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2016年行将结束的时候,明睿获得了去莫斯科参加国际钢琴大赛的机会。而在两个月之前,他刚刚拿到在世界钢琴界享有盛誉的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公开赛(中国赛区)金奖。这个从3岁就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以其出色的天赋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这个郎朗、李云迪們从古典音乐殿堂走入公众视野的时代,每一个可能存在的“故事”都会引发太多的蠢蠢欲动。
当新一代青少年,在家长们对音乐教育狂热追捧的推动下,或主动或被动地进入音乐的怀抱,总有人期待新的传奇诞生。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音乐家的成就,百分之一的天赋所起到的作用或许真的大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同时我们也要承认一个事实,无论是出于何种初衷,当更多的年轻人得到音乐的启蒙,并获得进一步了解和深入音乐世界的机会,年轻人的音乐素养获得了普遍的提升,而在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青年人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多维智能显然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今天培养的或许不是下一个莫扎特,而是更具音乐素养的下一代青年人。
一个孩子的天赋
明睿是个相当有钢琴天赋的孩子,在两岁时听到曲子就能用电子琴弹出旋律,所以在他三岁十个月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寻找专业的钢琴老师进行系统学习。四岁多的时候,明睿遇到了来自俄罗斯的钢琴老师梁·拉丽萨。拉丽萨老师在2012年被莫斯科文化部评为“最优秀的钢琴教师”。这位拥有40多年钢琴教学生涯的教师表示,钢琴上八个音之内同时按下,明睿能够全部听准,这样的孩子她只遇到过三个。
五岁时明睿就在法国参加钢琴联谊赛并获得少儿组第一名,当他看到一起参加比赛的大姐姐获得了比赛的特等奖时,因为奖杯比少儿组的奖杯大,竟然哭得泣不成声。
如今,10岁的明睿需要兼顾学业和钢琴,每天放学之后,除了复习功课以外,他要保证1个半小时左右的练琴时间,周末和假期则达到四到六个小时。这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不过,明睿对钢琴的喜爱让他一直坚持了下来。
随着越来越繁重的学业,在中国特色教育的大环境之下,明睿与他的父母也不得不面临一个重要问题:是否完全投入到专业钢琴领域中发展?与其他的孩子不同,自学习钢琴开始,明睿从未参加过国内的钢琴考级。对于未来,父母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需要看孩子个人的想法和发展,如孩子自我坚持,家长会全力以赴支持。”只是,从天赋到成功的转变之路,并非坦途。
一名钢琴教师的无奈
青少年的钢琴学习热究竟始于何时,无从考究,但是本世纪初的高考加分政策,显然是让音乐培训热潮升温的重要因素。2008年之前钢琴业余九级证书带来的高考10分加分,足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杨琳,从事青少年钢琴培训已经有十五年的时间,正是钢琴教育迅速升温的十五年。最多的时候,杨琳每周要为四十多名学生上课。“大多都是小学生,以考级为目的的占到九成以上。”每天放学之后,都会有家长带着孩子到她在学校附近的琴房练琴。
越来越繁重的学业是这些孩子停止练琴的最重要因素,“一般会在初三或者升入高中之后停止练琴。”杨琳表示,而还有一部分孩子会在考完业余十级之后结束学琴。虽然作为一名钢琴老师,很希望能培养出出众的人才,但是对于这样的现实,杨琳也无可奈何。
从学校到社会的努力
在山东省实验小学,每周两次,他们的“青苹果”管乐团都会进行固定的学习与排练。而在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组织的乐器学习中。
从1998年至今,学校的老师曹源就一直负责乐团的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每一级的孩子都有50个以上主动报名参加乐团的学习。“学校对外交流的机会比较多,参加活动的机会也较多,进入乐团的孩子们不仅能系统学习乐器,还能进一步开拓视野。”学校每年特定的经费投入,也使乐团越来越有特色。如今为了进一步增强音乐学习的专业性,乐团专门从省歌舞剧院等专业机构聘请教师,课程也囊括了长笛、萨克斯、打击乐、大小号等等。
在曹源看来,这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能进一步发掘孩子的潜力,培养其特长,而且越来越多的孩子本就在家长的支持下有一定的校外音乐系统学习,这也为学校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无论家长最初的初衷是什么,客观上都促进了青少年音乐素养的提升。
尽管郎朗、李云迪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钢琴演奏家,也进一步提升着国人在世界古典音乐界的地位。但是,下一个莫扎特显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反倒是新一代青年人的整体音乐素养,已经在家长们的努力下获得了普遍的提升。这或许在为我们发掘下一个莫扎特提供日益丰厚的音乐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