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成长在皖北平原,五月麦收忙,感受极深。
接近端午,气温就一下子飙升起来,甚至接近40℃。阳光灼人刺目,满眼麦浪翻腾,一股股热烘烘、略带甜香的气息围着你、裹住你。伫立麦垅旁,你能听到一片沙沙麦穗的响动,在报告今年丰收的喜讯。
也许此刻,你会吟诵起描写麦子的诗句,诸如——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汉代《古歌》)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范成大《缫丝行》)
清明未雨下秧难,小麦低低似剪残。(刘克庄《春旱》)
小麦田田种,垂杨岸岸栽。(杨万里《过平望之四》)
小麦绕村苗郁郁,柔桑满陌椹累累。(陆游《闲咏》)
我更多想到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是啊,农家四季少闲暇,特别是到了农历五月,小麦要抢收,夏季作物要抢种,人們极度忙碌与辛劳,一秒恨不能掰成三瓣用呢!
你看,白居易的笔下——夜里,一阵南风吹起,满地的小麦覆盖着田垄,到处一片金黄。诗一开头,即交代背景。“少”“倍”二字,是句眼所在,前者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劳,后者反映出麦收季节的格外忙碌。
你想,在古代表现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诗篇中,本诗能生动真切描绘割麦人与拾麦人的辛勤、劳碌、痛苦,字里行间浸透理解、同情,又写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发自内心地叩问自我,主动对比,新颖、精警,发人深省,显出了这首诗的高度与情怀。
要知道,此时此刻,白居易正担任县尉,主管一方治安、催租。他能想:“我又有什么功劳和德望?既不务农,也不采桑,可一年的俸禄竟有三百石,到年末,仓库里还存有余粮。默念着这些,私下里越发感到羞愧,乃至终日都不能把它遗忘。”这不仅是诗人触景生情,更是全诗精华所在。深切的同情与怜悯中,更多的是思考与警醒式的追问。
我们知道,白居易写这样的讽谕诗,就是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他以自身感受,把农民与官员对比,希望朝廷能有所感悟与发现,手法巧妙、委婉,用心良苦——这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有话不明说”的“春秋笔法”。
说到麦收,不由想起《三字经》中的“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其中就有“麦”。这就说明,那时,“六谷”指的是稻、粱、菽、麦、黍、稷。
稻:通常叫稻米,也叫大米。指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适于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谷壳和其他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秆用来造纸。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
梁:通粱。北方人把粱叫小米。粟(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的优良品种的总称。
菽:豆类总称,我们叫黄豆为大豆,叫红、绿豆为小豆。
麦:专指小麦。我国北方常磨成面粉,为主食。
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亚洲或非洲可能在4000多年前就有栽培。
稷:一说是高粱,多数高粱用来酿酒。
还记得在《论语·微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那“五谷”又是哪五谷呢?
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比较看来,“五谷”就是指谷物一类的东西。民以食为天,谷物作为最主要的粮食,它的丰歉,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兴衰。所以即使连圣人孔子和他的得意弟子在这问题上都要郑重其事。文章要求人们重视农业生产,表达的是古代知识分子对农业从业人士的尊重。现代人可能觉得五谷不分没有什么,但在古代中国这种农业社会里,说人五谷不分就等同于现在说人“无文化”一般刺痛人心。
麦收时节,还有一些记述“麦”的古诗文——
麦,芒谷。(许慎《说文》)
爰采麦矣。(《诗·鄘风·桑中》)
芃芃其麦。(《诗·鄘风·载驰》)
野有麦场。(《聊斋志异·狼三则》)
麦田浅鬣。(袁宏道《满井游记》)
有趣的是,我国的第一批小麦种子及小麦专家是来自古代伊朗。考古证据显示,至迟在距今4000年以前,小麦从今波斯湾启程,走海路到今山东日照两城镇登陆。这些古伊朗小麦专家的后裔即今中国麦姓人群,在文献中就是居住在胶东半岛的“莱夷”。此后,小麦逐步取代了粟和黍两种小米,成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形成了现今中国“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与“南米北面”的饮食风俗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