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发展冬季设施蔬菜建设优势及管理措施

2017-04-27 10:03李夏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阜新设施农民

李夏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邻沈阳,南靠锦州,西接朝阳,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处在全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兼具农区精耕细作与牧区地广人稀特点,是连接发达地区与落后的西部地区的纽带。辖区设两县五区和两个开发区,有乡镇65个,行政村834个。全区总人口193万,其中城市人口78万。阜新市东西长220公里,南北宽120公里,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从总体看地形复杂,地貌多变。西部低山丘陵,东南平原洼地,中部是浅丘岗地,北部丘陵风沙地。全市播种面积近800万亩,人均占有8亩。土壤类型以褐土、棕壤、草甸土、风沙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

2016年全市设施蔬菜产量超过90万吨。受我国蔬菜产销业已形成的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影响,我市的蔬菜生产也已经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小而全的生产格局,逐步向一乡一品、几乡一品发展。

一、发展设施农业建设与生产的优势条件

1、得天独厚的光照优势。阜新的气候特点十分鲜明,光照条件好,日照时数多。阜新地处我国太阳辐射II级地区,属资源很丰富带,太阳辐射和光照条件是辽宁省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光热协调的地区之一。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38.4千卡/cm2;年平均日照时数2826小时,比辽宁中、东部地区多200小时以上。阜新平均日照百分率达到62%,比辽宁中部和东部高15个百分点左右,是光能利用的理想选址地区。

2、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作为沈阳经济区八城市之一,阜新市与沈阳、鞍山等其他7个城市及,省直有关部门签署了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就构建教育、就业、交通、医疗、金融和检验检疫六个一体化发展达成一致意见,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结合自身优势,阜新正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煤化工、新型能源基地,特别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与其他城市形成优势互补。阜新在地缘上又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距沈阳仅180公里,是辽宁中部城市群西北重镇,具有明显的科技、人才、市场等优势;另一方面又邻近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劳力等资源丰富且价廉。

3、优厚宽松的政策优势。2001年,国家将阜新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使阜新赢得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国家和辽宁省对阜新转型试点工作给予了一系列特殊政策支持,对阜新在财税、土地、产业、开放等诸多方面给予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辽宁将阜新经济转型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全省之力支持阜新。2008年11月14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在沈阳召开“突破辽西北”工作会议,启动实施了“突破辽西北”战略,并在《关于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将阜新建成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在资金、政策等诸方面对阜新给予特殊的支持。因此,阜新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在全国第一个经济转型试点市的基础上,又拥有了新的政策优势,它不但受益于沈阳经济区的发展和辐射,同时,更有利于阜新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二、发展管理措施

1、组织参观学习,提高农民思想认识。设施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提高农民思想认识是加快设施农业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农闲的有利时机,开展大规模的“拉着农民看,帮着农民算,领着农民干”活动,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实现由“要我干”向“我要干”的历史性转变。通过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使其充分认识到设施农业的增产和增收潜力,坚定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信心和决心,确保设施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2、合理规划布局,抓点带面实现规模发展。突出沿线,突出规模,优化区域布局。以长深高速、阜錦高速、101国道、勾奈线为重点,着力打造设施农业产业带。围绕重点乡(镇)、老棚区扩大建设规模,集中打造万亩乡、千亩村,充分发挥业已形成的生产技术优势和市场销售优势,促进生产效益的提高。

3、加快土地流转,解决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设施农业小区建设中的土地调整是关键环节。明确建设任务之后,要组织专业干部深入乡、村、组及农户家中,通过协调和沟通,切实解决农民切身利益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补贴流转价款、引导农民互换、集体租赁反包等多种形式,解决建棚农户用地问题。

4、加强协调配合,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整合土地出让金、抗旱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金,最大限度的向设施农业倾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为扶持设施农业规模发展,在上级扶持的基础上,我市对规模超过300亩的设施小区每亩再补助5000元,重点用于水、电、路配套建设。

5、培育生产典型,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近几年,阜新市先后培育了阜新镇香瓜、于寺镇尖椒、福兴地镇青椒、哈尔套镇冷棚茄子、后新秋镇西红柿等多处设施农业高产高效典型,以真实的事例说话,用明显的效益引导,带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生产。通过新闻媒体扩大对设施农业建设和生产先进典型与宝贵经验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设施农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6、强化服务指导,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部门将设施农业服务工作作为自身工作重点,选派技术员深入棚区指导设施农业建设,严格按照《日光温室建设操作规程》施工,增强设施农业抵御风雹雪等灾害能力,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同时,抓好生产技术服务,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确保棚菜生产单产高、品质好,让农民得到实惠,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设施农业发展积蓄内在动力。

7、完善配套设施,加速蔬菜种苗繁育中心和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蔬菜种苗繁育技术含量高,潜在风险大,种苗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效益。工厂化育苗可按市场需要,周年提供优质菜苗,可解除农民在蔬菜育苗时遇到的自然灾害和其它风险。因些,要加大蔬菜种苗中心建设力度,实施集中育苗,推动设施农业生产不断升级。在千亩以上规模棚区鼓励和引导投资人建设产地批发市场,为供需双方提供交易平台的同时,也为确定合理统一的产品销售价格,减少压等压价现象发生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阜新设施农民
浅谈辽宁省高速公路(阜新段)不动产确权登记
民生设施非“摆设”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再获殊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阜新刘家区煤层气井调剖堵水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