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娇
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是学校多年实践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独具校园特色的理念以及所有精神层面的总和,也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新形势下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学校办学内涵,拓展学校办学空间,对于实施发展性教育和提高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教育 特色文化
近年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建设为根本,以丰富的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文化体系,丰富了办院内涵,提升了办院品位。
一、以环境建设为基础,构建高雅优美的物质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凝聚师生员工的灵魂和基础,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从整体发展的角度高度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建设成果,认真规划校园景观,努力构建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
第一,优化自然环境,建设整洁有序的“优美花园”。学校应本着“整体布局,合理优化校园环境,关注人文,务求实效”的原则,采取文化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的方法,加强环境绿化,对校园内草坪、树木等绿化帶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充分利用空间植树、栽花、种草,新建多功能植物园等自然景观,实现整体布局、整体构想,真正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按照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大力推行“6S”管理文化,深入开展环境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统一和规范日常物品管理与环境标识,组织“卫生班组”“文明班级”等评比活动,展现出环境整洁有序、师生举止文明的良好精神风貌。
第二,优化人文环境,构建意蕴深厚的“成长乐园”。学校一方面要确定办学定位思想和办学理念,总结体现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指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开展教学环境创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将环境赋予深刻的教育文化内涵,使浓郁的教学人文气息洋溢在学院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宣传栏橱窗中布满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知识宣传,走廊布置的教育格言、理念标语、教学活动照片等,真正做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在班级内要随处可见各种独具匠心、造型精巧的艺术作品,色彩斑斓的艺术创意空间,在功能齐全的文体活动区摆满各种教学教具,使学生流连忘返。由此描绘出一幅生动活泼、充满高校职业教育气息的“成长乐园”。
二、以办院理念为核心,倡导积极进取的精神文化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环境布置,还必须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科研课题管理系列,用课题研究推动文化建设,从而更加科学的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
第一,提升办园理念,凝聚人心。为了进一步丰富办学文化内涵,学校以“做精做优教育服务,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打造省内知名、区域领先的高校教育品牌”为目标,确立了“管理、质量、文化、特色、品牌”的办学思路,提出了“双主体、双成功”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科学、系统”的办院目标,统一了团队的思想认识,凝聚了集体的精神与智慧,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第二,培育优良园风,鼓舞人心。学校不断创新教职工思想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党员“三会一课”、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坚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提出了“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诚服务”的院风建设要求,鼓舞教职工围绕高校职业教育目标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学校在强化教职工的核心价值理念教育时,以“学院是我家”等主题活动为主线,深入开展了“学雷锋、见行动”“提升价值、赢得尊重”“爱与责任”等核心价值理念征集等活动,引导教职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强烈的爱院、爱家、爱岗的精神意识。
第三,锤炼优良教风,激励人心。学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准则,努力塑造教师新形象。并以“铸师魂、正师风、育师德、练师能、树师表”为主题,开展了教师师德承诺、师德征文等活动,把教师道德规范转化成了内在素质和实际行动。定期组织家长评院、家长评教活动,评选“师德模范”“微笑园丁”“服务明星”等为人师表的师德典范。
三、以强化管理为根本,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
制度既是学校管理的有效依据,同时也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高品位的制度文化,对师生不仅是一种行为上的约束,更是其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的导航。
第一,建章立制,形成规范的管理文化。一是学校应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保教常规制度、教师教研制度、奖惩制度、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制度编印成册,张贴上墙组织学习,形成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二是学校应抓好规章制度的检查和落实,定期开展教学常规和卫生保健工作检查和专项评比,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表彰优秀,充分显示了各项规章制度对师生的约束力,推动学院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第二,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应注重把“软文化”与硬制度融合于一体,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建立支持、引导、合作的管理关系,实施弹性管理,为教师提供创造的空间,改革课程计划及其组织方式、一日作息制度、教师备课制度、教育工作评价制度等,充分尊重、信任教师,把教育的决策权下放给教师。学校要随时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需要,给予教师学习上的支持和服务,引导教师通过自主反思来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四、以创新活动为载体,践行活泼健康的行为文化
第一,开展“品书香”读书活动,增强教师文化底蕴。学校应扎实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全力打造“书香校园”。坚持开展“品书香”读书活动,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为主题,定期开展“读书节”“书香漂流”“好书推荐”“读书分享”“读书笔记评比”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品书香”读书活动成为提升教师内涵与素养、增强专业发展能力的有效形式。
第二,实施“阳光健身”工程,形成健康的团队文化。学校应结合新时期学生的思想、性格特点,形成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确定科学的活动形式,为实现有效德育注入活力。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积聚能量,绽放职业幸福”活动,以成就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为目的,坚持开展排球赛、职工趣味运动会、师生艺术节文艺表演等“健身工程”文体活动,培育阳光健康的团队文化。另一方面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咨询,设立“心情贴吧”专栏,营造温馨和谐、团结互助的集体氛围,进而增强教职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第三,开展“文化共建”活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充分整合高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不断延伸和拓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文化活动内容和范围。学校应把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纳入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来实施,确定“校园电视台”“师生文化艺术节”“特色体育运动会”“学生百科知识竞赛”“学生文学社”等活动为学校文化活动的主体,并定期开展活动,为广大师生展示才艺提供平台。实施家园共育,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放活动。学校还应利用社会、社区资源,开展“环保植树”“敬老活动”“消防演习”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大力宣传高校教育理念,加强对外交流,树立职业技术学院良好的社会文化形象。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任务,其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学院的改革发展必须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素质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相结合;必须坚持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同时,学校只有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才能使校园特色文化彰显其优秀的育人功能。
(作者单位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