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和对策

2017-04-29 09:13蓝仕珍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风险对策

蓝仕珍

摘 要:会计工作是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企业的会计工作水平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会计电算化能够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但是,如果对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不恰当,也会增加企业的运营风向。本文对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就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高企业的A会计管理水平。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风险 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处理,通过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够形成各种会计数据和报表,企业的决策者则可以此为基础,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规划。因此,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必须保证各类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一、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

1.安全隐患方面。在对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管理时,确定访问标准需要依据一定的口令,通过对会计软件系统进行分析,确定出具有可行性的电算会计应用口令。如果要对计算机中的内容进行访问,则要按照软件系统的访问要求,对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在这样的形式下,计算机的公式是不需要经过考核的,只要制定相应的流程,对基本的财务公式进行管理,就可实现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从而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如果在会计工作中出现数据错误,就需要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检查,并利用杀毒软件对会计软件进行杀毒处理,从而分析出会计数据的准确性是否遭到破坏,避免由于软件中的数据不完整或者错误,导致会计数据不合理,影响会计合算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全面掌握介质的储存情况,将财务数据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管理,以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性,降低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隐患。并且,在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中,还应对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企业能够实时掌控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存储方向,提高企业会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软件管理方面。目前,我国大部分企業所使用的会计软件都是国产的,软件质量参差不齐,软件市场的混乱也会影响企业对软件的使用情况。根据相关调查,有34%的企业都没有建立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制度,而建立了调查制度但没有“上墙”的企业所占比例高达50%,而这类企业基本属于中小型企业。在对软件升级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使用用友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企业占61%,使用金蝶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企业占32%,还有7%的企业使用的是其他软件。而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升级换代的企业还不到20%,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领导不重视软件的升级,有80%以上的企业领导都认为没有必要对软件升级。长期使用版本较低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不仅会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还可能因为软件的某些功能不完善、系统反应慢而影响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处理效率。因此,企业要想提高其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就需要及时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更新换代,利用更强大的软件功能来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降低会计电算化工作中面临的风险。

3.内部控制方面。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效率并不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到位,在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时,往往缺乏逻辑性和真实性。比如,在对会计明细进行核对时,没有将检查方法、流程等记录下来。而在对总表的平衡性进行检查时,也没有对影响总表平衡的因素加以控制,导致检查结果不一定准确,从而影响会计电算化的真实性,增加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此外,企业内部对会计人员的控制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会计电算化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还要求其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而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却不高,由于会计人员的操作不当,也会影响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从而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目标。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中风险的应对策略

1.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会计电算化对于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是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要对会计电算化中的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就要确保会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加强对数据的安全管理。因此,企业应明确安全操作级别,并制定会计电算化安全操作制度,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保护,以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比如,利用加密技术对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保护;通过设置系统访问权限来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保护;利用操作权限对数据操作进行控制,对于操作不当的行为,系统自动拒绝操作;在数据的查询过程中,通过身份验证对数据进行保护,避免有不安全因素入侵系统。而从外部来看,企业则可在计算机中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等,降低黑客、病毒的入侵概率,通过对计算机的保护达到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保护的目的。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记录、日志等进行管理,并将系统软件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建立套账数据库等对财会信息进行细化管理。

2.强化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认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则能改变企业原有的会计工作流程,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方式和组织结构,节约企业会计工作的时间,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应强化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力度,提高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普及率。比如,根据相关调查,我国有的地区90%的企业都能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并有85%的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要求其持有会计电算化证书和会计从业资格证,双证是录用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此外,在被调查企业中,有81%的企业计划在短期内会更换落后的电脑设备,有57%的企业则有打算升级会计电算化系统。但这仅仅是在少数地区,如果全国范围内的企业都能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相比手工会计的优势,那么企业才能将会计电算化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对会计电算化进行管理,规范会计电算化的流程,并在实践过程中对会计电算化进行优化。

3.提升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会计工作本身比较敏感,所以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要求都比较高。如果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不够高,就会影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质量。因此,会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时,要将财务经济管理核心作为标准,确保财务管理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面临利益的诱惑,如果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不够高,就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出现更改会计数据的情况,从而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另外,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所以会计人员需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企业也应该为会计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比如,在企业可与会计培训机构建立合作,让会计人员能够接受专业的会计培训,掌握最新的会计制度,并提升自己的会计电算化水平。此外,企业还应为会计人员提供更优良的工作环境,比如,硬件方面应更换电脑设备,优化电脑的操作系统;软件方面则应该技术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升级,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不断的成长,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中,首先要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强化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认识、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等手段,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风险进行预防,从而确保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使企业的资金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繁颖.浅析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8):86-87.

[2]李颖.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14):136-137.

[3]张卫卫.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内部控制建议[J].价值工程,2014,(30):210-210,211.

[4]吴雅琴,高北宁.基于“互联网+”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研究[J].商业经济,2016,(9):34-35,40.

[5]漆良娟.防范会计电算化风险之我见[J].企业导报,2016,(16):163,165.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风险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