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粮改饲发展的一点思考

2017-04-27 07:31王彦华郑爱荣李鹏飞杜道全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6期
关键词:饲草种养肉牛

王彦华,郑爱荣*,李鹏飞,牛 岩,杜道全

(1 1..河南省饲草饲料站,河南 郑州 45000850008;2 2..河南省畜牧局)

关于粮改饲发展的一点思考

王彦华11,郑爱荣11*,李鹏飞11,牛 岩11,杜道全22

(1 1..河南省饲草饲料站,河南 郑州 45000850008;2 2..河南省畜牧局)

当前,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粮食价格处于低位徘徊,同时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严重,农民种植收益下降;另一方面市场对奶制品和牛羊肉品质的要求提高以及数量需求的增加,由此带来对饲草料原料,尤其是高品质粗饲料原料的需求也显著增加。为此,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提出实施粮改饲试点,农业发展方式怎么转?种养结构怎么调?如何让粮改饲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都是畜牧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1 粮改饲的背景和内涵

要认清粮改饲的内涵,首先要认识到粮改饲的时代背景。从2004年到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特别是玉米产量从1.16亿吨增长到2.25亿吨,增幅接近1倍,但农业在连续多年增产丰收以后,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农产品供求结构错位。突出特点是大豆大量进口、玉米大量沉积。2016年大豆进口8 391万吨,自给率降到15%以下;与此同时,玉米近几年却出现库存积压、价格走低现象,成为当前农业供给侧矛盾的焦点。另一方面,农牧产品生产成本过高。2006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年均增长10%以上,导致我国农业原有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十二五”时期发生逆转,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许多主产国高出一大截,如玉米每吨生产成本比美国高出112%;生鲜乳生产成本比新西兰高出106%,比美国高出75%。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攀高,严重削弱了农业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农业发展可持续性,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实施粮改饲,农业没有出路。为此,从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推进粮改饲这一政策措施。

粮改饲从表面看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粮食作物的调减,饲料作物的增加;往深探究,关系到两个方面的“调整”,既要做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又要做好养殖业结构的调整;再往深一步追究,关系到“种植—加工—利用—还田”一个完整产业循环链的构建;但实际上,粮改饲,改的是种植结构,推进的是全产业链条的变革,实现的是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是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加了销路好、效益高的全株玉米等优质饲草生产,调减滞销普通籽实玉米生产;二是优化区域结构,推进生产向优势产区集聚,完善草食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功能区的扶持政策,形成区域分工合理、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生产力布局;三是优化业态结构,拉动农业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以养定种、以种促养,实现价值链共享,发展壮大新业态、新产业;四是优化经营体系结构,即通过粮改饲,在鼓励土地流转,发展种养结合经营的同时,又要发展服务引领型的专业化规模经营,形成多元复合、功能互补、配套协作的现代新型饲草料生产经营体系。

因此,粮改饲的重要内涵是立足于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引导优质饲草料种植,将现有的种植业粮、经二元结构提升为粮、经、饲(草)三元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使土地资源在农牧业间进行合理配置,有效提高土地生产效率,推进农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牧产业优化升级。

2 粮改饲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作用

粮改饲打破了原有种植业和养殖业割裂的状态,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的农耕文化以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展开的一场伟大变革,是国家食物安全观念的革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1 粮改饲有利于优化种植业结构

粮改饲的重点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大规模发展适应于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业需求的青贮玉米。这就牵住了粮食改革的“牛鼻子”。当前粮食生产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在玉米。实施粮改饲试点,是玉米去产能、去库存的重要举措。农业部为推进粮改饲,2015年选择山西等10个省33个县19.07万公顷作为试点,2016年选择河南等17个省份100个县40万公顷作为试点,预计2017年粮改饲试点范围和县的数量继续扩大,粮改饲面积将达到66.67万公顷。根据《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玉米种植面积调减333.33万公顷以上,青贮玉米面积增加到166.67万公顷,粮改饲将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做出30%以上的贡献。就河南来讲,更迫切需要粮改饲,2015年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60万公顷,但是2015年以来玉米价格断崖式下跌,导致卖粮难发生和种植收益大幅减少,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另外,河南省肉牛饲养量全国第一,奶牛饲养量全国第六,迫切需要优质饲草,迫切需要扩大饲草种植面积。

2.2 粮改饲有利于弥补畜牧业短板

从畜产品方面看,我国人均牛羊肉和奶类占有量分别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和1/3,河南省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8%和42%,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牛羊肉和奶类是今后市场需求增长最有潜力的品种。2016年,我国进口干草168.59万吨,同比增加23.52%。其中,苜蓿干草进口146.32万吨,同比增加20.59%。优质饲草中进口牧草的比重之高显而易见。当前发展草食畜牧业,优质饲草料不足是主要制约瓶颈之一,实施粮改饲正好补齐了这块短板。据测算,如果全国农区粮改饲面积达到166.67万公顷,就可以保证当地奶牛都吃上优质全株青贮饲料,肉牛和肉羊规模养殖场的饲草料结构也将大幅优化,实现牛奶质量全面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如果河南省粮改饲面积新增20万公顷,则可满足到2020年全省新增肉牛奶牛所需饲草料的需求。

2.3 粮改饲有利于提升综合效益

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河南省籽粒玉米平均每公顷产量5.81 t,每吨收购均价1500元,每公顷平均收入8 700元,而全株青贮玉米平均每公顷产量45 t,每吨收购均价300元,每公顷平均收入13 500元,农民通过粮改饲每公顷增收4 800元。2016年,河南省粮改饲面积约2.33万公顷,这项政策共计为河南省农民增收1.12亿元。尤其在玉米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全株青贮玉米成了种植户收入新的增长点。二是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据专家测算,与籽粒和秸秆分开收获、分开利用相比,每亩全株青贮玉米提供给牛羊的有效能量和有效蛋白均可增加约40%。奶牛场全面普及全株青贮玉米,奶牛日均产奶量增加3kg,成母牛平均单产达到8 t,生产1 t牛奶节约饲料成本300元,乳蛋白等质量指标也明显提高;肉牛如果饲喂全株青贮饲料,每出栏一头节约饲料成本近1 000元,肉牛、肉羊的出栏时间明显缩短。三是促进了秸秆饲料化利用。玉米全株青贮可不再考虑秸秆二次收贮问题,避免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问题。全株青贮玉米收获期比玉米籽实提前15 d左右,还有利于秋后整地、茬口衔接、休耕轮作和地力保护。

因此,推进粮改饲工作,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符合河南省农业结构优化和畜牧业发展需求,有利于草畜配套、粪污还田,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率,带动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种养结合、农牧一体循环发展,实现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3 当前粮改饲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规模化养殖比例低

主要表现为奶牛存栏量小,粮改饲用量有限,如河南省虽然奶牛存栏100余万头,但约占牛饲养总量的7.2%;肉牛、肉羊存栏量大,但约70%的肉牛和80%的肉羊仍是散养,规模养殖的比重还不够高,全株青贮利用难度大。草食动物饲养量不足,肉牛、肉羊规模小而散的养殖现状是制约粮改饲全株青贮利用的主要因素。

3.2 引导农民改革种植模式难

一方面是农民受种植观念和种植习惯的影响不愿意把土地调整出来种草,另一方面是有些地方虽有种植意愿,但由于当地规模牛羊场数量少,难以实现有机结合。同时,受市场利益分配不均衡影响,种植户往往处于产业链条的末端,无价格决定权,承担风险较大,种植户利益无法保障,也制约粮改饲的顺利推进。

3.3 土地流转难度大

土地流转是规模化发展粮改饲的重大难题。一方面是租地成本高,不同地区价格差异较大,价格低的每公顷土地租金约10 500元,价格高的达到每公顷19 500元。为推进粮改饲而大规模租地产生的土地租金费用巨大,一般养殖户难以承受;另一方面是个别农户惜地拒租,成为粮改饲规模化推进的制约因素。

3.4 大型机械设备及资金不足

大型青贮收贮机械是推进粮改饲规模化、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也是规模养殖户生产紧缺、需求迫切的重要方面,但目前适合的青贮专用高效大型机械一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普通场户根本吃不消;而全株青贮收获时间短,且青贮1万吨就需要300万元的资金,短期资金需求量大,加上设备不足,不但制约了全株青贮的收获,而且还会影响全株青贮的质量,成为制约粮改饲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

4 粮改饲发展对策建议

4.1 理顺利益联系机制

推行粮改饲,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掌握以畜定草原则和种养结合方向,协调好养殖场和农民的关系,既注重发挥养殖主体作用,又要充分尊重种养双方意愿,在收贮过程中充分照顾农民利益,带动农民增收,统筹考虑种养业的协调发展,打通种养业循环发展渠道,建立完整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4.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明确粮改饲土地流转的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优先支持粮改饲土地流转。鼓励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发展粮改饲,对规模化建植优质人工草地,建议从草种、种植、储存等环节给予补助。整合现有的粮食直补、农机、农资等补贴政策,优先支持粮改饲发展草牧业,确保粮改饲种植的饲料作物全部享受粮食直补和农资补助,确保用于粮改饲的收种、加工机械尤其是大型专用收获机械全部纳入农机补贴范畴,为粮改饲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鼓励享受粮改饲政策补贴的养殖场优先利用当地牧草,实行订单销售,就地转化增值,打造区域种养结合模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饲料作物生产的信贷支持,对粮改饲项目县内租赁土地种植饲料作物或签订合同收购全株青贮专用玉米的养殖场,优先给予贷款扶持,帮助解决集中收贮资金短缺的难题。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发展多种形式的饲料作物与草食畜保险,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饲料作物生产的保险制度。

4.3 大力发展牛羊和饲草产业

全株青贮玉米利用的核心和基础是牛羊,因此要大力发展牛羊产业。在平原农区建设肉牛育肥基地,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引导龙头企业自建或联建一批起点高、规模大、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利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畜牧类资金,对新建、扩建肉牛育肥场进行补助。就河南省而言,在沿黄区域和豫东、豫西南地区建设优质奶源基地。引导鼓励现有奶牛小区通过股份制改造、托管、寄养等方式向牧场模式转型升级,鼓励奶牛养殖基地集团化集约经营发展,大力发展“养殖企业+种植大户”、“养殖企业+种植合作社”、“养殖企业+自有种植基地”等多种种养结合模式,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和种养结合水平。引导扶持乳品加工企业通过自建或联建等方式,新建、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坚持以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青贮饲料专业化生产市场主体,建设现代饲草料生产体系,补齐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短板。

4.4 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强化青贮饲料技术支撑。加快产学研结合,统筹开展主要农作物青贮品种选育,加强推广新技术,提高青贮饲料、青贮小麦、青贮苜蓿品质,推进标准化种饲养畜,力促种养双赢。二是强化种养结合技术支撑。建议对各草食畜种青贮用量用地用种做全面系统试验,科学掌握不同畜种不同规模所需饲草数量、品种、土地面积,构建粮改饲种养结合利用最优模式,为全面推进粮改饲,发展草牧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并确保生产安全。三是强化人才体系支撑。建立河南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创新团队的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扶持一批商业化饲草饲料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等大型企业,培育生产性服务组织,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发展。□

*通讯作者:郑爱荣(1979-),女,河南上蔡人,畜牧师,主要从事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猜你喜欢
饲草种养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肉牛口炎咋防治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