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庆冲
历史典故:肝脑涂地
追根溯源:《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而欲比隆於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
文本翻译:
娄敬劝说皇帝道:“陛下建都洛阳,难道是要跟周朝比试一下兴隆吗?”皇帝说:“是的。”娄敬说:“陛下取得天下跟周朝是不同的。周朝的先祖从后稷开始,尧封他于邰,积累德政善事十几代。如今陛下从丰邑沛县起事,招集三千士卒,带着他们直接投入战斗便席卷蜀、汉地区,平定三秦,与项羽在荥阳交战,争夺成皋之险,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次,使天下百姓肝血脑浆涂抹满地,父子枯骨曝露于荒郊之中,橫尸遍野不可胜数,悲惨的哭声不绝于耳,伤病残疾的人们欲动不能,这种情况却要同周朝成王、康王的兴盛时期相比,我私下认为这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肝脑涂地:原意是指死得凄惨,肝血脑浆涂抹满地。现在多用来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名家运用:
幕后传呼:太子殿下闻荆卿微恙,割臂上之肉四两,为荆卿煲汤疗疾——
太子府中随从甲持麈尾在前引导,随从乙捧汤煲随后上场。
高渐离:嗟乎,殿下此举,足以惊天动地,荆卿啊,我等虽肝脑涂地也难报太子高义于万一了。
随从乙将汤倒出,献到荆轲面前。
随从甲:此汤大补,胜过龙肝凤髓。
随从乙:请荆卿趁热喝下,我们也好回复太子。
荆轲:太子啊太子,其实您不煲这汤,荆轲也没有丝毫回旋余地了。
随从甲:请荆卿趁热用汤,早日恢复健康。
荆轲(拔剑击破汤碗):请回复殿下,荆轲如有动摇之心,就跟这个汤碗一样。(莫言《我们的荆轲》)
佳作运用示例:
这一扇门,连着一条辛苦的路,他们如此亲密地连接在一起。我策马来到它面前,推开门,你说我会走下去么?是的,我会!因为千百年来,我们的前辈或肝脑涂地或胼手砥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经,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一代可以穿过美丽的花径,到杏坛前去接受教化。这一扇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谁说只有哈佛才有凌晨四点半的灯火通明?我们有无数推开门走下去的人,所以才有梁思成、林徽因,有金岳霖、汪曾祺。而我们这一代人,也必将走出更杰出的大师,这一扇门,挡不住千万人的脚步。(一考生《推开门走下去》)
历史典故:有恃无恐
追根溯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恃此而不恐。”齐侯乃还。
文本翻译:
夏天,齐孝公领兵攻打我国北部边境。……
鲁僖公派遣展喜去犒劳齐国军队,让他先向展禽请教犒赏时的辞令。齐孝公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就出境去跟着齐孝公,对他说:“我们国君听说您亲劳大驾,将要屈尊光临敝国,特派臣下来犒劳您的侍从们。”齐孝公说:“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说:“平民百姓害怕,君子大人不害怕。”齐孝公说:“百姓家中空空荡荡像挂起来的罄,田野里光秃秃地连青草都没有,你们凭借什么不害怕?”展喜回答说:“凭借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和齐太公辅佐周王室,在左右协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还赐给他们盟约,盟约上说:‘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不要互相残害!这个盟约保存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着。……人们凭借这一点就不害怕。”于是齐孝公就领兵回国了。
有恃无恐:因为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名家运用:
面对入侵的大兵压境,鲁国的政治家们并没有惊慌失措,没有义愤填膺,而是想出了一个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是妙绝的高招:犒赏前来入侵的敌军,并以令敌手无言以对的绝妙外交辞令对之,真能使人拍案叫绝。
其实,鲁国人之所以有恃无恐,不仅仅是他们的先君曾有过“和平友好条约”,恐怕更在于他们的自信——自信道义是在自己一边,自信自己拥有对付入侵者的智慧,也自信自己有同敌手对抗的实力。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作后盾,大概也难以用“一言”让敌手退却,毕竟来者不善,敢于来犯,也就意味着来者不会顾及什么先君之盟。(田志杰《<左传>的读书报告》)
佳作运用示例:
下楼时,寒风透过楼道的护栏猛烈地刮着,我不由得紧缩脖子,顶着凛冽的寒风“噔噔噔”地下楼。刚出防盗门,猛地一抬头,一个背影闯进眼帘,是母亲!借着昏暗的路灯,我分明认得出那是我母亲,她靠在车旁,弓着身,背对着我,双手放在嘴边直呵气,或许是想获得更多的暖和,她还不时地抬头看看灯光,可寒风毫无人性,依然有恃无恐。那时,我忘记了身上的寒冷,忘记了夜的黑暗,忘记了一切的一切,我的大脑储藏空间,只有母亲!只有在寒风中颤抖等待的母亲!(一考生《对我一生影响最深的人》)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