京(今开封市)风俗的《东京梦华录・清明节》中讲: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陵坟享祀……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

清明扫墓在唐宋时期至为盛行,为了使百官士庶有充分时间致祭祖先坟墓,唐宪宗元和年间曾规定在京畿任官的官员寒食上坟拜墓,衙门要依例放假,以便使官员们可以从容地祭祖扫墓。在外诸州府县道远者,亦可请延长假期扫墓。这反映唐后期出仕外地官员返回家乡拜扫亲人坟墓已相沿成风,并逐渐演进成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民俗传统之一。

时至今日,清明祭祖扫墓仍是全体华夏儿女一年中的重大事宜,并增添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每逢清明,人们纷纷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寄托哀思,鼓舞斗志,赋予了清明节以新的意义。

插柳戴柳

清明期间人们总要折下一些初春刚吐新芽的柳枝插放在门上檐下应景过节。这一习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插柳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把柳条插于门上,意为“明眼”,翠绿的柳条在春风的抚拂中飘飘荡荡,望一眼,眼目清亮。南宋吴自枚在《梦粱录》中曾记载说:“清明交三月。节前二日为之寒食,京师(现杭州)多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插柳条于门上,名曰:“明眼”。另一种是把柳条像插花一般插于头发中,名曰:“戴柳”,意为“避毒”,与古代士大夫佩玉石避邪意思相同。戴柳避毒始于唐代明皇时,《燕京岁时记》中曾说:“至清明戴柳者,及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水之隅,赐群臣柳圈各一,谓之可免虿毒”,指的就是戴柳避毒这件事。而民间亦有谚语说,“清明不插柳,生来变黄狗”,指的也是这件事。第三种是插柳于屋檐之下,“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插柳,象征着青春旺盛。清代人陈璨曾有诗为证:“禁烟时节响饧箫,处处檐牙插柳条。买得瓜皮携酒榼,纷纷摇到段家桥。”

禁烟赐火

寒食、清明已经合二为一。寒食要禁火,清明赐新火。寒食禁火之俗流传甚早。相传起于春秋晋地,据言系晋文公纪念介子推而起。魏晋以后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为寒食断火之日。至清明日,则要重新取火、熟食,时俗称为“取新火”。据说,寒食禁火之后,民间便没有火种,直到清明那天,火禁已开,家家便设法钻取新火了。清明之日,皇宫里往往还以新火来赐给勋戚近臣。宋敏求的《春明退朝录》中说:“唐时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新火用薪柴传赐给京师诸臣,作为一种恩惠赐与和联接勾通君臣感情的节日交往。这种风俗常常还见于唐宋诗人笔下,“内宫初赐清明火”“朝来新火起厨烟”“检火推恩忝侍臣”等等均是描写宫中清明赐火之事的名句。现在寒食风俗已经近乎废止,清明生新火的传统当然不会继续存在了。

踏青游玩

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说明上巳节的主要习俗便是在水边郊游、宴乐。杜甫《丽人行》一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写的便是此情此景。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有“少年分日作邀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的名句。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遥闻击鼓声,跳鞠军中乐。”李正封《洛阳清明日雨弄》:“晓日清明天,夜来篙少雨。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白居易《清明夜》:“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由此可见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在当时已是一种普遍风气。

清明节习俗很多,除了上述四种主要活动以外,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射柳、打秋千、踢蹴鞠、斗鸡走狗、放风筝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极盛。

(沙玉伟)

猜你喜欢
寒食祭祖柳条
柳芽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CLOSE TOHEAVEN
洪洞祭祖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祭祖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拔河
彝族祭祖仪式“尼木措毕”
“寒食”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