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2017-04-27 23:46王宁宁
智富时代 2017年4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制度资源

王宁宁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一是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带动社会消费水平,促进我国由投资主导型到消费投资均衡拉动的发展模式。二是着重提高教育的质量,重点培养高精尖的人才,促使经济从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发展。三是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投入向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教育;经济发展方式;资源;制度

经过30多的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尽管诸多因素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教育的作用无疑是诸多因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增加教育投资,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促进教育公平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人口占到我国人口的53.1%,尽管今年来我国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提高城镇化率,但是农民仍然是我国人口的主力军。经济发展带来的留守儿童还有农民工子女的增加成为社会的焦点,这样的人群成为我们中间的弱势群体,而提升这个群体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也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麻省理工学院的阿西莫格鲁(K.Daron Acemoglu)的研究表明,以人均受教育年限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人力资本的存量对于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水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板的长度,提升人力资本的存量关键在于提高弱势群体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集中在发达地区,而偏远地区的人群由于无法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中途辍学的很多,由此导致经济的窘迫,丧失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和机会,由此造成的恶性循环,并未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输送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到这些弱势群体中,让他们也能享受和发达地区一样的教育资源。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促使居民的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对于我国现阶段仅仅或者大部分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冲击,进而向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的更加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提高教育质量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教育对于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教育要真正发挥好作用,关键在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

中国优秀的学生都是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通过应试教育选拔出来的,在学业生涯中比较勤奋,一看到考题就会出现条件的反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模式是趋同的而不是求异的,他们被培养成学习的机器和考试的机器,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因而缺乏创新精神,而这就是我们同一流大学的差距所在。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在一篇演讲中指出:硅谷的高科技企业在1995年获得850亿美元的收入,其中62%是与斯坦福有关的人建立的企业。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如果不提高教育的质量,培养不出一批拔尖的高端创新人才,科教兴国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中国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主要为资源主导型,主要依靠资源的消耗来增加国民GDP的值,模仿多,创新少。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从依赖资源的大量消耗的发展方式到依靠科技进步的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就成了问题的关键。这些取决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机构,关键还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通过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创新培养模式,鼓励创业机构,多与国外优秀的教育培训机构交流和学习,为创新人才提供好的科研环境,解决后顾之忧等等方式,渐进式提高我们科技研发能力,开创人人创新的工作氛围,才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我国經济发展方式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三、环保意识教育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教育按照其实施的弹性程度可以分为刚性教育和柔性教育,而法律便是刚性教育的代表,它通过对一般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以强制性的法律条文进行监督,从而达到教育社会主体的目的,自2015年1月1日起实行的《环境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便从法律层面上加强了学校对于环境意识建立的重视,从而为知道学生自主行为起到积极作用。2016年12月25日通过的《环保税法》,使开征环保税有望成为环境治理的一大利器,从而有利于促进解决现行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行政干预较多的问题。

除法律的刚性教育以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密切相关的便是更多的柔性教育。近年来的雾霾等环境问题使人警觉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以说,环境就像是人类的生命,我们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基于此,鼓励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更容易使教育对人们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投资方式、改进技术,使经济发展不脱离保护环境的轨道,促使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此外,教育还可以推动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为环保工作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我国如今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并由此衍生大量新兴产业便是明证。

【参考文献】

[1]闵维方. 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2):17-26.

[2]张琳娜.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趋势与前景 [J].国外理论动态,2014.12:79-87.

[3]林凤丽,赵喜仓,陈雅慧. 吉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5.3:81-84.

[4]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35.

[5]李洪天.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6):42.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制度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