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云杰,张英明,周桂凤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风险及其管理
季云杰,张英明,周桂凤
互联网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真正的基础设施之一,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然而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致命的风险,如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监管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等,采取有效措施来管理这些风险已是刻不容缓。笔者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探讨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并就如何管理互联网金融风险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互联网金融;发展风险;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和信息,实现资金流转并完成交易的一种运作模式。互联网金融不是两者简单的有机结合,而是在成熟的网络技术条件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发展契机,这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发挥着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作用。
凭借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层出不穷,我们可以通过表1来了解一下互联网金融一些常见的模式。
表1 互联网金融的常见模式
以下我们将选择一些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是众筹。众筹就是通过互联网向互联网的使用者募集项目资金,以达到项目平稳运作的目的。众筹平台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其流程大多可以归结为:需要资金的团队或者个人向众筹平台提交自己的策划案,然后在此平台进行项目的展示,如若有感兴趣者,可直接投入资金供项目继续进展。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重要模式,众筹除了与其他模式一样,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之外,众筹还有其独特的创造性,能够完美嫁接中小企业,尤其是这些企业的资金需求。众筹在中国的发展十分迅猛,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互联网众筹平台数量走势
在全球高速增长的趋势中,中国众筹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起步早。美国是众筹的起源国,中国众筹的出现距其仅相差两年,在时间点上几乎与世界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第二,发展慢。目前而言,中国的众筹不论从筹资规模、项目数量还是参与人数来看都远远落后于美国,由此而损失的利益可想而知。这种差距对于我国众筹未来的发展也是一个激励。第三,发展空间大。中国的众筹以2011年"点明时间"的成立为兴起的标志。自此以来短短几年内,中国集中出现了很多个众筹网站,如众筹网、大家投等。其中,中国梦网等在成立之初,就有了很好的发展业绩,在后期发育过程中更是收益可观。
其次是第三方支付。通俗来说,第三方支付即付款人与收款人之间通过第三方平台形成的一种支付模式。而这些充当桥梁作用的第三方平台,地位或许可以比拟成人们常说的中介机构,对于成为第三方平台的机构种类没有多大限制,甚至可以是一些非金融非银行机构,但要求是必须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平台采取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链接收付款双方。而在此之前,支付清算则在银行和顾客之间进行,商业银行再通过中央银行实现商业银行间的清算,客户不能直接与中央银行建立清算关系,而且多次交易严重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近年来,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都大放光彩,现在人们购物、订餐、订票、订宾馆几乎都是通过手机在互联网上进行操作,不得不承认,这些软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我们的生活,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就拿刚刚过去的“淘宝双十一”为例,从图2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些年淘宝双十一的成交额,每年都在刷新着记录,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迅猛。
图2 2012—2016年双十一当日淘宝成交额
(一)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优化交易流程和双方决策
在金融行业中,买方和卖方只有通过"信息"的流动和传递,才能够有效地做出相关的投融资决策。可见,信息对于辅助决策具有重大作用。然而市场经济行为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互联网金融恰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性。互联网金融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优势,可以快速、全面、精准地获取信息,从而帮助中小企业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首先,由于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信息收集量大、获取信息简洁方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互联网交流,更多的信息在人们的交互过程被收集并不断传播,这样的发展不断聚集,达到一定的程度,"大数据"就诞生了,也有了足够的使用价值。其次,类似于众筹之类的融资方式本身就为中小企业或项目融资信息的披露提供了渠道。这种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方式链接了投资者跟中小型企业,使两者之间互相受益。
(二)降低了交易成本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渴望深度参与经济建设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和投资回报。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利益不容小觑。资金供求双方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以及自行定价和完成交易,这样就没有了传统金融中介,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且信息可以完全被匹配给双方,各取所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们在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时,都会优先考虑具有一定品牌和信誉的机构或者企业,显然一个机构或者企业的品牌和信誉的建立离不开已有顾客的有效评价,这种评价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下是很难实现的,而互联网则使它成为了可能。现在依托互联网的众多使用者可以快速高效地搜集相关的信息,降低消费者选择难度,交易成本锐减。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公开透明,消费者可以高效率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省时省力且收益高。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网络这种模式进行匹配交易方,有效节省了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和融资成本。
(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Udell和Berger认为,由于企业管理混乱、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原因,外界对中小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难以掌握,外部投资者在不能明确看到投资回报时往往不会选择这样的中小型企业,这就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而互联网是一个共享的平台,互联网金融应用了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提高了对动态金融数据及信息专业化的加工能力,中小型企业的更多没有完全披露的信息得到挖掘及展示,使用户能够从巨量数据中实时分析相关中小型企业的交易信息,从而更全面地预测金融行为来进行风险控制及制定经营决策。这样外部投资者可以通过掌握中小型企业的真正经营状况,做出适当的决策,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
(一)信用风险
信用是任何行业想要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互联网金融业也是如此。一旦缺失信用,互联网金融将很可能被扼杀在发展初期。而当下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违约风险与欺诈风险两个方面。
1.违约风险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尽管这些年发展迅猛,但是由于缺乏完整的信用管理系统,它的违约成本很低,这使得有些融资者以身试法。其中最突出的便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用违约。以P2P平台为例,近些年,P2P网贷问题日益加剧,如表2与图3所示。P2P网贷问题主要是到了年底,投资人与借款企业资金都迫切需要资金,从而导致行业兑付压力加大,这时一些实力不强、运营不规范的平台就会提现困难、停业甚至跑路,如图4所示。这些违约现象不但直接使相关债权人、交易对手利益受损,而且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给整个行业带来众多负面影响。
图3 历年问题平台数量
表2 P2P问题平台数据统计一览表
图4 2015年问题平台事件类型分布
2.欺诈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业,经常听闻有欺诈行为。而大体上金融欺诈可以归为内外两部分。内部欺诈主要是因为管理机构不完善,内部人员通过挪用公款、篡改数据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这样不但侵害投资者利益,还对该金融业的网络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造成影响。而外部欺诈主要是融资方抓住许多投资者对该行业的了解不多、金融投资知识薄弱这一特点,通过夸大收益、违规保证收益、风险提示不足等手段,达到骗取用户资金的目的,例如前段时间的E租宝事件这一旁氏骗局,由此看出欺诈风险给互联网金融业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
(二)法律风险
对于法律风险,主要是因为相关法律条文的不完善而带来的风险。我国现阶段关于金融业的法律,例如证券法、银行法之类,几乎都是针对传统金融业的,而就互联网金融颁布的法律条文,虽然近些年在网络贷款、第三方支付以及纲领性文件等领域,都在陆陆续续地颁布与完善法律条文,如表3所列举,但是依旧十分欠缺。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很多漏洞,让融资方有机可乘。同时在处理相关问题方面,由于没有成文的规定作参考,而且相关的法律效力不高,这大大增加了处理问题的难度,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表3 互联网金融涉及的主要法规、政策制度一览表
(三)监管风险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保障,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行业,及时有效的监管并不是那么容易执行。尽管针对以往监管部门分工不均这一问题,已经通过颁布相关条例进行解决,如图5所归纳的监管分工情况,但是这一行业的监管方面依旧存在许多难点。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虚拟化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再加上交易过程的不透明性,监管者很难及时掌握交易信息,也不能够准确地掌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情况,这无疑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与阻力。
图5 各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分工
(四)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依靠互联网信息数据进行发展的金融行业,它对于网络技术的依赖性很强。而技术的风险主要是由网络病毒与黑客两部分引起。网络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破坏能力强等特点,给互联网金融业带来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一旦一个程序受到感染,则短时间内整个设备、网络,甚至是整个运行体系都会被破坏,这样某些关于交易的信息数据容易外泄,给交易双方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另一个风险来源便是黑客技术。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45%的网民遇到过网络安全情况。而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个体系不完善、而涉及交易金额巨大的行业,定会吸引许多黑客铤而走险,他们或许会窥探交易,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截获,以此侵害交易双方的利益,满足私利。
(五)动性风险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长期发展下去的潜力,主要是看其流动性。而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业缺乏存款准备金等保障,很难及时有效地处理短期借款、预期外资金外流等情况,这样很容易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而金融机构一旦遭受资金流动性的干扰,便会选择最直接的方式,大规模地出售资产以解燃眉之急,但这会降低资产价格,易陷入恶性循环。
(一)加大宣传普及力度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但发展迅猛的金融行业,虽然逐渐被大多数人认识与接受,但是许多投资者只是了解其表面的交易流程,而对其本质知之甚少,导致他们的风险意识很淡薄,因此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来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很有必要。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业的一种创新模式,与传统的金融业相比,它的风险显得更加普遍、也更加多样化。所以投资者必须要具有风险防范意识,不要被表面高收益的金融平台蒙骗,而忽视了其背后隐藏的风险。而在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同时,也是在迫使筹资者自觉提高自己的诚信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创建一个积极阳光的交易环境。
(二)强化法律制度建设
虽然如今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加,但是相较于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速度,这种增设强度依旧不够。因此需要大力增设相关的法律制度,并将以往针对传统金融业的法律进行修改完善,使其同样能够适应互联网金融。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日新月异,还需要根据日常交易中新出现的情况,对相关的法律进行及时修订完善,使之与时俱进。
(三)完善监管体系
要想完善监管体系,我们可以根据其风险的缘由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一部分“混业经营”的现象,这类现象相关的参与者数目庞大,同时涉及的监管部门众多,因此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监管显得尤其重要。其次,需要对以往的监管模式进行整改,采取综合性监管模式,提高该行业的准入条件。除此之外,还应借鉴先进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方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系。
(四)提高技术水平
互联网技术水平,是互联网金融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提高技术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方面。一是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互联网金融因为涉及领域广,并且极其依赖于信息技术,因此十分需要专业人才。而对于这些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其掌握传统金融业的专业知识,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要求也很高,两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则是加大网络安全技术。互联网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托,网络风险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利益,因此必须尽力解除网络病毒、黑客入侵的威胁,那么发展互联网安全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推广使用密钥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交易安全,减少网络风险威胁。
(五)建立健全运营风险管理体系
流动性风险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项运营风险,其严重威胁到互联网金融能否长久发展下去。然而,想要确保金融资金的流动性、保证金融资金的安全,则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该做好风险评估工作,能够权衡风险与收益,保证在风险发生时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亏损降到最低。其次,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全面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将所融资金用之有道、用之有度,使所融资金能够被充分使用,但同时不至于被滥用。再者,便是将风险责任落实到位,一旦风险发生,便由相应负责人承担相关责任,这样既可以调动相关工作者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风险管理体系的效率。
[1]李东荣.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王在全.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3]戚澜译.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分析[J].品牌月刊,2015,(10下).
季云杰,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
张英明,男,江苏洪泽人,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司金融与理财;
周桂凤,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
F832
A
1008-4428(2017)04-88-04
本文是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年省级重点项目“互联网金融给中小型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项目编号:201610320017Z)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