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婧
经历了工业文明,人们获得了经济上的满足,也为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大量的污染物排放付出代价。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然资源具有开放性,世界万物都可以享用,自然资源也是稀缺资源,大量的耗费会导致资源枯竭。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碳汇系统,不仅起到了优化环境的作用,,还促进了整个自然生态的发展。優化环境和促进生态发展双重使命,让森林生态系统在其功能特性的基础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态体统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而且在改善环境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着森林资源的逐渐枯竭,环境资源林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了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环境资源林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与自然森林有所不同,环境资源林属于是社会公共商品,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存在着经济性,因此环境资源林建设要以合理的比例配置,并符合其特有的规律。但是正当传统林业转向现代林业的时候,思想上有所转变的同时,还要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同时还要优化森林资源,并保护使其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环境资源林建设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目前尚有宜林荒山荒地有待开发
从我国的国土面积角度来分析,我国有海岸近八千公里,两千多万亩的荒山具有建设环境资源林的条件,却没有具体实施。此外,还有农田防护林、自然保护、城市绿化等等,都有待于环境资源林建设。
(二)环境资源林配置不当
环境资源林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目前来看,环境资源林中的同龄林以及中幼龄林所占比例较大,水源林以现有林为主,由于资源配置上不合理,导致环境资源林无法起到集水区保护的作用。农田防护林以农民自行栽种的树木为主,也存在着配置不当的现象。防护林的功能要具有连续性,但是从其分布情况来看,超过一半以上的水源林是由现有林划分而原来,而农田防护林中除了农民自行栽种的树木之外,林龄结构设计不合理。幼中林面积所占面积最大,已经超过了60%,而且造林时间集中且树种单一,导致环境资源林的防护功能缺乏连续性。
(三)环境资源林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
环境资源林的重要功能是发挥社会效益,也要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一些地区过于重视木材生产,而没有着眼于环境资源林的防护效用。环境资源林木材的取用方法是,当树木超过成熟期,其防护能力就会有所下降,此时就要采用择伐手段对环境资源林的机构进行改善,以增强其生态保护功能。但是一些地区建设环境资源林,并没有重点从环境保护意图出发,而是意在取材,结果导致环境资源林缺乏实际意义。比如在平原地区的农区,由于对环境资源林的过度采伐,导致农田林网遭到破坏,甚至于出现水源林全部被伐光的现象。
二、环境资源林建设对策
(一)制定环境资源林建设规划
环境资源林的作用是使其发挥森林对环境的影响,以发挥其防护作用。因此要对环境资源林的林种合理配置,使其形成有机的防护林体系。对环境资源林进行分类,主要为沿海防护林、水土保持林、“三线”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库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森林,这些环境资源林都要配置合理,以充分发挥其整体性效用。随着森林城市、城市园林绿化等等项目的展开,环境资源林在林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扩大。
(二)环境资源林林种的合理配置
建设环境资源林,树种选择和配置是达到最佳防护作用的必要条件。以护田林为例,理想的护田林不仅可以起到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使风速降低,从而对农田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环境资源林建设要具有连贯性,特别要根据农田周围环境特点,构成护田林网,以起到综合治理的作用。护田林要与护路林、护渠林以及护岸护滩林都能够衔接,并因地制宜地设计环境资源林的配置形式,包括树种的选择,种植结构等等,都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农业生产特点进行设计,以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三)发展自然保护区
建设自然保护区,扩大了整个森林面积中环境资源林所占比例。此外,自然保护区对资源都实施了系统化管理,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科学的管理方案,都可以使自然保护区免受干扰破坏。从林分结构的角度而言,环境资源林面积的增加,大大地提高了林业经营综合效益。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提高了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同时还增加了环境资源林建设资金投入,使环境资源林的建设管理工作持续良性发展。
(四)完善防护林补偿制度
要促进环境资源林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着力解决林业补偿问题。实施林业补偿,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其所涉及到的核心问题中,核心依据要被社会所任何;补偿数量决定了林业补偿的效果。那么,要制定有效的补偿制度,就要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要促进林业补偿的有效实施,就要不断地改进并完善社会经济外部的环境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资源林的最大效用是改善地区的自然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因此,不同的林种之间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防护作用的同时,还形成了地区环境资源林体系,以保障防护对象的生产成效。
(作者单位:150081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