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毅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99-02
作为班主任们都意识到:“在班主任工作中,往往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对于一个敬业爱生的老师来讲,教育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我们的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有助于促进班级文化的整体发展。
一、加强教室文化建设
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绿化教室。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我们在教室的前面和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结合学生科学课种植凤仙花、蚕豆等植物,让学生当主人带回班级展示。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也让教室充滿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2.美化教室。发动学生精心设计班级墙报,发挥学生的创意,巧妙布置,力求全面展示全班学生的优秀作品,体现班级的凝聚力。此外,还悬挂读书姿势图和写作姿势图,让学生时时耳闻目染,体现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日常养成教育
1.学习习惯的培养。
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是学生健康的保障。我们每天提醒他们要轻轻地拿书,轻轻地翻书,读书要“头正、腰直、腿放好”。写字则还要注意“三个一”即“一拳、一尺、一寸”,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这里有客观的原因,毕竟孩子的小手指肌肉还没有发育好,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就养成了错误的姿势,要改正并不容易。我们天天这样提醒虽然很罗嗦,但这是良心的工程,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他每天都趴在桌子上写字,你心疼吗?多方面的研究都证明了错误的写字姿势会引起近视、斜视、脊柱变形。因为错误的握笔姿势,大拇指遮挡了孩子的视线,为了看得清楚,孩子就不自觉地侧着头写字,直接影响了孩子身体的发展。所以,在写字课上,我们除了教给孩子正确握笔的儿歌外,还及时检查纠正。不仅表扬书写漂亮的孩子,也大力赞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同学。经过近半年的习惯培养,我们看到孩子握笔好了、腰挺直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对孩子有太多的限制,这也不行,那也不许。孩子要么就过于呆板,要么就过于反叛。所以,我们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引导孩子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学校每天7点45开门,孩子们陆陆续续回到教室,这段时间大队部开展了“每日一歌”活动,一起学唱《左手右手》、《快乐的节日》、《校园早晨》等孩子们喜欢的歌曲,使孩子怀着愉快的心情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此外,为了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班主任都精心设计了漂亮的图书角,吸引孩子到这来驻足,与书为友,感受阅读的快乐。看,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不一样的卡梅拉》。这是孩子在阅读成语故事后自己创造的四格漫画。正是有了正确的指引,孩子们无所事事的,追逐打闹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2.生活习惯的培养
由于很多家长是双职工,大部分学生在学校用餐和午休,这方面的习惯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中午放学,这段时间老师最忙,既要带队放学又要打饭。而这时候,学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上了一个上午的课,孩子要释放一下。他们跑来跑去,有的要拿饭、有的要喝水、有的要上洗手间,反正理由就是多。因此,我用故事来吸引孩子,每天中午,我都播放故事给孩子听,孩子们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边听故事边吃饭。孩子被故事吸引了,走动的现象就少了。我们听了《安徒生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现在正在热播的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西游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挑食现象比较普遍。我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他们不喜欢吃的菜里含有的营养成分及其对身体的重要性,以及农民伯伯劳动的辛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同时,对于个别吃得少的同学,让其家长在饭盒上注明“少饭”,尽量减少浪费。现在我们班“光盘”的现象越来越多了,午饭孩子们吃得高兴,吃得自豪!
此外,我们还教育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概况起来就是:笑容美一点、嘴巴甜一点、行为雅一点。我们老师也时时言传身教,早上回来主动跟孩子问好,带队时指导孩子向其他老师打招呼……
良好的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养成。我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养成好习惯的孩子当值周生、广播员、值日班长等给孩子展现的平台。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系统的训练和养成,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班风班貌得到了发展,文明、乐学的班级文化氛围也建设起来了。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关乎学生健康成长的长远工程,对优化德育环境,提高育人成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共同探索,努力工作,使这一工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学校科学发展,为学生健康成才,为教育的明天更加灿烂而不懈努力。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5期