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致远,曾国彬,庄庆仁,吴碧青
• 专题论述| MONOGRAPH DISCUSSION •
基于卫勤应急分队构建模块化地震医疗救援队训练内容
涂致远,曾国彬,庄庆仁,吴碧青
以军队医院卫勤应急分队为基础,构建模块化、特色化、专业化、快速化的地震医疗救援队伍的训练内容。根据地震各期伤病特点筛选研究应急医疗队适宜技术,制订军队医院地震救援个人及团队训练方案及相应要求,以及不同规模、响应级别的应急分队医疗救援行动计划和模块化编组方案。
地震;医疗救援;模块化
在先前的研究中,笔者提出了基于军队医院卫勤应急分队构建模块化地震医疗救援队的设想[1,2],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模块化地震救援队的训练方案及要求进行深入探讨及实践。其基本理念是根据模块化地震医疗救援队构建原则,按照从救援实践出发,巩固、调整、优化、提高的原则,突出重点,加快救援力量建设,提高训练起点和管理水平。紧密结合救援实际,开展岗位科技练兵,挖掘潜力,发挥优势,以加强灾害救援医学研究,提高现代化医疗技术水平,特别是地震灾害的医疗救援能力,全面提高地震灾害医疗救援队的快速机动能力、地震灾害搜救能力和医疗救护水平为总体目标。
救援队训练内容分为个人和团队组合训练两部分。个人训练以地震医疗救援基本理论知识为主体,根据军队医院地震救援模块化抽组方案制订。包括个人一般紧急救治、危机心理干预和通科医疗技能,地震搜救现场工作制度,以及模块化救援队抽组及合作,大批伤员救治的组织与工作,医院机动、展开和撤收转移的方法,组织伤病员收容分类、救治和后送等有关技术。团队组合训练根据模块化地震医疗救援队的运行模式设计[1],按照搜救急救队、救援运送队、医疗救援分队到野战医院不同层级进行合练。整个地震医疗救援训练要以“开得动、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为主要目标,并以“救得下、治得好”为重点。
1.1个人技术 具体分为应急救治通用技术和专科技术[3,4],包括通气术、心肺复苏术、抗休克、止血、固定、搬运后送、检伤分类处理和心理干预、卫生防疫一般技能。专科技术项目用于地震医疗救援,属于专科医师掌握项目,按照专科医师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训练,同时,需要设定在困难条件下(如狭小空间、医疗救治设备不足等情况)的治疗训练,见表1。
1.1.1应急救治通用技术 (1)通气,保持气道开放是地震现场急救的首要环节。现场气道开放主要是清理呼吸道异物,使用侧头、仰头抬颏、口(鼻)咽通气道等方法开放气道,有条件可采取紧急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或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2)心肺复苏术,地震伤员心肺复苏方法与程序的选择,包含3个基本程序:①基础生命支持;②高级生命支持;③持续生命支持或复苏后处理。基础生命支持包括确认复苏环境的安全和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3)抗休克技术,针对创伤和出血所致的低血容量休克,在无血源的前提下,可采用早期大量晶体液平衡液和生理盐水进行扩容,抓住创伤和出血伤后12、24、72小时黄金抢救时机,在早期、快速、足量三个环节进行扩容,可减少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发生,提高存活率[5]。建立2条静脉通道,首先于30分钟内输入1000~2000毫升晶体液,然后再酌情输入胶体液,必要时输血。(4)止血包扎,对四肢开放性伤口及时应用止血带止血,对各部位的伤口均可采用加压包扎。掌握各种止血带、加压包扎及止血敷料的使用方法,必要时手术结扎有活动性出血的血管,以及血气胸的急诊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技术。(5)骨折固定,地震伤员中骨折占所有创伤第一位,部位包括四肢、躯干、脊柱和骨盆。恰当的骨折固定可以减轻疼痛,而且能减少继发性损伤,对脊柱骨折的患者尤为重要。掌握夹板、石膏、三角巾或绷带固定术,颈托、脊柱板、骨盆兜固定,以及地震现场临时简易固定技术。(6)伤病员搬运技术及后送技术,适用于搬运普通和特殊伤员,如脊柱骨折、骨盆骨折、开放性气胸伤员、腹部伤员、昏迷伤病员等,此项技术重点要求掌握合理的搬运体位、使用适宜的搬运工具、选择合适的装载工具,保障转运伤员的安全。(7)伤员检伤分类技术,伤病员的检伤分类必须有利于生命抢救措施的实施。分类的目的在于区分伤病的轻重缓急,确定救治和后送的先后次序。分类的基本形式包括收容、救治、后送分类。要求掌握检伤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标准。依据国家卫生部规定,在现场医疗救援中按轻、中、重、死亡进行病情分类。根据伤势统一使用通用四色系统颜色加以标识,并以此作为救治顺序的依据:重伤员用红色标识,第一优先;中度伤员用黄色标识,其次优先;轻伤员用绿色标识,延期处理;死亡或无法救治用黑色标识,最后处理。操作方法:按病情分检后将不同颜色的色别带置于患者上臂、上下拉紧、尼龙搭扣相扣于臂内侧,开口处及编号露于臂外侧。填写伤票或急救病历跟随伤员转送。(8)灾害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干预的基本原则是优先处理患者的躯体创伤。在灾害发生现场,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后需及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掌握使用简易评估工具,对需要干预的对象进行筛查的方法,确定重点人群。根据评估结果,对心理应激反应较重的人员及时进行初步心理干预。对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治疗及随访。同时,也要做好自身对灾害救援心理应激反应的自我防护工作[6]。(9)抗感染及特殊感染预防技术,包括抗感染药物治疗、清创手术及特殊感染的防治等。按照不同时期细菌感染种类不同[7,8],在前、后方救治过程中应注意严重感染伤员的隔离治疗,早期广谱、联合、大剂量使用抗生素,药敏结果报告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掌握预防和处理特殊感染的措施,降低感染率和伤残率。
表1 模块化地震医疗救援队个人训练方案
1.1.2专科技术 包括(1)骨科手术技术,根据5·12汶川地震灾后的统计资料,地震后1~2天,伤员以地震引发的外伤为主,其中骨科伤员占总数的70%左右[9];本技术适用于骨折伤员的救治,包括骨筋膜室切开减压、骨折外固定术、牵引术、截肢术等,确定性手术一般留待后方医院进行。(2)其他外科常用技术,主要有清创、止血、静脉切开、颅内血肿清除、气管切开、剖胸探查、胸腔闭式引流,腹腔探查、膀胱穿刺造瘘、盆腔探查、眼球摘除术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地震现场救治伤员数量多,且条件有限,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建议将“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10]贯穿救援过程中,确定性手术可留待后方医院处理。(3)常用内科救治技术,包括胃肠减压、留置胃管、胃镜、支气管镜诊断治疗、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治、呼吸循环支持、挤压综合征及肾功能衰竭的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技术[11]及多器官系统功能不全救治技术等。
1.2团队技术 根据地震局工作部署按预案进行应急综合演练,重点训练模块化地震救援队的应急启动、拉动、分拆、组合、合成、运作的相应规模应急预案,以及与地震救援队的协同配合,与地震局应急救援中心的协作调动。即按具体地震等级、烈度、影响程度、预计伤亡情况进行灾害紧急评估,根据灾情、伤情、任务、交通运送条件、灾区医疗机构及医疗救护力量等具体情况不同,灵活机动组合,达到人员、装备、车辆、物资、预案能实现从搜救急救队、救援运送队、医疗救援分队到野战医院不同等次的模块化组合。紧急拉动训练流程:模拟发生破坏性地震—由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通报震情、估计灾情—由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联席会议决定救援规模—启动相应应急预案—根据地震灾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决定由急救小分队、救援运送队、医疗救援分队到野战医院不同组合派遣规模,按相应模块标准及编成[12]展开组合训练。主要由搜救急救分队、救援运送队、医疗救援分队和野战医院组成,具体训练方案见表2。
1.3卫生防疫 包括卫生防疫知识及尸体处理技术,掌握的一般要求[13]。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在地震救援中,适合担负现场紧急救治和早期治疗能级的机动救治力量严重不足,故在地震救援医疗队的所有队员均需掌握一般紧急救治、危机心理干预和通科医疗等技能,如紧急救治的六大基本技术、危机心理干预技术与防疫基础技术,并成为一专多能的救援队员,能够胜任大多数模块特别是搜救急救模块的抽组要求,见表1。
表2 模块化地震医疗救援队团队训练方案
1.3.1宿营地 医疗救援队从帐篷的选址、水源的使用、厕所的消毒到生活区域的消杀灭等,均需贯彻防疫工作原则。此外,医疗队防疫员应在早期对驻地灾民帐篷的搭建、水源的保护和厕所的规划进行指导。宿营地选址首要考虑的是对救援队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保障的场所或地点。最好设在交通方便、距离公路2米处,选择干燥、清洁、朝阳、地形较高,易于排水,供水方便的地方。避开滑坡,泥石流及洪水、余震等次生灾害易发生的地方,远离各种污染源。
1.3.2饮水 寻找可饮用水源。集中式供水水源受到破坏或污染严重时,应立即选择新的水源,由防疫组及医技组检验人员对水样进行检测,进一步确定水是否可饮用。加强水源保护和卫生管理,确定饮用水源后必须划出一定范围的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必须清洁消毒后方可饮用。
1.3.3医疗区消毒 医疗区域每日均应进行消毒处理,对于清创室、抢救室、监护室、观察室等重点部位的空气可采用常规消毒,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废弃物及污物,手术车、器械消毒按相应消毒标准执行,并认真做好人与动物尸体的卫生处理。
人类对灾害的准备不足以对抗灾难,灾害救援管理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14]。在地震发生后,当地医疗条件遭到严重破坏,交通、电力、能源、生活设施、医疗资源都会遭受重大损失,抢救伤员时间紧迫,被困人员的“生命窗”很窄[15],地震救援队采取专科技术力量前伸的办法,不受地域、环境、条件限制,随时进入救灾现场一线,运用应急救治通用和特殊条件下的专科治疗技术,迅速展开救治伤员,体现出救援力量超前配置的理念,才能真正适应抗震救灾的需要。
笔者认为,地震医疗救援队的训练方式和内容也必须根据灾后不同时期的任务变化作相应调整:(1)早期以搜救急救后送技术为主;后期主要以参加灾区的日常疾病防治和卫生防疫工作为重点,在搜救救援任务完成后,救援队作为灾区驻点医疗力量,开展灾区日常疾病防治、心理干预重建及卫生防疫工作,撤离救援现场前,救援队要对所在区域进行消杀灭工作。重点注意传染病疫情,及时隔离治疗传染病员,严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2)及时调整救援人员职责分工,地震灾害发生早期,救援队以抢救现场生命为中心工作,中期救治伤病员以减小伤残程度为重点,后期以减少传染病传播、心理干预为中心。(3)在中后期可考虑轮换或补充卫生人员、补充药品器材,补充各级救治机构的缺额,轮换一线医护人员,健全医疗力量和防疫力量的组织,恢复各级救治能力,抓紧请领和补充药品及器材,参与灾区医疗卫生机构重建。(4)总结救援经验,不论是实战或者演练,都应认真总结伤病员救治和后送、卫生防疫和防护等工作的经验。在做好伤病员分类统计、填写报表的基础上,整理文字材料,呈报本级和上级救援指挥机构。
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是卫生部门有效提高卫生应急队伍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前提[16]。按照救治的时效性,在最佳救治时机采取最适宜的救治措施,达到最佳救治效果, 是医疗救援训练遵循的基本原则。最终应达到:(1)在有效时间内及时实施适宜的救治措施;(2)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和地点、环境,分阶段采取适宜救治措施和模块编组;(3)在救治时机把握和救治措施选择、模块编组重建上实现最优化组配,充分利用救治的有效时机,整体上达到救治的最佳效果。(4)合理配置医疗救援力量,科学确定救治范围,合理配置药械保障,并选用合适的地震应急救治技术开展救援。
[1]庄庆仁,曾国彬,涂致远. 基于军队医院卫勤应急分队构建模块化地震医疗救援队的设想 [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 3(10): 582-584. DOI:10.13919/ j.issn.2095-6274.2015.10.013.
[2]International Searches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 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y. Field Coordination Support Section(FCSS), Officer for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OCHA) [M]. Geneva: United Nations, 2010: 1-217.
[3]刘蓉蓉,秦银河,周 林. 地震早期伤病特点及应急医疗队适宜技术筛选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12, 32(5): 582-584. DOI:10.3969/j.issn.1002-1949.2012.05.021.
[4]郑静晨. 现代灾害医疗救援五项技术[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2): 117-119. DOI:10.3760/cma. j.issn.1671-0282.2013.02.001.
[5]Sever M S, Vanholder R. Management of crush victims in mass disasters: highlights from recently published recommendations [J].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3, 8(2): 328-335. DOI: 10.2215/CJN.07340712.
[6]张月娟,段晓彦,王进礼, 等. 救援官兵战斗应激反应心理干预工作模式的建构[J]. 武警医学, 2015,26(8): 771-779. DOI: 10.3969/j.issn.1004-3594.2015.08.005.
[7]Hohmann E, Tetsworth K, Radziejowski M J,et al. Comparison of delayed and primary wound closure in the treatment of open tibial fractures [J]. Arch Orthop Trauma Surg, 2007, 127(2):131-136. DOI: 10.1007/s00402-006-0222-6.
[8]吴雪晖, 王序全, 周 强, 等. 汶川地震伤员不同救治时期伤口感染情况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 2008, 24(9): 756-759. DOI: 10.3321/j.issn.1001-8050.2008.09.029.
[9]沈 骥,赵万华.浅析四川省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反应力与有效性[J]. 中国医院管理, 2008, 28(9):73-74. DOI: 10.3969/j.issn.1001-5329.2008.09.037.
[10]王正国.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其所致创伤的救治[J]. 中华创伤杂志, 2008, 24(6): 401-404. DOI: 10.3321/ j.issn:1001-8050.2008.06.001.
[11]吴碧青,涂致远. 地震后挤压综合征的肾脏替代治疗[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 4(7): 402-405. DOI: 10.13919/j.issn.2095-6274.2016.07.014.
[12]涂致远,曾国彬,庄庆仁. 基于卫勤分队构建模块化地震医疗救援队的救援模块及重组编成[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 4(10): 584-586. DOI: 10.13919/ j.issn.2095-6274.2016.10.013.
[13]苏建忠,卢爱民,卢波君, 等. 武警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防疫伴随保障主要做法与体会[J]. 武警医学, 2016,27(2): 181-182. DOI: 10.3969/j.issn.1004-3594.2016.02.022.
[14]郑静晨. 灾害救援医学实践的发展与展望[J]. 武警医学, 2016,27(8): 757-760. DOI: 10.3969/j.issn.1004-3594.2016.08.001.
[15]Liu Z, Yang Z, Lv Q,et al. Analysis of the threetiered treatment model for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services after the Lushan earthquake [J]. Disaster Med Public Health Prep, 2016, 13(9): 1-4. DOI: 10.1017/ dmp.2016.104.
[16]于宝国,白 松,张永忠,等. 雅安地震医疗救援实践对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的启示[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4, 2(3): 141-143. DOI: 10.3969/j.issn.2095-6275.2014.03.007.
(2016-05-16收稿2017-01-05修回)
(本文编辑 潘奕婷)
Training content for developing a modular 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 based on medical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TU Zhiyuan, ZENG Guobin, ZHUANG Qingren, and WU Biqing.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Fujian Provincial Corps Hospital,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Fuzhou 35000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TU Zhiyuan, E-mail: 154398518@qq.com
This paper aimed to develop training content for a modular, rapidly deployable, specialised 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 based on a medical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of a military hospital. 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injury characteristics in every periods of earthquake,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for medical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would need to be screened and researched, an individual and team training plan and corresponding requirements for military hospitals participating in earthquake medical assistance, and different medical assistance action plans and modular marshalling approache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of different scale and response levels should be formulated.
earthquake; medical assistance; modularization
R821
10.13919/j.issn.2095-6274.2017.04.009
福建省社会发展重点项目(2013Y0077)
350003 福州,武警福建总队医院院办
涂致远,E-mail: 1543985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