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
摘要:鉴于近年来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新媒体已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广泛应用。在这样的形势下,新媒体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新媒体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 高专英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136-01
英语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中的必修课。高职学生不仅有考级的压力,同时也有更多的需求。但是英语课时的限制和教育资源的紧缺,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已成为热点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使用率大幅上升。新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和丰富性等多种特点,使其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一、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新媒体主要是指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以局域网、网络技术和通信设备为主要方式的新型媒体形式。包括数字杂志、微视频、微信和微博等。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方便。新媒体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户可以更方便地浏览信息。因此,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改变巨大,不出门就能了解所有的事情。
其次,即时性。新媒体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灵活、更快捷。信息可以随时公布、随时更新。与此同时,新媒体还能及时地接收反馈信息,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无法给予的。
第三,互动。新媒体的特点之一是互动性强,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传统媒体让学生们失去了话语权,而新媒体却可以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交流,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新媒体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第四,整合。新媒体不仅是重组分散的信息,而且还集成了电视、电脑和音响设备,使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共享,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分配。
正是因为新媒体的显著鲜明特點,所以近几年新媒体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新媒体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微博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微博账号并时时更新。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写微博,发布有关英语学习的内容,并进行沟通和探讨。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也可以发布出来,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探讨。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学生可以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微信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信是最近流行起来的一种网络通讯工具。其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微信将网络作为媒介,可以发送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它完全适用于听、说、读、写的高专英语教学。通过微信的英语教学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输入和输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也是高职英语教学中比较显著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可以很好地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3.微视频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清晰的图像影像和强大的感染力,使微视频成为一个显著的应用新媒体之一。微视频一般指短时间的影像视频,包括微电影、微纪录片或电影电视剪辑视频。学生们可通过观看有关英语的视频锻炼听力和口语。当然,通过观看来自英语国家的资料,能够学习到纯正的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一般来说,新媒体的迅速传播,为高专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专学生完全可以适用新媒体这一新的英语教学方式。高专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新媒体知识,并充分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及时与学生沟通与互动,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Li Xia,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resource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J]. News Knowledge,2012(1).
[2] Wei Jiaqin,Analysis of extension and innovation of English language under new media perspective [J].Theory Research,2012(16).
[3] Meng Ziyan,Actively cope with impacts of new media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J]. Academic 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2013(4).
[4] Jia Pengfei,On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under new media background [J].Journal of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2013(6).
[5] Wang Li,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nglish visual-audio-oral teaching mode based on new media [J].Journal of Changchun Teachers College,2014(3).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