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互联网金融的分析与建议

2017-04-29 15:02裴亚寒
商情 2017年9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建议问题

裴亚寒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在新生代大学生群体巨大的消费需求带动下,校园互联网金融成为消费升级的热点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校园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的背后暗含隐忧,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首先将介绍校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然后阐述其得以兴起的缘由,最后在分析校园互联网金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校园互联网金融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

一、校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校园互联网金融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为34.7亿元,同比增长201.7%,同期大学生互联网分期消费规模达到32亿元,同比增长190.9%。涉足校园金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主要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专注校园金融市场的分期付款平台,目前大大小小的校园分期消费平台超过50余家,其中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覆盖全国28个省,约2 000所高校,近3000万学生;一类是电子商务消费金融平台,以蚂蚁花呗、京东校园白条为代表,2014年底,支付宝推出“蚂蚁花呗”,2015年3月底,京东校园白条在全国百余所学校启动了“新学期我拼了”活动;一类是布局于校园借贷金融业务的P2P平台,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共有400多家网络借贷平台,网络借贷用户规模达到3970.1万人,其中活跃用户人数达681.3万,网贷行业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人民币。

二、校园互联网金融兴起的缘由

(一)消费观念的转变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观念逐渐转变,信用消费、超前消费逐渐得到社会认可。接受度高的大学生群体更愿意尝试新事物,进行超前消费。然而大学生的消费呈现收入来源少、支出多的特点,并对智能电子设备、旅游及购物、文化消费等消费热点表现出旺盛的消费需求。这一消费特征让分期消费和借贷消费顺势成为解决大学生消费矛盾的良药,各类校园金融平台相继成立。

(二)校园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便利性

与传统借款繁琐的审批程序相比,校园互联网金融具有申贷手续简便、门槛低,费用低廉的特点。需要分期或者借款的大学生足不出户,既不需要通过复杂的资料审批,也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只需要通过网络达成一致协议即可。其形式非常灵活,依存于网络服务于大众,使更多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达到消费目的。

(三)虚荣、攀比心理的做崇

在大学校园中,群体模仿式的消费行为容易使大學生产生追求特立独行的心理,这就造成了相互攀比的现象。此外,为了满足虚荣心,他们往往选择购买新潮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电脑,时髦衣物等来体现自己的个性。而正常的生活费用却负担不起这样的消费方式,他们就选择校园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达到自己的消费目的。

三、校园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控制能力不足问题

目前我国校园互联网金融平台众多,但良莠不齐,大部分平台存在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很多平台而言,平衡风控、用户体验和自身发展速度的关系是很难的。风险控制的太严,就没有人愿意与他们签约;规模扩张的速度太快,坏账的风险同样令人担忧。风险是电商平台和P2P平台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旦风险失控企业就会因资金链断裂陷入破产的危机。

(二)过度借贷难以防控

校园金融平台众多,竞争激烈,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制力,容易受宣传的诱惑和平台业务员的鼓动,进行过度借贷。目前由于这些平台普遍未接入征信系统,即便借款人在一家平台上逾期,在其他平台上仍可以正常借贷,这使得单个平台限额的风控手段基本失效。借款人一旦陷入过度借贷,其还款能力会大幅降低,风险急剧增加。

(三)校园互联网金融的虚假宣传

校园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了能够抓住学生这一优质客户群体,在宣传时常常会夸大其优惠措施,但其除了回收本金和利息外,还会以罚息、服务费、违约金、滞纳金、手续费、交易费,催收费等繁杂名目,收取巨额费用,具有高利贷的性质。一些不良平台甚至故意不履行告知义务,放任学生逾期,然后再以“逾期费”“催收费”为名,从中赚取利益。一些涉未深的学生往往因经受不住诱惑又缺乏金融知识而欠下巨额债务。

四、对校园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通过多方面协调控制风险

防范校园金融风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校园借贷的管理,出台相应的校园金融监管政策,规范网络金融平台,严格管控其资金流向渠道,确保资金被合法利用。一方面,应严格审核校园金融平台资质,提高准入门槛,对于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不法平台应依法取缔;另一方面,限制这些平台的利率,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借贷利率不能高于一定水平。

(二)规范和完善校园金融监管,建立大学生信用机制

校园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分支领域,却由于监管主体没有明确,临监管缺失的窘境,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使校园互联网金融具有明确的制度保障。同时,为了使校园金融进一步发展,有效的保护信贷双方的权益,信贷消费平台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调整亟待解决。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应与学校管理部门达成广泛的合作,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进行信用评级,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给予不同信用等级的学生不同的授信额度,降低不良信贷率。

(三)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不相互攀比,消费量力而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好科学知识上面,要体谅父母挣钱的不易,不要辜负家人的期盼。此外,很多大学生之所以掉入金融陷阱,就是因为自身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对其中要收取的服务费、手续费、利息和违约金等知之甚少,等到还钱时才发现进入圈套。大学生要多学习基本的金融知识,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避免陷入债务危机。

参考文献:

[1]葛嘉敏.校园金融网络支付平台设计[J].硅谷,2012(8):67-68.

[2]郭琳娜.大学生网络分期消费产品发展现状、原因及利弊分析[J].中国市场,2015(16).

[3]陈鹏,李明然.校园借贷:陷阱,还是馅饼[N].光明日报,2016-3-29.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建议问题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