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 刘咏莲
摘要:由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建华先生所著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从文化人类学、全球性视角出发,对"现代"与"后现代""工业"与"后工业"等音乐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做了历时的梳理,从共时的角度跨学科、跨文化地对构建适合中国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提供了多观点的理论支撑,彰显了作者广博的学术视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本文在对该书逻辑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和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以及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后现代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3-0025-03
一、本书的逻辑框架
(一)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性质界定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是边缘的、差异的、现象的、解释的和生态的音乐教育学,并以后现代哲学、哲学解释学、现象学为学科基础。
(二)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时代背景及国际发展
1.音乐教育学科思考的背景:工业社会以拥有生产工具为权重,以工业为主轴,以工业制造业、欧洲资本主义、理性主义为标志,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和现代高新技术的推动,文化商品化导致了“文化工业”的出现,文化工业是工具理性的代表,使艺术和文化趋同,导致了大众的异化,由此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以拥有信息和信息科技为重心,以资讯为主轴,以跨国资本主义或全球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为特征①。全球化导致的文化趋同和文化霸权和现代主义的一体化世界观在某种程度上有一致性,因而需要后现代主义进行批判;2.美、德后工业社会中的音乐教育:之所以将美、德两国的后工业社会音乐教育单独举例,是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国家,也是最先提出多元文化概念的国家,而德国是较早认识到工业社会给音乐教育带来一系列危机的国家之一,因而具有借鉴意义;3.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事件——1967年7月23日至8月2日在马萨诸塞州召开的唐哥伍德会议内容介绍。该宣言以“后工业时期的音乐教育”为议题,商定了八项决议;其中“所有时期各种风格、形式和文化的音乐都应归入课程”②实际上正式提出了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
(三)后现代学科与音乐各分支学科的关系
后现代宇宙观、后现代哲学、后现代美学、后现代心理学、后现代人类学和后现代教育学对西方机械的、技术理性的、普遍客观的、文化无涉中立的现代性进行了批判和质疑,而东方有机的、生态的、差异共存的、文化情境整体的观念与后现代观念的转向趋势一致,由此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当前中国音乐教育以西方音乐教育学理论为基础,造成了对自然生态音乐、生活世界音乐和非控制的音乐的压迫③。作者呼吁中国音乐教育学需要深刻认识传统音乐教育学同一性和现代性的悖论,实现文化和学科的转型。
(四)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家及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
对雷默、罗伯特·沃克、布莱金、内特尔、克莱南和埃利奥特等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家的观念梳理,通过对他们音乐教育思想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三点共性:1.重视即兴,强调音乐实践活动不只是演奏和演唱;2.重视理解过程,文化和语境的作用,重视生活经验;3.由于文化是多元的,那么由文化界定的音乐必然是多元的,音乐教育也由此是多元的。
(五)对当前音乐教育审美的、开发的、学科教育学的、物理学的现代范式批判及文化哲学的、理解的、现象学教育学的、生物学的后现代范式转换
作者通过多学科多视角的剖析为我们构建了新的音乐教育学理论框架:人类社会已经从“技术兴趣”课程为代表的大工业化时代迈向以“理解兴趣”课程为代表的信息社会时代,工业化制造时代只注重“音乐作品”生产,唯科学是图,忽视人的生活世界,这些危机的日益暴露最后导致了工业社会永恒的终结;信息产业时代要求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作、对话、将人置于整个生活世界考察,而不是仅限于狭小的“音乐技术”或“审美”世界的理解,在“主客合一”的视阈中理解他人的理解,才能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信息。此外,作者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个案,在哲学、教育学、音乐文化学的基础上自制了音乐教育理论硕士研究生的后现代课程范式,以讨论、对话、交流、问答等为教学形式。教学相长,为高校音乐教育理论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最后作者将中国音乐教育置于全球化视野下思考,提出高等教育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进步相比还存在观念及课程设置滞后的问题,应主动投身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潮中,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全球化视野,本土化发展
纵观全文,作者反复强调建立在西方科学基础主义上的西方音乐科学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而中国音乐教育自20世纪以来一直以西方音乐教育为“模子”建立学习目标,丧失对音乐学习的文化目的和意义的思考。呼吁当今国民音乐教育应当转向以文化理解为目标的、高度信息化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不是高度音樂技能化的工业文明审美的音乐教育。
在人类已经迈向信息社会的今天,权力斗争可能日渐集中在知识的分配与掌握上,但笔者认为,地方化才是保卫未来的途径,用教育去唤醒人们的文化身份认同,用教育去摇动人们长期以来被西方中心论和自我殖民束缚的牢笼,用教育去重建人们对自我文化的尊重更加重要。
三、对中国传统音乐和地方音乐传承的思考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全球音乐文化视野,信息化带来的教育全球化趋势已无可避免。在这样的观念转变下,就需要我们用生态的、延续的、发展的和整体的观点去看待文化,既尊重教育信息化的复杂性,又尊重音乐文化的整体性。在语言、地域、社会等环境中去关注地方音乐,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融入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中,从而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随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流行音乐、电子音乐、世界音乐使传统音乐的地位日渐式微;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要求我们以差异共存,同在而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音乐,与世界音乐实现平等对话,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起对自我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主动担当起中“复魅”传统音乐的话语权的责任,同时注重保持传统音乐在与世界音乐交流中的正宗性。
进一步说,要强化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身份认同,走好中华民族文化与文明的现代发展之路。从继续扎实我国的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实力,改善并维护好生态环境做起,让我们的国民真正地从内心对国家各部分满意,以身为中华儿女自豪。
要增强国民的地方文化身份意识,实现文化自觉,唤起他们的地方文化忧患意识。学校应当以地方文化为基点,做好乡土本位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地方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在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很多文化族群可能因为生活所迫或家庭因素分散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血缘、地缘和业缘将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是要唤醒他们内心深处对所属地文化的身份认同感。
传统音乐在校园中的课程设置应当让学生树立文化认同。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只有在与异文化交流和碰撞中才会产生和加固,因此课程设置应当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多元的音乐文化,让他们感受到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才会对自我的文化身份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此外,地方音乐文化的课程教学应置于历史和文化的整体语境中进行,既要从历史观出发对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有完整把握,又需要从地域和族群身份等视角对其多元认同进行分别观察。要摒弃原有的以西方音乐体系的基础课程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服务④的民族附加模式,而是在大学科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重建文化音乐的概念。
对于要自觉保护和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当地居民来说,重要的是对他们所负责的对象建立自信:坚信地方音乐的未来发展是光明的、长期性的、可持续的。有了这样的自信,身为传承者的参与感便会增强,想要主动保护和传承家乡音乐的劲头也愈盛。在这样对本土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观念背后,需要对传统文化认可的支撑。如果说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这株参天大树上一根粗壮的分支,那么本土文化就是这根粗壮分支上强有力的枝丫。传统仪式赋予现代社会的意义是乡土社会对秩序和伦理的认可。因此地方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当地居民对整个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可、自信与自觉。这就需要当地居民具有开阔的视野,能够接纳当前世界作为全球性社区的存在,理解其他地区音乐文化与本土音乐文化同等的价值,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在认识并了解其他地区文化后仍能对本土文化葆有自信的态度是真正的立足于传统文化的自信观,也是无法轻易撼动的。如果我们能在学校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并感受到传统音乐及其繁衍生息的生态文化样貌,了解中国戏曲与方言、地域、历史的共生状态,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地区性音乐风格文化自主体系,相信他们一定会对我们的传统音乐褒有深厚的情感。
中国的儒家观念讲求“中和位育”。彼此尊重、彼此包容也是世界多元文化之间能够实现“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文化共生理念的基础。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⑤。
注释:
①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頁。
②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第19页。
③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第199页。
④管建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课程历史文化重建的思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48页。
⑤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161页。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