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弹拨乐器分类研究

2017-04-30 02:03王婷
人民音乐 2017年4期
关键词:类型化乐器云南

■王婷

云南地区弹拨乐器分类研究

■王婷

云南民族众多,有25个少数民族,如此民族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文化上也必然体现丰富性和多样性。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色彩斑斓极具特色,历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其中乐器及其器乐音乐研究却相对滞后,成果较少。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以乐器介绍以及乐器与民俗文化关系探讨等方面的论述较多,关于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的分类及类型化研究这一乐器研究基础问题则鲜有学者介入。弹拨乐器作为云南地区乐器中富有特色的乐器,涉及民族较多,且形制多样、数量丰富。宏观来看,云南少数民族弹拨乐器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形制、律制以及器乐文化等范畴。

本文将对云南地区弹拨乐器的进行汇总与分类,并对乐器的类型化问题展开学术探讨。旨在为云南地区弹拨乐器研究以及中国民族乐器研究提供基础的学术分类,推动少数民族乐器研究在学界的开展。

一、云南地区弹拨乐器及乐器分类概说

云南民族音乐极为丰富,其器乐音乐也独具特色,以数量众多著称,并在材质、形制、演奏方式、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展现出地域性差异,其中以弹拨类乐器为代表。云南地区弹拨类乐器与民俗、情感、功能等结合紧密,宏观来看还体现出多元化、类型化的特点,请参见表1。

表1

表1是云南地区17个少数民族中弹拨乐器的汇总,由于文献所限该统计一定存有遗漏,另外有些民族弹拨乐器不够典型或者在云南人数较少的本次也没有进行统计,如回族、瑶族、苗族、布依族、蒙古族、水族、独龙族、满族。可以看到图表中的民族中均有弹拨乐器的存在,说明弹拨乐器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是具有普遍性的乐器,这些弹拨乐器在不断流传中出现了共同性和类型化的特点,对其进行类型化的分类研究是乐器研究的基础性课题之一。

乐器分类问题是乐器研究以及乐器学的基础,也是民族音乐学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回顾乐器分类历史,中国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依照乐器的材料来进行区分的“八音”分类法。当代中国学界所普遍采用的乐器分类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根据乐器演奏方式进行分类——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四类;其二,依据声音的物理属性作为划分原则——萨克斯—霍恩博斯特尔的“乐器分类法”。后者的“乐器分类法”也是当今世界较为通用的乐器分类法,其将乐器分为弦鸣乐器、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四大类。弹拨乐器根据萨克斯的乐器分类属于弦鸣乐器下属的弹拨弦鸣乐器。

二、云南弹拨乐器分类及类型化探讨

关于弹拨乐器的专门分类研究学界开展较少,有学者①将弹拨乐器分为月琴类、三弦类、琵琶类、胡拨类、琴筝类五类。也有学者将弹拨乐器分为横式和竖式两种②。刘东升在《中国乐器图志》③将“弹弦类”乐器分为匣形、瓢形、饼形、其他四类,之后又在《中国乐器图鉴》④依照共鸣箱材料将弹拨乐器分为皮面类和板面类两种,皮面类又分为瓢形、饼形、筒形、半球形四类,板面类分为匣形、瓢形、饼形、异形四类。《中国乐器博物馆》⑤对弹拨乐器的分类基本沿用了这一分类方法,按照匣形、梨形、瓢形、饼形、筒形和异形六种进行分类。据此划分方式,笔者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弹拨乐器归类为以下几类。

表2

可以看到,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的共鸣箱以梨形和饼形为主,以古筝类为代表的匣形弹拨乐器未曾见到,新疆弹拨乐器中多见的瓢形乐器在云南较少出现,圆筒形共鸣箱单面蒙皮的筒形乐器只见彝族三弦(大、小两种)一种,共鸣箱为异形的有达比亚(怒族)一种。宏观来看,上述弹拨乐器均属于“长脖颈”的“琉特属”乐器。琉特(lute)类乐器,是指有一个共鸣箱和一个琴颈,从面板底部起沿琴颈向上至弦轴张若干条琴弦的一类乐器⑥,琉特类乐器的特点是有琴头、琴颈和共鸣箱,乐器弦与音板多平行排列。

从乐器弦数方面考量则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以三弦和四弦乐器为多,二弦及四弦以上的乐器较少见,也有由于地区和年代审美需要而产生的弦数不固定的乐器,如彝族的月琴。具体统计可见表3。

表3

表3中弹拨乐器可分为有品和无品两种,无品乐器较多,有品乐器包括传统乐器里常见的琵琶和月琴(包括彝族四弦)。有品乐器的律制、音阶构成等方面较为固定,音色更加明亮,在演奏技法上可以做到拉弦等无品乐器无法做到的技法。就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弹拨乐器而言,有品弹拨乐器只有琵琶(如纳西族曲项琵琶)和月琴(如彝族四弦),琵琶为汉族地区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乐器,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并非传统乐器,所使用的民族也较少,为非典型乐器。月琴类(四弦)乐器在云南彝族中是使用较广的乐器,在其他民族中较少见。因此,彝族月琴为区域性乐器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无品乐器在演奏技法方面以滑音、吟、打音、滚滑、擞音等见长,艺术表现力更加自由,且更容易在律制、音阶样式、带腔旋律等方面满足各民族多元化的乐器审美与功能需要。云南弹拨乐器中的无品乐器以各种形制三弦数量最多,同时像纳西族的苏古笃、傈僳族的其布厄、普米族的羊头琴、怒族的达比亚、布朗族的玎、藏族的扎木年等也具有代表性。

月琴类乐器主要特征为有音品、琴颈较短、共鸣箱为木制面板,弦数以四根为多,与汉族地区月琴外形近似,云南地区该类乐器主要是指彝族的四弦琴,其他民族该类乐器较为少见。琵琶类乐器主要特征为外型呈梨(瓢)形,多为四弦,与常见汉族传统琵琶相似。该类乐器在云南少数民族弹拨乐器中外型样式较丰富,主要有纳西族“白沙细乐”中使用的曲颈琵琶;纳西族的“苏古笃”为四弦弹拨乐器,琴颈上窄下宽,共鸣箱呈瓢形;藏族的六弦扎木年,琴颈上窄下宽,共鸣箱呈瓢形;哈尼等民族使用的牛腿琴,外型上窄下宽似牛腿,多为二弦,也归为此类。可见,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的共鸣箱以梨形和饼形为主,从形制方面来看则三弦、四弦类的乐器最多、最典型。

可以看到云南地区弹拨乐器以三弦类乐器数量最多,以琵琶类乐器最为丰富,月琴类乐器覆盖民族最少;而从律制、乐器工艺等方面考量,则无品乐器更多。

三、分类反思及可能性探究

乐器分类研究可以从两个层面对其目的进行解读:其一,厘清乐器的物理(物质)属性;其二,透过乐器的物理属性探究乐器蕴含地音乐文化属性。乐器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这一属性决定其无法脱离音乐的演奏功能,也无法回避其物质的属性,应该说物质性是其存在的基础和第一属性,但乐器背后蕴含的文化属性也是其存在、传承、发展的重要动因,少数民族乐器亦如此。因此,对于乐器的研究不应只从其物理(物质)属性考量,也应关注更为宽泛的文化视域。反思以往该领域研究,学界将“目光”更多投向了其物理层面,并据此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乐器的文化属性划分或者说从文化属性对乐器进行分类研究则较少见。本文试图从云南弹拨乐器的文化属性方面入手对其分类进行探讨。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疆,以山区为主,平原地区较少,降水充分,河流湖泊众多,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以族群、亲缘为纽带的群居生存方式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结构方式。而这种以农耕和村寨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形式必然会产生群体活动,群体活动的需求促进了民族文化的选择,同时这种群体性的社会活动也承载着本族群的繁衍生息及文化传承的功能。乐器在这里具有双重属性,即具有音乐与文化的属性。就弹拨乐器而言,其文化属性可以在功能性和色彩性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分类。此处提法是借鉴作曲理论学科特别是和声专业领域关于功能和色彩的提法,但所指内容和用法并非一致。

(1)在投资前准确预测。对于房地产投资策略的形成,必须要明确希望得到怎样的结果,还需要决定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得到什么。想要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完成市场的相关预测。先需要确定投资对象,再采用一切的方式来得到相关的信息资料,对项目可能会取得的费用和收益进行准确的预测。

1.功能性弹拨乐器

功能性乐器是指乐器与族群的仪式、民俗等活动结合紧密,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或不可替代,其功能性范畴超过乐器本身的物理属性,乐器具有独立性。农耕经济主导下的群体性传统社会结构中,群体活动主要有祭祀、娱乐、社交三大功能需要,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多依托于音乐形式来完成上述此三大社会功能,而乐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就云南地区弹拨乐器使用场合而言,其在娱乐、社交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其具有娱乐和社交属性。云南少数民族群体活动以歌舞形式为主,乐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在乐器的选择方面可以看到弹拨乐器所占比重最大。如在彝族“吃火草烟”习俗中主要使用的乐器为月琴(四弦),普米族“蹉蹉”中主要使用四弦的羊头琴,布朗族玎也是布朗族每逢节庆举行群体性歌舞的主要伴奏乐器。为歌唱伴奏是弹拨乐器的重要特性之一,特别是在自弹自唱的表演形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弹拨乐器成为青年男女社交的重要媒介,并在抒发自身情感方面发生作用,在此弹拨乐器具有独立意义。

可见该类乐器,在以民俗活动为依托的群体性活动中弹拨乐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的功能是以歌舞、歌唱以及器乐曲作为表象形式,更深层地隐喻功能则多在娱乐、社交层面亦或者族群繁衍、文化传承层面进行表达。

2.色彩性弹拨乐器

上述曲颈琵琶和苏古笃在民间的其他仪式和民俗中并不出现,也很少用于独奏,即使在器乐合奏中也非主奏乐器,仅作为辅助性的色彩性乐器出现。可见与功能性弹拨乐器相比较色彩性弹拨乐器的文化功能性较单一,其文化功能多停留在乐器物理属性层面,较少表达乐器的文化隐喻功能。

结语

云南地区的弹拨乐器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的不断流变,在外型形制、文化功能等方面均产生了分类的基础。进行乐器分类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分类研究时,应在结合物理分类的同时注重乐器在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作用与功能。就云南弹拨乐器而言,从其文化功能属性考量将其分为功能性乐器和色彩乐器是一种文化学与乐器学相结合的分类方式,此种乐器分类具有一定的范式作用,提示乐器的分类研究不应只关注乐器的物理属性而忽视其文化功能。

乐器的类型化问题,在民族乐器研究中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常常被忽视的课题。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中已经出现类型化趋向,可将其分为三弦类乐器、月琴类乐器、琵琶类乐器三类。此种类型化的乐器分类法对于乐器的历史、形制、律制以及文化属性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且在更加广泛的区域里具有示范作用,可以在更多层面推动乐器的类型化研究。如以新疆地区为代表的带有共鸣弦类的乐器类型化问题、以二弦胡琴为代表的拉弦类乐器类型化问题、琴头带有动物形象装饰的类型乐器等课题研究。

回顾乐器研究历史,少数民族乐器研究虽有开展但关注不够,研究也不够深入,期望本文提出的思路,能对民族乐器研究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①吴学源《云南民族乐器图录》,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②周和明等《中国民族乐器考》,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第93页。

③刘东升等《中国乐器图志》,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

④刘东升《中国乐器图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⑤乐声编著《中国乐器博物馆》,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⑥ Ruth Midgley,Musical Instruments of The World,Facts On File,Inc., 1976:178

⑦乐声《中国乐器博物馆》,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王婷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荣英涛)

猜你喜欢
类型化乐器云南
学乐器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乐器
我国警察盘查行为类型化分析
行政诉讼类型化之批判——以制度的可操作性为视角
民事一审撤诉的类型化研究
新都市爱情电影的类型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