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天津,300387)
摘 要:广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是广告教育关注点。新媒体广告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广告产业发展的一大羁绊,如何消除广告人才培养与行业用人需求之间的错位,成为现代广告业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分析新媒体广告的发展特点及高校人才培养的制约,提出新媒体广告人才培养探索。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 广告 人才培养创新
一、新媒体广告人才现状
伴随着互联网从Web1.0迅速进入Web2.0时代,数字电视、楼宇视频、电子杂志、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层出不穷,新技术驱动的广告模式也开始在互联网、移动设备和公共场所显示其在设备中的应用。新媒体广告的异军突起,宣告了广告业多元整合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引发的巨变不仅给媒体业界带来了新的契机,对广告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广告教育必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思路,创新广告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广告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1.新媒体广告人才需求上升
新媒体作为广告媒介新贵,其巨大的广告开发价值足以引起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的极大关注, 企业认同“新媒体在企业营销推广中的地位在上升”这一看法。因此,新媒介广告的规模化运作需求也被提上了日程。然而,新媒体广告运作与传统广告运作有较大的区别,人才短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软肋。专家预计,在未来3~5年内,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60万人之多,其中具有一定新媒体理论素养、善于新媒体广告实务运作又懂得新媒体广告经营管理的人才将成为未来广告界的新宠。
2.新媒体广告人才技能要求上升
媒体大环境的变化,给广告人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除了应具备传统广告技能与技巧,新广告人还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软件及网络应用技术,并注意完善各项广告技能在新媒体广告中的适用性。另外,由于新媒体具有强烈的交互性、即时性、技术性、创新性等特点,对广告人才的技术理解能力、市场需求上升。
二、新媒体广告人才发展机遇
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渠道,以电脑、手机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媒体形式。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现代广告业也借助新技术得以迅猛发展。新媒体广告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显现出来。广告行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但要求知晓各种广告媒介概念和了解媒介特性,熟知媒介计划和执行的流程,还要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求,对受众心理、消费者行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全新的研究。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对广告媒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还要对新理论、新技术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能够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步伐。
1.人才培养方案目标
面向新媒体产业需求、服务天津经济发展的特色型专业。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咨询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创意产业部门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广告及传播运营、策划、创意、制作、营销、市场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广告与营销传播的理论知识,有广阔的视野,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掌握传播学、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视听觉传达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2.新媒体广告学科发展机遇
广告学专业与传统广告专业名校相比,设立时间短、师资紧张,面临更为巨大挑战,如果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新媒体形式,势必造成学生就业的强烈压力,继而陷入招生生源不佳的恶性循环;从另一方面看,新媒体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在传播形式与内容上的不同,也为我校广告专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3.多学科综合办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意义
由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将促使各高校更加重视以专业为单位的人才培养与建设,重视专业品牌知名度的打造。现有高校广告专业的布点情况、市场人才供需状况、新媒体产业需求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开设网络与新媒体方向的广告学专业,并依据“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评估要求,将“国际化”作为专业特色之一加以重点探讨,从而使广告学专业更有竞争力。
三、新媒体广告实践能力的成长
新媒体广告的迅猛发展给国内广告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培养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广告人才。传统广告教育“宽口径、厚基础、专策划、多技能”的培养模式沿用至今,仍不失为广告教育的金科玉律。3新广告人才教育应在这一基础之上有所创新,充分考虑媒体大环境的变化和广告人才需求的新趋势,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广告人才。
1.结合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成果
重视实践教学,拥有用于专业实验学的数字传媒实验中心,可以满足全媒体教学实验、实践活动。如数字摄影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网络编辑实验室、数字演播厅、虚拟演播室、数字媒体资产管理实验室等,为广告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重构课程内容体系,适应新媒介变化的需求
新媒体背景下,广告学专业与营销学、信息学、文学、心理学、应用数学等学科的联系不断加强。新媒体广告多对多,注重市场细分与聚焦的特征,决定了新媒体广告人才培养的已不仅仅是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而更多的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进一步优化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必修课侧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选修课则为了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人格结构的合理发展。
3.国际化广告人才培养
利用新媒体,教学方法向互动、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国际化广告人才教学管理机制。国际化广告人才培养涉及到与国外高校聯合办学、涉及到学生去外资或合资广告公司及企业实习实践,还涉及到请国外专家学者、业界人士来学校讲学,教师出国访学等教学管理问题,这为教学管理提出了诸多挑战。本课题试图探索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成为国际化广告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人才的培养多种模式,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学生被手机信息强大包围之中。学生置身于没有围墙的大学生活。教师探讨紧跟市场的教学模式。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加之网络教学、现场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90后学生天生自带互联网基因,他们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能力超乎想象,网络学习环境比传统课堂拥有很多优势。教师利用自媒体帮助学生,并将广告业界的最新资讯和热点问题精准分发给学生,全方位沟通、互动,增强课程学习的趣味性。与实践教学创业教学完美结合,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人才培养模式在探讨中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