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环渤海建出天下粮仓

2017-05-03 09:18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环渤海粮仓

本刊记者|杨阳

李振声:环渤海建出天下粮仓

本刊记者|杨阳

“中国可以养活自己”,李振声院士在2005年博鳌论坛上向全世界发出声音。占耕地总面积1/36,但增产粮食却占总量的1/10,“渤海粮仓”项目正在创造我国农业史上的奇迹。在环渤海地区建立起养活国人的天下粮仓,让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产量可喜的农田,李振声院士对到2020年实现增粮50亿公斤的目标有信心。

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也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1994年,美国人莱斯特·R·布朗发表报告《谁能养活中国》,这份报告描述了一个令人恐惧的前景——伴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高速工业化进程对农田的破坏以及人口的急剧膨胀,中国在21世纪初期,将无法独自养活10多亿人口。针对这一预测,李振声院士汇集了我国近15年的有关数据,与布朗预测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布朗的三个推论都不正确,都不符合中国实际。2005年,李振声院士在博鳌论坛上向全世界发出声音:“中国可以养活自己”。

保障粮食安全、让“中国可以养活自己”,就必须确保粮食增产,李振声院士把目光聚集到了环渤海的中低产田。

“两条腿”走路 保证粮食安全

李振声院士一直关注着粮食安全问题。从1999年到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连续5年下滑的情况。2004年,他在人文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粮食恢复性生产,时不我待”的讲演。

“在这之前我在一些场合就谈过粮食产量下滑的问题,但未引起人们重视。”李振声说,“那次人文论坛我觉得是个机会,就做了一些准备,发现粮食产量下滑的问题确实严重。”

1998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是5123亿公斤,到2003年已经下降到4306.7亿公斤,5年减少了816.3亿公斤;人均粮食从410.5公斤下降到333.5公斤,相当于80年代初的水平,后退了20年。“我就如实地讲了出去,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同时,我分析了减产的原因,发现70%以上的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不到30%因素是粮食单产的下降,”李振声说,“即政策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因此提出争取三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13年4月8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左三)视察山东无棣“渤海粮仓示范样板”

李振声说:“从后来实施的情况看,由于中央采取了有利的支农措施,连续三年实现了恢复性增长,2004年恢复到4694亿公斤,2005年恢复到4840亿公斤, 2006年达到4974.5亿公斤,已近5000亿公斤。”

粮食增产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李振声院士分析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局面,发现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是从1952到1962年。这10年间,粮食单产在低水平上徘徊(亩产100公斤左右),粮食总产随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减而波动。“这个阶段粮食增产的主要办法就是开垦荒地,”李振声说道,“那时我国还有未开发的土地可以开垦,像‘北大荒’就是那个时期开垦的。”

第二阶段从1962到1998年。在这36年里,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虽逐渐减少,但粮食单产快速增长(亩产从100公斤增长到300 公斤),因此粮食总产量呈现随单产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这个阶段也是我国粮食单产与总产同时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个阶段主要是靠科技发力,”李振声说,“这三十多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较快,虽然粮食的播种面积减少了,但是粮食总量是增加的。”

第三阶段是1998到2010年。这12年里,我国粮食单产在较高水平上(亩产300公斤左右)徘徊,出现了像上个世纪50年代那样粮食总产随播种面积的增减而波动的情况。

第四阶段是从2010年至今。由于耕地面积减至18亿亩红线,粮食播种面积已无调控余地而基本固定下来,我国粮食增产已经进入到单产决定总产的时代。同时单产也进入到缓慢增长时期,所以就会呈现总产随单产的增减而波动的态势。

李振声对记者说:“粮食增产就好比走路,‘一条腿’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一条腿’是提高粮食单产。只靠‘一条腿’走路是不行的,必须要两者都考虑到。”

受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的影响,我国区域粮食单产水平差异较大。高产区的粮食单产水平已经很高,而面积确定,依靠粮食高产区增产难度很大,且增产的潜力不足。在粮食中低产区,一方面粮食的单产水平较低,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另一方面,在粮食中低产区的一些盐碱地还处于荒地,具有开发利用的空间。

“我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很珍贵,”李振声说,“想要粮食增产,还是要提高中低产田的产出。”

人物档案

李振声 生于1931年2月25日,曾用名李永源,山东淄博人。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世界性难题的攻克者、蓝粒单体小麦染色体工程的开拓者。曾任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研究实习员,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西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李振声在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李振声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聚焦中低产田 环渤海建成粮仓

将粮食中低产区作为粮食增产的主阵地,李振声院士将目光聚集到了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中低产区主要分布于渤海西部海拔低于20米的低平原区,是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包括粮食单产低于400公斤/亩的河北、山东和天津的 60个县市(区),总耕地面积 4000多万亩。在“渤海粮仓”项目立项之初,环渤海地区有盐碱荒地1000多万亩,是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

“环渤海中低产区符合粮食增产‘两条腿’走路的特征,”李振声对记者说,“中低产田具有较大的产量提升空间,同时,这里还有充足的后备耕地资源。”

2011年7月,李振声院士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名为《建设“渤海粮仓”的科学依据——需求、潜力和途径》的文章。这也是“渤海粮仓”这一名称被首次提出来。

李振声院士在文中指出,到2020年,环渤海地区有增产50亿公斤粮食的潜力。

中低产田改造可以增产粮食24亿公斤。根据过去实施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改良后以县为单位的粮食增产幅度调查,小于350 公斤/亩的中低产田增产幅度100公斤/亩·10年,350—400公斤/亩的中低产田增产幅度30公斤/亩·10年。据此推算,到2020年4000万亩中低产田可增产粮食 24亿公斤。

开发荒碱地可以生产粮食5亿公斤。在“渤海粮仓”项目立项之初,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计划到2015年将开发100 万亩荒碱地用于粮棉生产,保守估计可生产粮食5亿公斤。

棉改粮田可以增产粮食21亿公斤。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棉花主产区,播种面积约 2500万亩(中低产区有 900万亩),依据河北省粮棉结构调整规律,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粮棉比较效益的提高,棉改粮田趋势增强,棉花将进一步向滨海盐碱地区转移。初步估算,环渤海地区有望调整出300万亩棉田用于粮食作物生产;按2011年的产量水平(小麦+玉米700公斤/亩),将增产21亿公斤粮食。

“增产50亿公斤不是空话、大话,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李振声院士说道,“这些还是保守估计,是绝对可以达到的目标。项目取名‘渤海粮仓’,因为项目实施后环渤海地区便是真的粮仓”。

养活国人 天下粮仓

“渤海粮仓”项目的目标是到2017年增粮30亿公斤、到2020年增粮50亿公斤的。据估计,到2020年,全国18亿亩耕地的粮食增产总量目标为500亿公斤,“渤海粮仓”项目涵盖的500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1/36,但增产粮食却占总量的1/10。如完成,这一项目将是我国农业史上的奇迹。

将环渤海地区建设成为养活国人的粮仓,李振声院士有三点改良思路。

一是对土地的改良。环渤海地区主要的土地改良对象是盐碱地,这一部分包括中低产的盐碱地和未开发的盐碱荒地。“中科院在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改良中有丰富的经验,”李振声说道,“改良环渤海地区的盐碱地有挑战更有信心。”

据李振声院士介绍,“渤海粮仓”立项之初,中科院已在环渤海周边的河北、山东和天津市建有8个试验示范基地,从实践中证明盐碱地改良的可行性。禹城试区采取的潜群井强灌强排治理重盐碱地技术,当年可使重盐碱地耕层含盐量由1.9%降至0.2%,在寸草不生的光板地上实现小麦产量251公斤/亩、夏玉米300公斤/亩;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采取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改良滨海重盐碱地技术,当年可使耕层土壤含盐量由 2.0%左右降至 0.4%以下,棉花当年产量达 250公斤。

二是对作物品种的改良。选育耐盐高产作物品种是环渤海中低产田粮食增产的重要保证。遗传发育所培育的耐盐优质小麦“小偃81”示范表明,在含盐量0.2%左右的中轻度盐碱地上,平均亩产达400公斤,亩增产100公斤。李振声说:“耐盐粮食品种的选育是增产的前提。好的小麦品种在中低产田中可以实现产量的提高。”

2016年5月27日,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左三)考察南皮站盐池小麦。

三是农艺、农技的改良。农艺、农技的改良是提升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渤海粮仓”项目实施粮棉两年三作栽培模式,实现粮棉双丰收。根据南皮站试验结果,棉花收获后播种的小偃81冬小麦,亩产量可达450公斤以上,加上玉米亩产550公斤,冬小麦-夏玉米-棉花两年三作平均每年每亩可增产粮食500公斤。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在产量上较玉米的一年一作的栽培模式有较大提升。山东的滩涂盐碱地稻-虾、稻-鳖、稻-蟹混养模式更是提升了农民收入。

环渤海地区建成为天下粮仓,李振声院士把目光放至全国,从全国再寻找“粮仓”。“我国有五块面积较大的盐碱地区域,”李振声院士对记者说道,“黄淮海地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中科院的努力下实现增产,环渤海地区在‘渤海粮仓’项目实施中也会实现增产,完成到2020年增产5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没有问题。而我国其他的三块盐碱地区域将会成为我们下一步攻克的目标。当然,这些区域较黄淮海地区、环渤海地区的改良难度较大,我们也在进行耐盐品种选育,以便适应更苛刻的环境。”

截止2016年底,“渤海粮仓”项目已经提前实现项目之初所定的2017年增产25亿公斤粮食的目标,环渤海地区已建出天下粮仓,正如李振声院士所说:“中国可以养活自己”。

猜你喜欢
环渤海地区环渤海粮仓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火出圈了!2000亿尾的环渤海虾苗圈跑出了一匹黑马
基于ARIMA模型的环渤海典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研究
金口河区:守护“粮仓”织牢监督网
环渤海地区设施蔬菜土壤障碍与治理措施
撂荒地变粮仓 有机种植出效益
粮仓
环渤海港口群内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海洋产业链的构建研究
环渤海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