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隆德县第一小学,宁夏原市,756300)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这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互动性强、参与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实用。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按照新兴观念的传播,利用微课教学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巧用微课助力小学体育教学,提升小学体育的教学实效性,旨在通过微课在中小学体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微课程的功能和教学价值探索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微课 实践
一、微课程的相关概念
1.微课的内涵
微课堂(microclass)以在线的、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录像记录课堂中某一知识点或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是一种供教师或教学研究者教学、观摩、学习、反思和研究的资源,基本形式包括以5-8分钟教学视频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微设计)、教学反思(微反思)、教学课件(微课件)等。
2.微课的特点
微课程的特点:(1)教学时间短;(2)教学内容短小精悍;(3)资源容量较小;(4)资源构成情景化;(5)便于传播;(6)制作简单。
3.微课的意义
微课程不是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在一节课40分钟内呈现出来,而是利用5~10分钟的时间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内容给学生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微课程与学生记忆力高度集中的时间(10-15分钟)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微课程的效果。
二、小学体育微课程的思路与作用
1.集零为整,资源整合
在小学体育微课资源的建设中,可以按照每一个微课的内容知识先后顺序,将原本单一的微课转变成为系统性的体育训练专题,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体育训练知识脉络。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各个体育动作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深入领悟体育动作的要领,从而助力小学体育教学发展。
2.辅助教学,有效示范
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常进行重复的讲解和示范。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也不可能长期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示范。微课的出现有利于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其中,在微课的辅助下,教师无需一遍遍的重复示范也能让学生看清动作的每个细节。
3.合理运用,增强趣味
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知识讲解时,可通过微课的运用增强理论知识的趣味性。特别是在制作微课课件时,教师可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并在关键处做上特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微课掌握各种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利用最直观的视觉效果来从根本上提升体育室内教学的效果。
4.互相合作,学以致用
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并采用两人一组的方式互相督促练习。其中,在队友练习时,另一人则仔细观察,看看队友是否掌握了技术要领,若存在问题便帮助其进行调整,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若两人均无法判断动作是否到位,便请求教师协助。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打破传统机械式的教学模式,更能够强化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三、微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自主在线学习型
体育微课程教学的资源形象、具体、生动,有利于中小学生理解体育与健康知识。微课的虚拟仿真二维、三维动画可以对人的视觉产生新的冲击。动画以其形象直观、表现力丰富的特点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深受师生的喜爱,给人一种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微课的这种能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展示的特性是极具教学讲解优势的,能够便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广大体育教师把制作的微课程上传到资源网站,学生就可以通过在线学习或者下载学习并研究方式进一步巩固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运动兴趣的培养。
2.室内教学插入型
在体育常识教学中,我们利用课件强大的交互性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在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优美的动作技术、简明的文字显示加上生动的语音解说就可以让他们以很高的兴趣去了解体育知识,提高体育文化修养。如在讲解篮球比赛规则、裁判方法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致的讲解和分析。
3.课后锻炼巩固型
如: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在视频中教师详细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与分析,便于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动作。也可以将動作难点与新技术动作以慢速连续播放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细节,从而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加深学生对整个动作的认识。由于在具体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需要的素材不尽相同,难以搜集全部的教学动画演示素材,所以我们可以考虑自制体育教学演示。
4.自我判断教学型
为培养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教师可在微课视频中加入错误的动作示范视频,让学生找出视频中存在的错误。如:“短跑”教学时,在运动员在起跑准备阶段,其身体的重点是否前移;起跑时的后蹬动作是否有力等等。学生通过将观看视频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教师的课后评价不再片面、单一。
5.动作分解教学型
例如在“蹲踞式起跑”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首先让几位同学谈谈自己观看教学视频后的感受,说说从中的收获,以及掌握了哪些技术要领等。然后教师借助微课视频,统一为学生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技术要领:其一,在裁判宣布各就各位时,运动员便开始调整自身姿势,此时的身体重心在后面;其二,裁判宣布预备时,此时的运动员借助姿势的调整将自身身体重点往前移动;其三,起跑阶段,此时的运动员经过之前两个步骤的姿势调整后,后蹬强而有力,并能迅速的向前抬高身体,进而完成完美的起步动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在微课视频中穿插部分错误的起跑姿势,让学生借助视频反思自己在观看视频时未能察觉的动作细节,进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结束语
微课程应用于体育教学中,本身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并且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素质,力争能够制作出精良的微课件,便于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2]许得顺,吴锦燕.“微课”在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8):66-67.
作者简介:毕舍巴(1979.02-),男,现就职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第一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