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淇水汤汤 北国漓江

2017-05-03 12:59晨光
时代报告 2017年4期
关键词:鬼谷子纣王

晨光

三千年前,淇县矗立在淇河之滨。淇县古称沬邑、又称沬乡,因沬水而名。殷纣时易名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先后作都城近500年。

瞻彼淇奥

朝歌原叫沬乡,又改为沬邑。公元前1101年,帝乙即位后改沬邑为朝歌,公元前1075年,帝辛即位后仍袭朝歌为都。虽然朝歌是商朝晚期都城,但朝歌性质属于行都(或辅都),商朝首都还是安阳殷墟。朝歌古城位于淇县城北的淇县古城遗存,原为古沬邑所在地。商朝后期,武丁由西亳迁沬,建立沬都,是为武丁城。

《史记正义》记载“沫邑,殷王武丁始都立。”后武丁迁北蒙,沬都废置。其后武乙迁沬,文丁又都之;帝乙迁沬,纣又都之。

后来殷纣王就武丁城扩而大之,并因城西朝歌山,改沬都为朝歌。商王帝辛时期的都成东有淇河为险阻,西有太行山作屏障,其城池南北各有三道城垣,最外面这道城垣南至淇县的常屯村,北至淇县的淇水关,南北五十余里。第二道城为王城,王城的北城垣在今淇县工业路东至三海村北部,南城垣在今淇县难关一带。第三道城即宫城,位于今淇县三海村和西坛村一带。《淇县志》中所说的“淇邑北门出,西过纣王城”指的就是纣王的二道城。纣王的内城即宫城遗址在当地至今仍然称为纣王宫。纣王宫左有宗庙,右有社稷坛,是殷纣王祭祖和祭天的地方,今淇县西坛村就是因村里有纣王的社稷坛而得名。至今遗存的古城垣,部分城墙犹高约10米,顶宽约130米,基厚约150米,城垣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3公里,城周10公里,总面积12平方公里。朝歌城垣,巍然壮观,体现了诗经记载“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在纣王时代,朝歌城非常繁华,历史记载“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武王伐纣,纣王于牧野兵败后,兵撤鹿台而亡。武王克商后,兵抵朝歌,迁九鼎于朝歌。纣都朝歌除史书记载外,还可以证诸淇县古城垣。中国社会科学院夏鼐院长曾说:“淇县古城垣是典型的商城”。是殷商时代四个帝王的都城,3000多年前就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繁华都市之一。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后朝歌失守,600年社稷毁于一旦。但战争并未波及朝歌城垣,朝歌城垣巍然如故。殷纣王帝辛鹿台自焚,殷商被周所灭。

战争结束后,周武王以纣京师封纣子武庚为诸侯,以续殷祀,武庚就居住在他父王的宮室里。西周时期朝歌又成为卫国的都城,时间长达383年 。

后武庚叛周,周兵攻下朝歌,武庚身死,宫殿被焚,百姓被掳,顽民被迁,从此朝歌成为废墟。

淇水汤汤

朝歌古城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源主要有旅游资源和水能资源。

淇河,史称淇水。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经辉县、林州、鹤壁到淇县, 于浚县淇门入卫河,全长161公里。沿岸风光旖旎、景色秀美,被誉为“北国漓江”。古往今来,在淇河哺育的古老的土地上,演周易、说封神、话春秋、道列国……流传着一串串动人的故事!淇河,虽然算不上大江大川,却是一条罕见的文化河,诗河。 目前流经鹤壁市区段己辟为淇河公园,是游人划船垂钓之所。从市区直达淇河青岩绝和天然太极图,修有沿河步道。那里更是山水如画,峭壁上有宋代石窟,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更是神奇诱人。

淇河是条文化河,她浑身都是文化,既是诗河,又是史河,还是爱河,乐河,生态河……她是鹤壁的标识和象征。 《诗经》中至少有44篇源于淇水卫地,6首18次直接咏及“淇”。古文献典籍中咏及淇河的诗词曲赋俯拾即是。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天赐诗经,天赐淇河。

南山之阴,绝崖之下,鬼谷祠水帘洞每逢雨季,泉水从洞口喷涌而出,形成飞瀑。水帘洞位于云梦古军校景区南山山顶,是鬼谷子当年讲课授徒的天然大教室。洞内纵深八十余米,冬暖夏凉,尤其是炎夏之季,在洞口处便能明显地体会到热与凉的过渡。深入洞内,仿佛有一台巨型空调般,凉爽舒适。洞内有一口泉眼,名曰“灵泉”,终年水声汩汩。夏秋雨季来临时,更是超越三米高的平台哗哗外流,形成景区壮观的“云梦飞瀑”。而洞内水珠从洞顶下落,形成雨帘,水帘洞故此成名。相传鬼谷子隐居云梦时,每年的这个时候水帘洞内水流太大,无法上课,就给学生们放假,自己出外游历。学生们就称这个时候是“放水假”,“暑假”也就由此产生。

洞口处,用玻璃罩保护着一块明朝时期窦文题写的《诣水帘洞有感》:天开玄窍授名贤,地涌灵泉在里边,万古水甘帘不卷,有谁读易绝韦编。大意是,大自然形成了神奇玄妙的鬼谷洞,让鬼谷子在这里教出了一大批高徒。洞里边的泉水香甜爽口常年流淌,山顶上流下的水象帘子一样是挂在洞口。进入洞内,洞壁上,留有元、明、清各个时期的摩崖石刻。明代御史孙征兰留下来的《仙洞偶笔》两首诗尤其引人眼球:第一首是“盘古谁施开混针,斜穿山腹作仙心。我来洞代仙开口,心似山空古在今。”第二首是“洞为仙人万古留,泉滃仙髓带云流,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闫浮四百州。”这两首诗是赞美鬼谷洞的。书法气势磅礴,却不失潇洒飘逸。

顺洞而入,就可以看到两条车辙印痕,相传为鬼谷子当年坐牛车进洞而留下的。

坎坎伐檀

商纣王摘星台、纣王宫、荆柯冢、卫国故城、唐代陈婆造心经浮图、明末清初扯谈碑等淇河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子孙,春种秋收,夏网冬猎,“坎坎伐檀”创造了淇河文化,发展了人类文明。这里即有驰名中外的牧野之战古战场,久负盛名的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战国军校,华夏第一皇家园林--淇园,又有数不胜收的殷商文化遗址,摘星台、纣王殿、鹿台、三仁祠、仙人梯等名胜古迹如今依旧屹立在太行脉。

灵山位于太行山中,山青水秀。东有玉龙峰,西有灵鹫峰,南有灵龟山,北有伏牛岭,群山环抱,景色迷人。据说女娲在此炼石,捏土造人,殷纣王在这儿降香,姜太公在此钓鱼,唐太宗在此加封……

云梦山又名云濛山,在县城西南10公里处,是战国时鬼谷子隐居讲学的地方,被称为“战国军庠”---中国第一座古军校。 有大峰门、小峰门、鬼谷祠、水帘洞、孙膑洞、毛遂洞、舍身台、上圣庙、云梦大草原、八卦城、南天门、太阳洞、月亮洞、天坑……

卫国故城城址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南北长2250米,西东宽1650米.城墙宽70米,城内面积约420万平方米。地面现存城墙有四段. 即西城墙三段,北城墙一段,城内宫殿区、墓葬区尚未进行全面钻探,不知其详。城内现有商代摘心台遗址、西坛村学校战国冶铁遗址,在东城墙南段外侧的东关村东头发现一处春秋时期的制骨作坊。

1986乍春,淇县文管所与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进行田野考古调查中,在卫国城东发现了付庄冶铁遗址和东关制骨作坊。.

付庄冶铁遗址南北长,东西宽各约300米。在遗址西部的断崖上和壕沟里发现了冶铁残炉、木炭、熔碴、范扳及残鼓风管等。采集到的陶片有春秋中晚期和战国初期的细陶豆、折沿旋纹陶盆等。东关制骨作坊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50米。在公路北侧灼路沟中采集到的有牛、猪各种骨骼。其中还有留有锯痕的骨片。据东关老人们讲,清宣统年间,附近群众在此挖出三百马车骨头卖给了一个意大利商人,装上火车运走了。从采到的陶片看,与卫国城址和付庄冶铁遗址包含物类同。

从城墙建筑之雄伟,冶铁遗址和制骨作坊规模之宏大,我们似乎可以断言:当时卫国都城朝歌是何等繁荣与昌盛!

猜你喜欢
鬼谷子纣王
旷世奇书《鬼谷子》
周文王以德服人
商纣王的暴政
拿着鸡毛当令箭
牧野之战
鬼谷子考查学生
人生之妙,在于决断
千古奇人鬼谷子:为何他的书被禁千年
深交三种人,绝交三种人
鬼谷子七十二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