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用建筑楼梯与电梯常用组合方式的探讨

2017-04-27 06:15李永强
林产工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前室楼梯间楼梯

李永强

为了解决建筑物垂直方向的交通问题,建筑物一般设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楼梯是建筑中联系上下层空间的最主要垂直交通设施;电梯则多用于层数较多或有特种需要的建筑物中,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我国也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电梯的设置在日常建筑设计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即使设有电梯的建筑物,也必须同时设置楼梯,以便在紧急情况时疏散人员使用。

因此楼梯和电梯作为最重要的竖向交通设施,经常在设计中组合出现,在建筑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方案的优劣[1]。笔者针对各种建筑类型探讨楼梯与电梯的常用组合形式。

1 住宅建筑

1.1 1部楼梯与1部电梯组合

根据GB 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第6.4.1条:“1.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 m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2];同时根据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27-1、2条:“1)建筑高度不大于21 m住宅建筑可采用敞开楼梯间。2)建筑高度大于21 m、不大于33 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3]。

综合上述规定,可得出: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 m,且建筑高度不大于33 m的住宅建筑,可设置一座开敞楼梯(建筑高度大于21 m时,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与一台电梯的组合,作为消防疏散和垂直交通工具。

常用组合方式有:a)楼梯与电梯对面布置(见图1):此方案相对其他方案最大化地节约了公共交通面积,特点为户均公摊面积小,楼梯间及电梯间均能实现自然采光,通风效果好,适合经济适用型住宅;b)楼梯与电梯并列布置(见图2):此方案电梯厅相对较为宽敞舒适,公摊面积稍大,通风采光效果好,适合舒适型住宅。笔者在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介休市)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住宅楼(建筑层数11层,建筑高度32.9 m)设计中即采用了图1所示方案,户型建筑面积89.21m2,使用面积为69.22m2,使用系数高达77.6%,此方案相对较优。

图1 上下对面布置Fig.1 Up and down across layout

图2 左右并列布置Fig.2 Left and right paratactic layout

1.2 1部楼梯与2部电梯组合

根据GB 50096—2011第6.4.2条:“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2];同时根据GB 50016—2014第5.5.26条:“建筑高度大于27 m,但不大于54 m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且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应能通过屋面连通,户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第5.5.27-3条:“建筑高度大于33 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第7.3.1-1条:“建筑高度大于33 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消防电梯”[3]。

综合以上规定,可以得出:建筑高度大于33 m,但不大于54 m或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可设置1座防烟楼梯与两台电梯(其中1台为消防电梯且可容纳担架)的组合,作为消防疏散和垂直交通工具。

常用组合方式有:a)楼梯与电梯左右平行布置(见图3);b)楼梯与电梯并列布置(见图4)。两方案均为1梯3户方案,将电梯厅、消防电梯前室及防烟楼梯间前室三者合一设计,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实现一个空间多个用途,同时提供了相对宽敞的候梯空间,既好用又节约空间,有效减少了公摊面积,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均可获得自然采光和通风。笔者在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热带珍贵树种研发中心规划设计项目中的职工住宅(建筑层数18层,建筑高度52.3 m)方案设计中采用了图3所示方案,公摊面积小且空间品质好,也获得了业主的好评。

图3 左右平行布置Fig.3 Left and right parallel layout

图4 左右并列布置Fig.4 Left and right paratactic layout

1.3 2部楼梯与2部电梯组合

根据GB 50096—2011第6.2.3条:“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层住宅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第6.4.2条:“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2],同时根据GB 50016—2014第5.5.25-3条:“建筑高度大于54 m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第5.5.27-3条:“建筑高度大于33 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第7.3.1-1条:“建筑高度大于33 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消防电梯”。第5.2.8条:“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 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3]。

综合以上规定,可以得出:建筑高度大于54 m或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可设置剪刀楼梯与两台电梯(其中1台为消防电梯且可容纳担架)的组合,作为消防疏散和垂直交通工具。

常用组合方式有:a)剪刀楼梯与电梯上下平行布置(见图5);b)剪刀楼梯与电梯上下并列布置(见图6)。两方案均为1梯4户方案,方案将剪刀楼梯中的一座楼梯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剪刀楼梯中的另一楼梯前室单独设置,合用前室节约了前室面积,最大限度减少公摊面积,提高了建筑空间使用效率。笔者在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危旧房改造(离石点)项目住宅楼(建筑层数29层,建筑高度85.32 m)设计中使用了图5所示方案,标准层单元建筑面积322.3 m2,单元使用面积为216.32 m2,使用系数为69.2%,在塔式高层住宅设计中已属高使用率方案。

图5 上下平行布置Fig.5 Up and down parallel layout

图6 上下并列布置Fig.6 Up and down paratactic layout

2 公共建筑

2.1 1部楼梯与1部电梯

根据GB 50016—2014第5.5.12条:“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 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3],同时又根据JGJ 67—200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4.1.3条:“五层及五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4]。

综合以上规定,可以得出:建筑高度不大于32 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及五层及五层以上的办公建筑,可设置一座封闭楼梯间与一台电梯的组合,作为消防疏散和垂直交通工具。

常用组合方式有:a)楼梯与电梯上下并列布置(见图7),此设计方案将封闭楼梯间靠外墙横向布置,使楼梯间可以获得自然采光和通风,电梯与强弱电井结合,共同布置在楼梯一侧下方,使得电梯对面形成一个较为方正的空间,既是电梯厅,又是疏散楼梯前的缓冲空间,仍然是一个空间多个用途,节约空间且使用方便; b)楼梯与电梯左右平行布置(见图8),此设计方案将电梯厅设置在临外墙处,使电梯厅获得自然采光和通风,提升了电梯厅的品质。笔者在国家林业局林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综合楼项目科研综合楼(建筑高度23.1 m)设计方案中采用了图7所示方案。

图7 上下并列布置Fig.7 Up and down paratactic layout

图8 左右平行布置Fig.8 Left and right parallel layout

2.2 1部楼梯与多部电梯

根据GB 50016—2014第5.5.12条:“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 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第7.3.1-2条:“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 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3]。

综合以上规定,可以得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 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可设置一座防烟楼梯间与多台电梯(含消防电梯)的组合,作为消防疏散和垂直交通工具。

图9 候梯厅与前室合并布置Fig.9 Combined layout of waiting ladder and atria

图10 侯梯厅与前室独立布置Fig.10 Independent layout of waiting ladder and atria

常用组合方式有:a)候梯厅与前室合并布置(见图9),此方案将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客梯候梯厅合并设计,节省空间,适合客梯较少的小型高层建筑;b)候梯厅与前室单独布置(见图10),此方案客梯采用开敞候梯厅,辨识率高且使用方便,客梯出口与消防疏散出口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既满足消防疏散要求,又提高了客梯的使用效率,此方案适合客梯较多的大型高层建筑。在设计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职工培训中心(建筑高度45.3 m)时,笔者采用了图9所示方案。

3 结语

通过对各类高层建筑垂直交通组合方式的分析和探讨,旨在说明高层建筑的疏散和垂直交通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在设计具体方案时,还需根据不同情况,更灵活地运用这些设计理念和思路,设计出不同但更适合的方案。

[1] 张小庚,李媛.浅谈住宅建筑的安全防护设计[J].林产工业,2015,42(6):61-63,67.

[2] GB 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4] JGJ 67—2006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前室楼梯间楼梯
楼梯
更正
地下疏散楼梯间防烟设计探讨
建筑首层扩大前室防排烟设计探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对于一类高层住宅“交通核”设计的影响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防烟系统设计
逃跑的楼梯
扫楼梯
楼梯间 要小心
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