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洁
“小鼻子对准中央C、小手搭好小房子……好!我们把这首《小星星》再弹一遍。”
2017年3月18日,成都城南一家号称“国际钢琴培训中心”的教育机构里,一名老师正在琴房里对一位不到5岁的小男孩进行钢琴教学。
我坐在他们后面,伸长脖子仔细听着老师讲解的要点,因为我知道前面这个小男孩只是把钢琴当成了一个新鲜的大玩具,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所讲技法的意思。
他是我儿子,刚接触钢琴不到一个月。教室外面的沙发上坐满了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家长。这家机构有10间琴房,间间坐满。一些前来练琴的孩子甚至找不到一台钢琴练手。
与这家钢琴培训机构一街之隔的,是另一家由某知名钢琴师投资并代言的钢琴培训机构。它生怕在这个火爆的市场里少分一杯羹,把传单发得满大街都是。“学钢琴的孩子最聪明!”一位工作人员不断地向过往路人强调这点。
钢琴热已经在这个国家持续了30年。据统计,目前中国有3000万孩子在学钢琴,每1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在学琴。
这种热潮我能切身感受到。打开朋友圈,一个个孩子端坐在钢琴前的照片时常看到;每天晚上在小区散步,万家灯火中飘出的琴声此起彼伏;朋友间若聊起家有适龄孩子需要选择一项乐器进行兴趣培养时,有不少考虑的也是钢琴。
我未能免俗,也加入到家有琴童的队伍。
只是,为什么都选择钢琴?
成人世界的投射
在考察各种钢琴培训机构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其他儿童兴趣班的广告单上,印刷的大多是比较写实的画面。比如绘画就会有一张孩子手握画笔涂鸦的照片,轮滑就放一张一群孩子踩着轮滑露齿大笑的场景照。
唯有钢琴则兵分两路,一路走的是唯美风格:三角钢琴、聚光灯下的舞台、钢琴家如痴如醉的表情和姿势……仿佛每个孩子都将成为灯下的宠儿;一路是强调学钢琴带来的结果:聪明、高雅、气质出群。
钢琴已经不仅仅是一件乐器,而是有了高度的象征意义。
这件在明朝时传入中国的西洋乐器,几百年来一直代表着财富、高贵、优雅,甚至是阶层的划分。如果说学区房、中档汽车、良好的教育是中产阶级的“标配”,那么在一部分人眼中,钢琴也是其中的一样。它与中产梦和成功梦微妙相连。
这种想象和投射很容易传染。我在钢琴培训机构和不少家长聊天,其中好几位在回答“为什么让孩子学钢琴”时说,“因为别人家(亲戚、朋友、邻居……)孩子学了”或者“我小时候想学但没学成,现在有条件了刚好让孩子学”。孩子的意愿是第二位的。
一位母亲向我抱怨,她为了圆一个钢琴梦,在问过女儿喜不喜欢钢琴、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迫不及待搬了一台钢琴回家。没想到小孩子的“喜欢”是那么地靠不住,一开始练习汤普森,女儿就叫苦连天不想再学,她不得不靠强压政策让女儿“自己选的琴,哭着也得学下去”,母女的冲突期在6岁就提前拉开了序幕。
还有一类家长则懂一点乐理,对钢琴之外的乐器抱有一种莫名的偏见,认为钢琴才是“万乐之王”。知乎有个问题是“音乐界的鄙视链是怎样的”,回答曰:西洋乐鄙视民乐类,古典类鄙视流行类,旋律类鄙视鼓手类……不管怎么分,钢琴都是绝对的NO.1。所以带孩子学钢琴的家长脸上,大都透着一种隐隐的骄傲,似乎这不仅是财力,还是智慧的体现。
我是哪种?我自问。不得不承认,这些原因似乎都有。也许还因为我幼年的學琴经历,让我从内心认可了音乐带来的益处。于是,在还没想得太透彻前,在某一天,就带着儿子似有意似无意地走到了琴前,让他爬上了琴凳。
无数家庭的期待就是从这一刻埋下。
美国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有次来中国授课,课讲完进入提问环节后,一位年轻女子问:“我的儿子两岁,已经学习钢琴两个月了,您觉得他应该注重技术还是练感情?”
这个问题在两秒钟的静默后引来哄堂大笑,年轻妈妈脸涨得通红。但如果能看到,她身边站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大多是同样热切的、带着骄傲和用力过猛的中国琴童的家长,这些笑声便有了些五十步笑百步的意味。
现场另一位琴童妈妈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时,说很想过去拍拍那位提问妈妈的肩膀:“嘿,放松点儿,你儿子才两岁,莫扎特还要等一年才开始学琴呢!”
其实,从选择钢琴的那一刻起,谁又能真正放松呢?
光有钱是不够的
3月25日,我来到四川音乐学院附近的几条街上。这里各种钢琴琴行、培训机构接连成片,时值周末,人流众多,不少孩子被大人牵着,在这些店里进进出出。持续的钢琴热盘活了与此相关的产业链,新琴、二手琴、出租、培训都不乏人问津。一家琴行里,一对母子正在挑选钢琴。儿子对母亲说:“妈妈,钢琴太难了。”“什么乐器都难啊宝贝,我们买个琴回去,以后就不用老跑琴行练琴了。”
我很清楚,若家有琴童,陪练是家长的必修课。也因此有人把天下父母分成两类:一种是父母,一种是琴童父母。
孩子学琴时,家长在旁边记下老师讲解的要点;孩子练琴时,家长在一旁陪伴、照顾、监督、察看,保证练琴的质量和效果。川音一位教学钢琴十余年的老师表示,孩子能否坚持学琴,又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90%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和陪练的质量。
但在现实生活中,十年如一日的陪练哪有那么容易。
川音毕业、做钢琴教学近十年的王凌老师告诉我,据他观察,有太多父母在孩子上课时全程刷手机,回家陪练的情形也可想而知。他提醒一下让家长也注意要点,对方马上说“宝贝你要认真听哦,我可听不懂”。“若真的连你一个大人都听不懂你让才几岁的小孩来听个什么劲儿?”他说。
王凌表示,现在的80后、90后父母更加注重自我的世界,比起他们的50后、60后父母,是大概率地不愿陪孩子练琴了。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学琴那会儿,父母完全不懂音乐,但每晚练琴时,母亲必会搬个凳子坐在他旁边,不打毛衣不看电视,就看着他练,练错了就拿钢尺敲一下他的手背,“学琴是个孤独的过程,父母是最好的陪练”。
所以,钢琴之路远不是有钱就够的。能有负担起一架钢琴、持续为孩子请好老师的财力,仅仅是故事的开始。选择钢琴前得先问问自己:你有足够的精力和耐心在孩子学琴路上认真陪伴吗?如果你都没有勇气去做,那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一定能做到呢?
知乎上钢琴话题优秀回答者Mr1900说,真正在乎孩子钢琴路的家长,都是会下比孩子更多的功夫,努力跟孩子一起成长。只是这样的家长真的太少了。
郎朗和他父亲郎国任曾一起出书《我和郎朗30年》,里面那种近乎变态的陪练让人心惊。然而日后回顾郎朗成功史的人,包括郎朗自己,都不得不承认郎爸陪伴的重要性。就像郎爸所写:“我想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父亲领着孩子,日复一日,学习钢琴演奏,陪伴他的每一步。”
摆脱考级魔咒
钢琴能陪孩子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关乎于我们让孩子学琴的初心。
据统计,想要达到钢琴的中级阶段至少需要学习8年-10年。在这么长的学习阶段中,琴龄达到1年-3年将流失三分之一;琴龄达到4年-7年将流失五分之三;越到后面流失得越多,最后坚持下来的凤毛麟角,只有5%。
学琴无疑是苦的。上海音乐学院唐哲教授说,“我的童年是浸在汗水、血水和泪水中的,是最真实的没有童年的童年”。一位美籍俄罗斯钢琴大师提起小时候学琴,奶奶用戒尺打他手心,六十多岁的人眼里都带着泪。
然而,這种苦其实也是对孩子意志力的考验,突破这个阶段的苦,钢琴就会由浅尝辄止的兴趣变为一种深层次的快乐。
在中国,会直接影响孩子与琴关系的,是考级制度以及围绕它产生的钢琴学习模式。
我的一位同事,女儿学琴已6年有余。她跟我讲述了见过的形形色色的琴童家长。其中大多数,学琴的目标就是为了考级、拿奖、升学加分。这样学出来的孩子大多在升学等目的达到后,就再也不愿意碰琴。考完钢琴十级,似乎成了家长和孩子共同的解脱。
当考级证书成了终极目的,学钢琴成了手段,钢琴艺术层面的价值就会被忽略。孩子被逼着早点弹出《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G大调奏鸣曲》,连滚带爬学着一种不知所谓的东西,天天如此,得不到丝毫属于音乐本身的享受,当然会厌恶。
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钢琴老师陈莎告诉我,她这两年已经不再收考级生。“很多老师身不由己,他们也想好好教,但家长急得不行,人家孩子都能弹《献给爱丽丝》了,你这儿怎么还在练指法?那好吧,基本功我不管,音乐素养我也不管,只管你考级能过就行。”
“考级不是不可以,而是应当成检验水平的手段,不是目的。”我同事说,她女儿一直没考级,在小学最后一年直接去考了业余10级并通过。现在上初中了,在学钢琴即兴伴奏等更深的知识。
钢琴达人Molho对好的钢琴老师曾有这样一个评价: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风格以及个人钢琴水平、进度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并穿插针对节奏、审美、乐理、作曲、音乐史等各种方面的训练。
也许,让功利的归功利,钢琴的归钢琴,更能回到音乐的本源。三毛说,将来父母不在你身边,音乐可以排解你的忧伤。这是以另外一种方式理解世界的途径。
而这些美好又遥远的愿望,是那些靠爬才能坐上琴凳、伸着一双胖嘟嘟小手费劲摁下琴键的孩子们现在并不知道的。
“妈妈你快来!”刚弹完一遍《两只老虎》的儿子兴奋地叫我:“我把我的小老虎带出去爬山,一只一只又散步带回来了,你看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