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如果想看大自然最瑰丽的地质遗迹,不如去看国内数以百计的丹霞地貌。它们是一群直立、陡峭的崖壁,崖壁上裸露着红色的岩石,岩石的层次与常年风吹日晒、水流冲刷而形成的纹理暴露在空气中,宛如大地的丹青。如果气候湿润,山崖上应该生长着浓绿的植物,山崖脚下也应该是绿意盎然的。如果气候恶劣,植被就会单薄些,岩石也会显现出干旱留下的特殊痕迹,但这反而更增添了它的壮丽——红色的山崖突兀在大地上,令人过目难忘。
丹霞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丹霞”这种完全由中国学者发现和命名的地貌,自其诞生之日便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
一切都从丹霞山开始
1929年,广东丹霞山,那一片已寂寞伫立了千百万年的红色巨岩,与一个特别的来访者相遇了。
这位访客便是冯景兰。当时,他正在两广进行地质调查,注意到那里广泛分布着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层,尤其在广东仁化县附近的丹霞山地区发育得最为完全,厚达数百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长期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以及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与石洞。冯景兰立刻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然而却没有任何一部西方学术著作提到过它。于是,冯景兰开始研究这种特别的红色岩层,并以当地地名中的“丹霞”二字为其命名。
“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绚烂的彩霞。
冯景兰是第一个命名“丹霞层”,并对这种岩层上所形成的地貌形态进行详细描述的人。十年之后,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貌”,并把这种地形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1978年,地貌学家曾昭璇才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学术语来使用。1982年,有“丹霞痴”之名的地理学家黄进发表了名为《丹霞地貌坡面發育的一种基本方式》的文章,这是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这个时期恰是中国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起始阶段,丹霞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事实上,丹霞山只不过是中国极其丰富的丹霞地貌的“冰山一角”。目前,在我国发现的丹霞地貌有800多处,它们遍布全国,大的足以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小到只是一个独立的山崖,却各具特色,姿态纷呈。
中国多丹霞
被称为“丹霞地貌”的那一片片山地,因其独特的色彩而在众多风景名胜中独领风骚。此景并非中国独有,但中国人对它们倾注的感情最为丰沛。
红色是丹霞地貌的首要特征,不论这种红色夹杂着多少种其他颜色:褐、紫、橙、褐黄、灰紫、白、灰、绿、黄、黑??只要宏观上仍以红色为主就可以了。这里的红并非表层土壤的颜色,而是指岩石本身的颜色。学者们把形成丹霞地貌的偏红色的河湖相沉积岩统称为“红层”,红层上所发育的地貌被统称为“红层地貌”,丹霞地貌只是红层地貌中的一种。
地质历史上,形成红层的成岩过程一般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陆上盆地中。中国的大陆板块是由许多小板块逐步拼贴而形成的,这个拼贴过程一直延续到中生代。只有足够大的陆地才能发育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才有可能在陆地中的盆地里形成河湖相的沉积。中国在中生代出现了足够大的陆地,这片陆地在后期的地壳运动中又形成了大量山间盆地。这时候,中国的大部分陆地又都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环境里,于是在山间盆地中形成了大规模的红色沉积岩。
中国的红层后来被第四纪的沉积物广泛覆盖,目前出露的红层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南和西北地区,其他地区只有零星分布。西南的四川盆地和西北的鄂尔多斯盆地以及云南高原中部、南部等地,都有完整成片的红层分布。在江南地区,红层大多分布在山间盆地中,如湖南的衡阳盆地、江西的赣州盆地等。西北的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以及秦岭南部山间盆地等也都有典型的红层出露。
由于红层一般发育在大陆盆地的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所以岩石的组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盆地边缘往往堆积着巨厚的洪积相混杂泥砾,往盆地中心则渐变为洪、冲积砾岩、砂砾岩、砂岩与河、湖积细砂、粉砂岩或泥质岩。相对来说,从盆地边缘往中心,所形成沉积岩的硬度会越来越小。
学者们规定“丹崖”的高度应大于10米,才能显现出丹霞地貌的雄、险、奇、秀;“丹崖”的坡度则应满足悬崖坡的条件:55°~90°之间。高度和坡度低于上述标准的丹崖不能算是丹霞地貌,应归入到红层丘陵地貌中,这是划分丹霞地貌与红层地貌的界限。所以,大部分丹霞地貌发育在相对坚硬的砾岩、砂砾岩和砂岩的红层上,而相对软弱的粉砂质和泥质岩则发育着红层丘陵,后者由于没有赤壁丹崖,一般不认为是丹霞地貌。
由于丹霞地貌所赖以产生的“红层”是地壳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不光是我国拥有这么多丹霞地貌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有所分布,国外丹霞地貌发育较好的地方目前主要分布在19个国家的51处,只是不如我国这么集中、形态这么多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