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乐佳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荀子·劝学》中“参省乎己”考释
蔡乐佳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就《荀子·劝学》中“参省乎己”一句,以唐代杨倞、清代王引之释“参”作“三”为一派,与清代俞樾释“参”作“验”相比较。结合古今历代各家观点及其注释的发展历程,提出释“参”为“验”更具合理性的意见,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辨析与考释。
叁 三省 参验 参己
《荀子·劝学》篇中,有“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句中关于“参省乎己”的“参”字应作何注释,历代注家大体分为两派观点:一则释“参”为“三”的观点,即“三省吾身”之意;一则释“参”为“参验”的观点,即“参验之于己”之意。现代方有国《〈荀子〉“参省乎己”释义商榷》,周坤、朱立华《〈劝学〉中“参省”释义辨》二文赞同释“参”为“三”,张自秀、杨生华、周俊燕《“参”还是“三(叁)”辨析》一文,把“三”的义项分作“确数”和“概数”两类,根据统计结果说明只有当“三”为“确数”时,可写作“参”,为“概数”时,一般不写作“参”。以上三篇文章的分析角度,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劝学》篇中“参省乎己”一句,“参”还应释为“参验”,以下就从比较两派观点及其演变出发,对“参省乎己”一句中“参”字含义进行考释。
唐代杨倞所作《荀子注》,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参”字解释为:“参,三(叁)也。曾子曰:‘日三省吾身。’知读为智。行,下孟反。”[1]古人因“参”“叁”二字形似,因而常做相通使用。杨倞注据此将“参”字释为“三(叁)”,言次数多,与曾子“日三省吾身”联系起来,认为此二句意义相同。
关于此句中是否把“参”释为“三”的问题,清代之前的多家观点都与杨倞所见略同。
清代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大戴礼记》中,关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所提供的注释如下:“孔改上‘知’字为‘如’。释曰:如,而也。参己者,学乎两端以己参之。家大人曰:孔改‘知’为‘如’,是也。而释参己则曲为之词。‘日参己’当从《荀子》作‘日参省乎己’,‘参’读为‘三’。《玉篇》曰:己,身也。即曾子所谓日三省吾身也。今本脱省乎二字,则文不成义,故知明而行无过。此‘则’字,与上两‘则’字,文同一例。知明承博学而言,行无过承三省而言。今本‘则’作‘故’,‘而’作‘则’,则文义不顺。”[2]这段注释解释了三个问题:一是改“知”为“如”的问题;二是改“参省乎己”为“参己”的问题;三是改“则”作“故”、“而”作“则”的问题。王念孙批驳孔广森“释参己则曲为之词”,认为此句当从《荀子》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读为“三”。并举《玉篇》“己,身也”,将其与《曾子》中“吾日三省吾身”联系起来。王念孙是从文势、文例和版本的角度出发来推求训诂的。可见,《经义述闻》的观点与杨倞大致相同,都将“参”通“三”来解释。
事实上,将“参”释为通“三”的用例,在古代文献典籍中也多有出现。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中有“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3]这里的“参”通“三”,意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的规模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4]此句中“参”也释作“三”,即三分天下、各自为王之意。《易·系辞上》中有“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唐代孔颖达正义曰:“‘参伍以变’者。参,三也。伍,五也。或三或五,以相参合,以相改变。略举三五,诸数皆然也。”[5]这里的“参伍”明确即指“三五”,《史记·天官书》曰:“为天数者,必通三五。”司马贞《史记索隐》注:“三谓三辰,五谓五星。”[6]《汉书·食货志》中有“各以其市月朔米麴三斛,并计其贾而参分之,以其一为酒一斛之平。”颜师古注曰:“参,三也。”[7]
而在《荀子》全书中,也有其他将“参”释为“三”的例子。例如:《荀子·非相》篇有“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仲尼之状,面如蒙倛。周公之状,身如断灾。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8]之句,结合上下文对历史人物的状貌,以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可知,句中的“尧舜参牟子”即“尧舜三眸子”,指尧舜有三只瞳仁。这里的“参”也释作“三”。《荀子·成相》篇有“听之经,明其请,参伍明谨施赏刑”一句,近代学者梁启雄《荀子简释》:“参借为三,伍借为五。”[9]《荀子·议兵》篇有“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一句,宋代曾公亮《武经总要》释曰:“谓使间谋观敌,欲潜隐深入也。伍参犹错杂也,使间谍或参之、或伍之于敌之间,而尽知其事。”此处的“参”亦通“三”,与“伍”相对,言数量[10]。
以上文献用例,可以证明在古代典籍中,“参”通“三”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在《荀子》一书中也有使用这个含义的例证。但是,在《荀子·劝学》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中,是否应该将“参”释为“三”,以上的例证并不能够充分证明。
在清代学者俞樾所著《诸子平议·大戴礼记》中,一直以来释“参”为“三”的观点就受到了挑战:“樾谨按‘省乎’二字,后人所加也。荀子原文,盖作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参者,验也。《史记·礼书》曰: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索隐曰:参者,验也。《管子·君臣》篇曰:若望参表。尹注曰:参表谓立表所以参验曲直。是参有参验之义。君子博学而日参验之于己,故知明而行无过也。后人不得参字之义,妄据《论语》‘三省吾身’之文增‘省乎’二字,陋矣。《大戴记·劝学》篇作‘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如’‘而’古通用,无‘省乎’二字,可据以订正。”[11]俞樾认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省乎”二字为后人所增的衍文,《荀子》原文应为“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将“参”字释为“验”。“参己”,参验之于己之意。他还批评了前人不得“参”字的真正含义,妄据《论语》“三省吾身”一句增补“省乎”二字。俞樾所举出的直接证明,即为西汉戴德辑《大戴礼记》,在此书中,此句并无“省乎”二字,为“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故知明则行无过”,证明“省乎”二字为后人所增。清代孔广森为戴德辑《大戴礼记·劝学》篇中此句所作的补注如下:“如,而也。参己者,学乎两端以己参之。如,宋本譌‘知’,从卢本改。《荀子》云: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大戴礼记·劝学》中“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故知明则行无过”一句,就是《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异文。“参”释为参验,“省”释为省察,“参省乎己”即“参己”,《大戴礼记》在此语有省略。这就与《经义述闻》中“家大人”的观点背道而驰了。
俞樾释“参”为“验”,举了两个古代文献中的用例。一是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中“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一句的注“参者,验也”,二是唐代尹知章所注《管子》中“若望参表”一句的注“参表谓立表所以参验曲直”,以此为证。除了俞樾所举的两例,同样在《荀子·解薮》篇中有“参稽治乱而通其度”一句。杨倞注:“参,验也。”[8]清代孙诒让《墨子闲诂·号令》篇中“莫,鼓击门闭一阅,守时令人参之,上逋者名”以及“遣他候,奉资之如前候,反,相参审信,厚赐之”,皆引苏云:“参,犹验也。”[13]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察其好恶以参忠佞,考其往行验之于今。”[14]此处“参”与“验”相对,参验之义。
以上的文献用例,同样也只能够证明“参”字在文献中确实存在释为“验”的情况,但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一句中,并非使用的就是“参验”之意。因此还需要其他的证据来证明。
当代学者许嘉璐曾经从清人身份着手,评价俞樾注释的特点[15]。惩于明亡历史教训,以及文字狱的压迫,清代大部分学者为保全自身,纷纷钻进了“小学”的领域,只讲文字、音韵、训诂,而不言义理。这种趋势到了乾嘉的末流达到顶峰。俞樾即为其中之代表,他的注释特点在于“以求新奇为胜”。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省乎”二字去除、并且释“参”为“参验”的观点,在其他的版本中从未被明确提出过,可谓是俞樾的新发现。但是同时期的学者对于这个新发现,总体接受度并不高。
清末学者王先谦《荀子集解》一书,在汇集了前人多家观点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判断,认为应该释“参”为“三”,与杨注同,而俞说非:
“参,三也。曾子曰:‘日三省吾身。’知,读为智。行,下孟反。俞樾曰:‘省乎’二字,后人所加也。《荀子》原文盖作‘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参者,验也。《史记·礼书》曰:‘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索隐》曰:‘参者,验也。’《管子·君臣》篇曰:‘若望参表’,尹注曰:‘参表,谓立表所以参验曲直。’是参有参验之义。君子博学而日参验之于己,故知明而行无过也。后人不得‘参’字之义,妄据《论语》‘三省吾身’之文增‘省乎’二字,陋矣。《大戴记·劝学》篇作‘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如’‘而’古通用,无‘省乎’二字,可据以订正。先谦按:《大戴记》一本作‘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与俞说同。孔氏广森云:‘参己者,学乎两端,以己参之。’一本作‘而日参省乎己焉’,与《荀子》文同。此后人用《荀子》改《大戴记》也。荀书自作‘而日参省乎己’。参、三义同。《群书治要》作‘而日三省乎己’,易‘参’为‘三’,是本文有‘省乎’二字之明证,与杨注义合。俞说非。”[16]
王先谦《荀子集解》的意见,是以《荀子》原文为基准,认为俞说除去“省乎”二字不妥。又以唐人《群书治要》为证,证明“参”“三”二字互通,而非俞樾所说的“参验”之义。但是王先谦的这个解释,在推敲上亦不够严密。首先所引《荀子》原文为传世版本,是否经过后人改写修订无法确认。其次《群书治要》一本仅代表唐人观点,与杨倞同,亦不可作为充分条件证明“参”“三”在此句中相通的结论。
近现代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大抵以赞同杨说或俞说为主,赞同杨说者大抵占1/3,而赞同俞说者占到了2/3。而这些注本所收正文,基本皆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见各家在原文的收录上达成共识。其中较有影响的注本如下。
梁启雄《荀子简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一句注释为:“伯兄曰:省,有省察之义;谓博学则智识日明,常以所学切己参验省察,则行无过。启雄按:《庄子天下》‘以参为验’,本书《解蔽》:‘参稽治乱而通其度’,《韩子显学》:‘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难二》:‘以形名参之’,《扬权》《主道》并云:‘形名参同’;归纳其义,参字实含‘徴验’的意思。《尔雅释诂》:‘省,察也。’乎借为于。”[17]梁启雄引用其兄梁启超的说法,将“参”释为“参验”,又自举多部著作证明参字实含“徴验”的意思。
章诗同《荀子简注》注释为:“参省,检验考察。”[18]杨柳桥《荀子诂译》注释为:“按:司马贞《索隐》:‘参,验也。’《尔雅》:‘省,察也。’”[19]张觉《荀子校注》注释为:“参:检验。省(x ǐn g醒):考察。”[20]这三家的注释,同样持有释“参”为“检验”的观点,但没有给出解释或佐证。
董治安、郑杰文合著的《荀子汇校汇注》,汇集了俞樾、王先谦二人的校定,以及杨倞、梁启雄二人的注释。编著者本人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作出进一步的校释。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编著的《荀子新注》注释如下:“参:检验。省(x ǐn g醒):考察。一说‘省乎’二字为后人误补。”[21]可以看到,《荀子新注》在这一句的注释中,部分采用了俞樾的说法,释“参”为“检验”,但因证据不足,在原文中保留“省乎”二字,释“省”为“考察”。综合以上古今各家的观点,笔者认为,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的观点是比较完整而合理的。
综合以上各家说法,笔者认为应该将“参”释为“检验”之义。原因如下。
首先从字词搭配的角度,尝试在语料库中查找“参省”一词的搭配用例,可以发现它在古代文献中曾多次出现。如下表:
入参省署,尝扶义以纯忠,出左军权,亦宣恩而广泽。(《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中央官署参省之仪既备,巾栉之劳不亏。(《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检验考察冥路参省,罔堕礼节。(《隋唐五代墓志汇编》)三省至二十八日夜,主事及三堂上座参省。(《祖堂集》)检验考察晨昏参省,侧立移时。(《册府元龟》注)检验考察贫道亦欲归望老母,参省本师。(《水浒全传》)检验考察郡邸之庭也。侍谓参省之也。(《汉书》颜师古注)检验考察师特往京师参省正觉诗祖。(《大藏经》)检验考察滋奉命来参省事,而安西不雨者三年,民饥而死,滋将何归!(《二十五史·元史》)检验考察
在上述这些用例中,能够释“参省”为“三省”的情况寥寥,而能够释“参省”为“检验考察”的情况则占大多数。据此说明“参省”在古书中进行搭配使用时,释“参”为“检验”的可能性也相对更大。
其次,从《劝学》篇全文连贯性出发,下文中“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一句,侧重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若依曾子“日三省吾身”之意,则更偏向于内心的自我反思,因此与后文承接性不强。而将“参省”释为“检验考察”,与下文各句存在语义上的连贯性,因此笔者认为释作“检验”更为合理。
再次,此句注释受到《论语·学而》“日三省吾身”影响颇大,易使人对号入座、望文生义,忽视古文中“参己”一说使用的广泛性。方便地将“参”释为“三”,则是忽略了“参己”一说本身所包含的更多一层意义,即“学乎两端以己参之”之义,对于《劝学》一篇语言深度的理解,亦产生不利的影响。
综上,王引之《经义述闻》的学术价值甚高,作者关于注释的考察严谨细致,提出《荀子·劝学》中“参省乎己”之“参”为“三”的观点富于创新,有很强的参考意义,但无论从文气、文义及用语习惯来看,释参为检验更具合理性。
[1]杨倞注.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王引之.经义述闻[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3]杜预.左传春秋经传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周易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司马贞.史记索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7]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荀况.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9]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俞樾.诸子平议3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2]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13]孙诒让.墨子间诂[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4]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5]许嘉璐.小学与儒学[J].文史哲,2011(03).
[16]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7]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9]杨柳桥.荀子诂释[M].济南:齐鲁书社,2009.
[20]张觉.荀子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
[21]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8.
A Textual Research on"Can Xing Hu Ji"inXunzi·Quanxue
Cai Yuejia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As for the phrase"Can Xing Hu Ji"in Xunzi·Quanxue,Yang Liang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Wang Yinzhi in the Qing dynasty explained“can”as“three”,while Yu Yue in the Qing Dynasty explained it as“reflection”.This paper compares their views,puts forward a more reasonable opinion on the explanation of"reflection",and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various views and annotations.
three;repeated reflection;reference;reflect on yourself
B222.6
A
2016-12-06
蔡乐佳,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