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山,张海博,徐文达
(赤峰市医院脊柱外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1)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应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探究
吴景山,张海博,徐文达
(赤峰市医院脊柱外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1)
目的 评价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我院2014~2015年收治64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取半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痛苦小,下肢功能改善佳,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
鉴于老年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退行性变,为有效维持患者脊柱稳定,纠正畸形,在实行减压治疗的同时行脊柱内固定融合术。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部分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实行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64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便于研究将本组纳入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4.6±2.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4±0.6)年;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72.3±2.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8±0.4)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双下肢神经根性痛、肌力减退、间歇性跛行,纳入病例中不包括高血压者、糖尿病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病理性骨质疏松者、精神异常者。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行半椎板切除治疗,观察组应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1]。全身麻醉成功后,取患者俯卧位,垫空腹部,经腰椎后侧入路,正中行纵行切口一道,将病变椎体两侧椎板、横突、上下关节突等部位充分显现。术中将病变全椎板与增厚的黄韧带切除,对侧隐窝与神经根管情况进行探查,将部分或全部关节突咬除。完成减压后切开伴有椎间盘突出者的纤维环,行退变椎肩盘组织摘除处理,将椎间盘间隙纤维软骨板使用刮匙刮至软骨下皮质。安装连接棒,撑开椎间行滑脱复位操作,选取碎骨块进行椎间植骨融合操作。预弯连接棒同生理弧度保持一致,行横向连接杆与连接棒安装操作。对创面进行彻底冲洗并缝合处理,常规放置引流。
1.3 疗效平评价指标
患者疼痛评价参照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烈疼痛,VAS评分越高反映疼痛越剧烈。
分别于术前、术后参照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手术效果作以评价。主观症状分值为9分,客观症状分值为6分,无症状分值为15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5-术前评分)]×100%。手术效果评价结合术后JOA评分改善率,治疗效果评价为优要求JOA评分改善率超过75%;效果评价为良要求JOA评分改善率达到50%~74%;效果评价为可要求JOA评分改善率达到25%~49%;JOA评分改善率低于25%代表差。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组本次治疗优良率达91.4%高于对照组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手术前观察组VAS评分为(5.36±1.37)分,术后VAS评分为(1.19±0.32)分;对照组术前VAS评分为(5.34±1.35)分,术后VAS评分为(2.09±0.65)分,术前术后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全椎板切除中结合患者硬膜囊膨隆与神经松弛情况进行减压治疗,使用椎弓根钉固定安全牢靠,有效维持脊柱稳定,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瘫痪风险小。充分把握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指征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术前患者必须完成各项相关检查,明确病灶位置。术中严格按照手术步骤操作原则进行,遵循无菌操作,由手术经验较为丰富的医师执刀。为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强围术期患者护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应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肯定,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在维持脊柱稳定性方面效果俱佳,改善患者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以作为治疗老年退行腰椎管狭窄症的常规方法。
[1] 丁建华,周小勇,汤 伟,等.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7):21-22.
[2] 樊宏杰.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55-56.
本文编辑:李 豆
Effect of total laminectomy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in elderly patients
WU Jing-shan, ZHANG Hai-bo, XU Wen-da
(Spinal surgery, Inner Mongolia Chifeng Hospital, Chifeng 024001, China)
R684
B
ISSN.2095-8242.2017.07.12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