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人凡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4G移动网络在我国大力推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目前,面向2020年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将着重对5G移动通信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了5G移动通信的重点技术,为我国5G移动通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 发展现状 MIMO技术 自组织网络
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推动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经过了传统2G到3G再到4G的升级,网络服务功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目前正朝着5G移动通信发展,因此,对5G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其重点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5G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移动网络面向的2020年移动通信市场需求,其是社会进步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的通信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逐步趋于完善,4G移动通信进入成熟阶段。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将视野投向5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013年,我国正式着手5G移动通信技术开发,将其作为863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5G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作为我国通讯领域的重要课题。2013年初,我国成立了专门的5G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团队,团队由多名通讯领域著名专家组成,围绕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及研究方向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规划了5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框架及方向[1],力图能够尽快融入国际5G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中,获取竞争优势。为了顺应时代变化及通信行业需求,同年6月,我国实施了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一期研究计划,提出重点研发5G无线传输、频谱开发等重点技术,强调逐步实施无限传输技术测试及网络性能评估。为了提升研发效率,有关部门还将部分研究项目进行分工,使各个研究小组能够专门从事一个项目的开发,为加快5G移动通信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等均参与到5G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工作中。2016年初,我国的5G技术试验正式启动尽管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前景良好。
二、5G移动通信的重点技术
2.1超密集异构结构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5G网络的多元化、综合化、智能化研究,智能化终端的普及使数据流量激增,为了满足用户网络需求,必须降低小区半径、增加低功率节点数。超密集组网致力于5G网络数据流量的提升[2]。在未来无线网络中,无线传输技术低功率节点密度能够呈十几倍增加,不仅能够缩小站点距离,而且能够实现一对一服务,形成超密集异构网络。该密集化网络构造能够缩短节点与终端的距离,提升功率效率及频谱效率,进而提高系统容量。
2.2M assive MIMO技术
MIMO技术能够提升系统频谱效率及传输可靠性,其在4G、3G移动通信技术中便有所应用。然而该技术较为复杂,且存在空间占用问题,导致收发装置天线数量过少。而M assive MIMO技术则能够实现对天线数量的提升,增加容量与可靠性,具有一定的优越性[3]。该技术能够提升空间维度资源利用率,降低信号干扰,提升整体功率效率,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
2.3全双工无线传输技术
传统的4G通信技术仅能够在同一时段、同一频率下进行单向传输,而全双工无线传输则能够实现双向同时段同频传输,增强频谱资源利用的灵活性。该技术能够促进5G系统對无线频谱资源的深度挖掘,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热点技术。全双工无线传输技术也有自身的阻力因素,当进行同时段、同频传输时,受功率差异影响,会出现严重自干扰现象,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
2.4自组织网络技术
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往往需要运营商亲自维护,基站及网络部署维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不仅人力成本高,而且整体服务效率较低。而自组织网络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SON技术支持下,无线接入技术能够实现自我融合配置,进行网络协同优化。然而该技术不能够满足多网络协调需求,操作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对新的自动邻区关系技术进行研发。
2.5 D2D通信技术
未来5G网络在网络容量及频谱资源利用方面均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信道模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能够增强用户的体验。D2D通信能够提升系统性能,降低基站压力,是5G移动通信技术的重点技术。
三、结束语
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5G移动通信技术成为通信领域的必然趋势,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致力于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其将会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前景一片大好。
参 考 文 献
[1]尤肖虎, 潘志文, 高西奇,等.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 44(5):551-563.
[2]王广增. 关于5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分析及其未来发展前景分析[J]. 中国新通信, 2015, 17(19):56-56.
[3]孔令兵.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 通信电源技术, 2015, 32(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