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淑文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综合护理对胸外伤患者肺不张的预防价值分析
危淑文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目的 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胸外伤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预防肺不张事件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临床治疗过程中充分保证胸外科患者的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存在明显胸外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出现肺不张事件的例数、对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胸外伤疾病临床救治计划实施总时间。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出现肺不张事件的例数(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9例);观察组对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观察组胸外伤疾病临床救治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胸外伤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以预防肺不张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综合护理;胸外伤;肺不张;预防
严重胸外伤疾病患者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广大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常常会并发出现肺不张症状[1-2]。一旦并发出现肺不张症状,则发生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加大,对患者病情的恢复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而护理服务工作对广大患者在手术后的治疗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可对病情恢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术后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因此,实施综合而全面的护理干预,对胸外伤疾病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预防肺不张症状出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5]。本次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胸外伤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预防肺不张事件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存在明显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6例;患者体质量41~86 kg,平均(54.9±7.6)kg;患者胸外伤发病时间1~14 h,平均发病时间(5.2±1.8)h;患者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4.8±7.3)岁;高处坠落伤疾病患者22例,车祸伤疾病患者13例,刺伤患者8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5例;患者体质量44~82 kg,平均(54.1±7.4)kg;患者胸外伤发病时间1~16 h,平均发病时间(5.3±2.1)h;患者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44.2±7.8)岁;高处坠落伤疾病患者24例,车祸伤疾病患者13例,刺伤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以及发病时间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常规外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日常的病房巡视,帮助患者翻身并为其拍背,对动静脉置管实施护理,对伤口进行全面清洁之后换药,进行统一模式的胸部疾病健康宣教。术后通过雾化吸入方式给予30 mg盐酸氨溴索(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60)和2 mg异丙托溴铵(法国勃林格殷格翰大药厂,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60236),每天进行3次吸痰处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1)心理:主动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时宣传疾病知识,将胸部外伤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向患者进行详细的介绍。(2)术后:常规进行雾化吸入治疗,1周后提高吸入水平,以患者自身感觉舒适为宜。通过雾化吸入方式给予50 mg盐酸氨溴索和3 mg异丙托溴铵,每天进行4次治疗。(3)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取半卧位,减轻伤口张力和积液对肺组织所造成的压迫,使胸膜腔能够形成一个负压状态。在手术开始的前两天引流液量相对较多,应经常挤压负压引流管,使引流能够维持通畅,每次进行30 min左右。对引流液的量、颜色等进行密切的观察,并做好及时的记录,然后向医生进行反馈。(4)排痰:术后初期采用导管进行吸痰,每天至少应该进行3次;待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可以协助广大患者自行咳痰,帮助其取坐位,护士节奏适中的从上向下对其背部进行叩击,让患者咳嗽排痰,每次持续3 min左右,每天进行3次。(5)呼吸训练:①腹式呼吸:取半卧位后深呼吸,使腹部则稍有隆起,膈肌有所下移;患者应该尽可能的用最大力气吸气后再以缓慢的速度呼气,直至腹部完全凹陷,尽可能将肺内的气体完全排出;每次训练持续时间在3~6 min之间,每次训练的次数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至少应该进行3次。②吹气球:使用最大容量为500 mL的气球,尽最大能力深吸气之后以缓慢的速度将气体吹入到气球中,尽量将肺内存在的气体全部吹入气球之中。每次训练时间应该维持在3~6 min之间,每次训练的次数应该根据患者的及时情况而定,至少应该进行3次。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研究对象在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出现肺不张事件的例数、对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胸外伤疾病治疗时间等三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 满意度评价标准 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出院当天,经不记名打分方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了解,100分为满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6-7]。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8.0软件开展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在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出现肺不张事件的例数 对照组患者在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共有9例出现肺不张症状,肺不张发生率达到20.9%;观察组患者在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共有2例出现肺不张症状,肺不张发生率达到4.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5)。
2.2 对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79.1%,观察组患者对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胸外伤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n)
2.3 胸外伤疾病临床救治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18.43±3.17)d,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13.05± 2.7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7,P<0.05)。
导致胸外伤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肺不张症状的主要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1)胸外伤可导致患者的肋骨发生骨折,胸壁出现一定程度的塌陷,使胸腔生理负压水平明显增大,从而出现肺不张症状;(2)胸外伤疾病可导致大量血胸、气胸,从而使肺组织所承受的压迫力水平加大;(3)胸外伤疾病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由于胸部出现明显疼痛而不敢进行正常咳嗽和翻身等动作,致使痰液长时间的积聚在支气管和小支气管的内部,从而导致肺不张的出现;(4)部分患者由于长期有吸烟习惯,而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使肺生理功能明显降低,出现胸外伤并接受胸部手术治疗之后,形成痰液堵塞小气道的可能性较大,从而会导致出现肺不张。在对胸外伤疾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对肺不张症状进行早期预防。因此在围手术期内对肺外伤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显得十分必要,可以使胸外伤患者出现肺不张的可能性明显降低。
[1]贾利民,林玉莲,卢燕迪,等.改良吹气球法在肺不张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7):1632.
[2] C Michael Dunham,Barbara M Hileman,Kenneth J Ransom, et al.Trauma patient adverse outcomes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rib cage fracture burden and severity of lung,head,and abdominal injur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rns and Trauma,2015,5(1):46-55.
[3]丁燕敏,陈燕珊.闭合性严重胸外伤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医药前沿,2014,13(13):301-302.
[4] C Zeckey K,Wendt P,Mommsen,et al.Kinetic therapy in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with severe blunt chest trauma:An analysis at a level-1 trauma center[J]. Technology and Health Care,2015,23(1):63-73.
[5] SamuelM Galvagno,JordanBrayanov,Michael G Corneille,et al.Non-invasive respiratory volume 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thoracic injuries[J]. Trauma,2015,17(3):219-223.
[6]李震宇,孙永攀,许川,等.床旁纤支镜治疗外伤性肺不张36例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3,27(26):473-474.
[7]张淑敏.开胸术后患者肺不张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6(3):26-27.
[8]王嵩.开胸术后肺部护理中应用按压气管诱导咳嗽排痰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29):111-1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