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莹
摘要:小学教育是每一个人所接受的最基础的教育,对于学生一生所接受的教育过程意义重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将对一个人未来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理解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因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这一年龄段学生学习能力有限的特点等种种原因,而造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无法顺利有效地开展。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形式等有效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安排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未来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因此,正确适当地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现如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教学观念落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解不深入以及教学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等,时刻影响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依旧遵从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更倾向于向学生输出知识而不是让学生独立主动地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根据教学安排进行单纯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实际的接受理解能力和参与程度,同时有些教师局限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注重标准答案,轻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学生尚未有充足的时间深入体会文章之前便直接进行文章的写作手法、表达情感等语文知识的教学,使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学生实际学习效果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正确指导,很少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选择哪些合适的阅读资料,将阅读教学只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讲解上。
2、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解不深入。学校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过分看重阅读题目的得分情况并以此评价教学阅读教学的实现情况,所设置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切实依据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侧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大部分教学时间分配在学生对字词、造句等知识的反复训练上,对阅读教学的时间分配就相对较少,阅读教学过程比较仓促,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的培养。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所教授的内容和方式都较为单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大多仅限于教师对于所讲授的文章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寫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讲解,而教学形式也只是教师的单纯讲授。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理解语文阅读与自主表达的能力,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经验中,而应与时俱进,开拓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体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真正内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应针对该年龄段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理解能力进行适当的阅读教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明确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的职责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如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2、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不是局限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枷锁,而是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来检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合理有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的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或是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将阅读文章的场景和人物经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3、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形式这一方式来提高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教师可以在对阅读内容进行讲解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感受,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或是在教学环节中增加学生们的讨论过程,让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而提高自己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也可以在交流过程中通过他人的不同视角而收获不一样的感受。教师也可通过辩论等形式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如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学生在学完后都会感到有些困惑:在现实生活中,像父亲那样的严爱和像母亲那样的慈爱,哪一种爱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呢?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给他们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辩论会上,代表慈爱的一方紧紧抓住严爱中打骂等体罚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从儿童的心理健康角度展开辩驳,而代表严爱的一方则从慈爱中找到由于慈爱可能带来的溺爱进行反击。在这一辩一驳中,学生加深了阅读时的积累——他们引用了很多自己在书上看到的具体事例和一些名言警句进行辩论,对表达方式展开具体实践;他们在“辩”的过程中用上了犀利的语言,实现了对积累词语的灵活运用;用上了关联词语连接句子,使句子更简练;用上了反问句等各种句式,使表达的效果更强烈。这些都是阅读的一种延伸——在“听”的过程中他们既能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也能很快地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观点。
三、结语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观念落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解不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转变教学观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形式。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从而培养出更多阅读能力强审美情趣高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杨建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5,(3):60.
[2] 石媛媛,李笑笑.探究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5,(15):320.
[3] 朱成友.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